百年清华

怀念秦馨菱先生

2020-05-22 | 李应平 | 来源 公号“清华校史馆”2020-05-22 |

秦馨菱先生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正值清华大学109年校庆和中国发射人造卫星成功,5562、1162 响彻太空50周年之际,笔者以此文缅怀秦馨菱先生,纪念他在地震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仪器研制和空间电子探测技术诸多领域的杰出成就,以及对气象火箭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做出的巨大贡献。

秦馨菱

秦馨菱先生祖籍山东安邱,1915年10月17日出生于山东潍坊的知识分子世家。他的外祖父王泽普、父亲秦耀庭分别是齐鲁大学的天算系和生物系教授,母亲是小学教员。王泽普(1872-1932)教授是齐鲁大学天算系主任兼天文台长。在齐鲁大学校园里曾经有一座观象台镶有“泽普观象台”的石碑,以纪念这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王泽普教授的学术著作颇丰。1920年代末,南开大学校长兼齐鲁大学董事长张伯苓曾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提名推荐王泽普的学术著作做为优秀获奖作品。秦耀庭(1889-1978)是齐鲁大学生物学系的动物学和昆虫学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那些会引起人类疾病的昆虫和动物。后来他还先后在北京医学院和沈阳医学院担任教授。

1927年春,秦馨菱小学毕业,而升入中学要等到秋季。利用这段空档,他父亲让他到齐鲁大学附属金工车间当了半年小学徒。他跟着师傅们焊洋铁壶、配钥匙、修理电灯和自来水管等。师傅们不向他收学费,当然也不会给他发工钱。这段“因祸得福”的经历培养了他动手的兴趣和能力,为日后他偏爱实验技术,在地震观测、地球物理勘探和空间无线电探测技术三个领域都颇有建树打下了优异基础。1927年秋秦馨菱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济南东鲁中学。1929年秦馨菱随受聘北京医学院的父亲秦耀庭教授迁居北平,先后在崇德中学、潞河中学上初中和高中。在此期间,秦馨菱制作过矿石收音机和电子真空管短波收音机,并用后者练习收发电报。1933年初,用大刀砍鬼子的宋哲元部队在长城喜峰口抗日御敌,秦馨菱加入“护士队” 护理撤离到通县潞河中学的伤员。后来他还加入潞河中学的“救护队”上前线支援。

1933 年秦馨菱同学以考试总成绩第26名的佳绩从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280名幸运儿之一,名前孙山一大截,如愿以偿考地入清华大学物理系。这里物理学大师和优秀的莘莘学子们云集,是未来功勋、院士和优秀大科学家的摇篮(图1)。

图1.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在学校大礼堂前合影。前排左2起周培源、赵忠尧、叶企孙、萨本栋和任之恭教授。二排右2为秦馨菱同学。二排还有彭桓武(左2)、钱三强(左3)、钱伟长(左4)和王大珩(右1)等同学。四排右1为戴振铎。日后的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一排右2)、秦馨菱和刘庆霖(三排右2)碰巧排成一列。

在清华园,秦馨菱展现了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是酷爱音乐。秦馨菱加入了清华歌咏队,他还是清华军乐队的活跃分子。大学四年间,他吹了三年低音大号,后来还拉了两年低音大提琴(图2),以至于日后他老人家的为人也非常低调,而且乐于当配角。同班戴振铎同学也是清华军乐队的积极分子,音乐的纽带使二人成了一辈子的莫逆之交。在繁重的功课压力下,还能有时间耍乐器、玩音乐,足见他俩儿的潇洒和功力。

图2. 秦馨菱同学1933-1937年在清华求学期间加入清华军乐队。从二年级起,他在军乐队吹了三年低音大号,拉了两年大提琴(低音贝司)。照片摄于1935年,摄影者疑似戴振铎同学。

第二,在叶企孙和萨本栋等教授(图1)的熏陶下,秦馨菱酷爱物理实验技术。他选修实验课程的成绩特别优秀出众,是强手中的更强者。叶企孙教授演示粘滞性试验需要一些直径小于1毫米至数毫米的小玻璃球,秦馨菱因陋就简很快做了出来。叶教授拿着这些小玻璃球满意地夸奖说:“你的手真巧,这么快就做出来了,精致、标准!”其三,他对无线电电子技术的钻研深受清华大学任之恭(图1)教授的赏识以及清华物理系师生们的赞誉和佩服。他自己试制成短波发报机,组织业余短波无线电台与北平、上海、济南和郑州的业余电台通话,培训同学们摩斯电码、收拍电报,为迫在眉睫战争掌握一技之长,做一些实际准备。他成功用电子真空管产生52厘米波长的振荡,这项研究成果就成了秦馨菱同学的大学毕业论文——《商用真空管产生的Barkhousen Kurz 振荡》。 1937年6月26日在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他被授予理学院理学学士。

虽然任之恭教授期盼秦馨菱日后能在无线电领域大放异彩,一个偶然机会使秦同学更换了职业生涯的跑道,令任教授困惑不解、十分惋惜。在双清别墅西北方约 10 公里的鹫峰山脚下,有一处在中国近代史上值得一书的近代“古迹”—— 鹫峰地震台(图3)。1920年,实业部地质调查所翁文灏(字咏霓)和谢家荣、王烈等人到现场地质考察了中国海原8.5级大地震之后,决计要筹措资金,创建中国人自己的第一个地震台,用现代地震仪器记录和研究地震。他们的好友北平大律师林行规先生(图 3)曾购买了鹫峰秀峰寺及周边的地产作为别墅。得知此事之后林律师慷慨捐赠了秀峰古刹南边的一块地皮,其地质和环境条件均适合建造地震台。

翁文灏先生通过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叶企孙教授聘请到叶在东南大学的学生李善邦来北平主持鹫峰地震台,叶主任还将清华物理系练习生(实验员)贾连亨(图3)先生支援了鹫峰地震台。李善邦先生先后在上海徐家汇、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修地震学,师从古登堡教授和其他地震学大师。在清华物理系吴有训教授指导下,李善邦在鹫峰地震台安装调试了笨重的德国造维歇尔特式机械地震仪和苏联进口的伽利清-卫利普电磁式照相记录地震仪。从 1930年9月正式开张到 1937 年7月被迫停止运行,鹫峰地震台共记录到 2472 次地震,编印出版了60多期《鹫峰地震月报》和10 余期《鹫峰地震专报》,供全球地震资料交换和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1931 年 9 月鹫峰地震台开办一周年之际,李善邦先生手书翁文灏小诗一首,悬挂于鹫峰地震台以供景仰和纪念(图 3)。

图3. 建造于1930年的北平鹫峰地震台(上)和北京鹫峰地震台纪念馆(下)。北平大律师林行规为建造地震台捐赠北平西山鹫峰秀峰寺南边一块地皮。李善邦,秦馨菱和贾连亨是中国鹫峰地震台的三位元老。李善邦先生手书翁文灏先生贺诗一首悬挂于鹫峰地震台以示景仰。

1937年李善邦向叶企孙老师求援,请清华大学物理系推荐一位“动手能力强、身体健康、有一定物理学理论水平”的毕业生做他的助手。在清华物理系1937 级的九名毕业生中,叶教授独具慧眼选中秦馨菱。大概也有其他同学满足李善邦的三个条件,但叶教授替学生选助手是一丝不苟、技高一筹。没有人质疑顺利毕业于清华物理系学生的理论水平,秦同学动手能力强更是班上同学的共识和系里师生们公认的。他的身体那不仅是健康,简直应该说是健康硕壮——清华大学军乐队里最沉的家什他一扛就是三年。除了这三条外,叶老夫子和任之恭教授其实是英雄所见略同,也是看上秦同学精通无线电。那会儿地震台地震记录准确授时全靠听无线电授时台的信号校正。

参加清华大学毕业典礼后第二天,秦馨菱就到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报道。次日,1937年6月28日早晨8时,秦馨菱和李善邦相约,从颐和园出发,骑着毛驴、驮着在清华园充好的电池,经过四个小时的跋涉,到北平香山鹫峰地震台当起了科学“和尚”。李善邦、秦馨菱和贾连亨成为了中国近代地震观测和分析的先驱和开拓者(图3)。秦馨菱在鹫峰地震台的日常工作是维护标定仪器、熏烟更换记录纸和听无线电校准时钟。工余,秦馨菱在安静、优雅的环境下读书学习、博览群书,并利用一台小型天文望眼镜仰望天空。对天文学的爱好大概源于外祖父王泽普先生优秀的天文基因。

图4. 1943年秦馨菱和李善邦先生在四川北碚用人工车床研制成功的霓式地震仪。

芦沟桥畔的枪、炮声中断了香山鹫峰地震台的观测。李善邦、秦馨菱1937年7月15日安全撤离北平后,开始在中国湘、川、黔等省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金属矿——湖南的锌矿、四川和贵州的铁矿。1941年秦馨菱随李善邦测绘出攀枝花地区三幅地形图,用磁法探明攀枝花矿区分布并确定为钛铁矿。在四川北碚,从1942年起秦馨菱协助李善邦用人工摇动车床开始研制中国第一台国产水平摆式地震仪——霓式地震仪(以纪念翁文灏先生),并于1943年正式投入地震观测,延续了鹫峰地震台的香火。秦馨菱负责每日换纸、对时等日常运行,到抗战胜利之前该霓式地震仪(图4)共记录了全球109次地震。

图5. 1945年8月6日,秦馨菱从印度加尔各答港口乘美海军运输船(USS General M.M.Patrick)帕陲克将军号(上)前往美国实习,进修地球物理探矿。(中)秦馨菱在美国纽约港入关登记卡和(下)入关记录花名册(承蒙美国李忠泽先生提供)。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根据《租借法案》,中国向美国派遣留学实习生对战后的恢复和经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当年选派这些留学生赴美实习涵盖了农林牧渔和矿产等各行各业。

1945年春,经李善邦先生大力推荐,秦馨菱和叶连俊、卢衍豪、杨敬之和赵家骧等人作为留学实习生去美国学习地球物理探矿和地质学。他们一行人于1945年6月份从重庆起程,乘运输飞机绕道缅甸抵达印度加尔各答。运输机上没有座位,大伙儿都在飞机地板上席地而坐。1945年8月6日,秦馨菱一行乘坐美国海军运输船MM帕陲克将军号(USS General M.M. Patrick,图5)途经印度洋、穿过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横跨大西洋前往美国纽约。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航行,帕陲克将军号于9月3日到达美国纽约港(图5)。29岁的地球物理学家秦馨菱(图5)先前往位于首都华盛顿特区西北15街734号的国际培训管理局(InternationalTraining Administration)报到,随后再转赴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开始培训和学习。

经过半年多在乔治城大学学习之后,秦馨菱先生先后在美国的联合地球物理公司(United Geophysical Company)、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Company)和莱恩•威尔斯公司(Lane Wells Company)担任实习工程师,学习地震探矿和石油井中电测法。他在不足一年时间内,完全掌握了地震、电法、放射性勘探以及石油测井的操作。

图6. 1945-1946年中央地质调查所选派秦馨菱先生前往美国实习进修地球物理探矿。1946年8月秦馨菱先生递交的训练资料和报告被归档于经济部资源委员会档案,现存中国台北国史档案馆。

我们不仅有西装革履的帅哥照片,而且还有黄纸黑字的实习报告书为证(图 6)。几十年之后的今天,重温第二次世界即将结束前夕的“实习生培训计划”,我们钦佩这项举措的远见和前瞻性,它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重大牺牲的中国的战后恢复和经济建设起了不可估量的重大贡献。无论是农林业还是地质勘探矿产以及各行各业,这些“实习生们”的贡献不容抹杀,他们的故事不应当被忘记。

图7. 1947年秦馨菱先生自制成功盖革计数管,用以测量矿物的放射性。

秦馨菱 1946年秋回到南京,先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士、技正,从事放射性勘探和电法勘探的试验工作。1947年秦馨菱和谢毓寿先生一起修复了摆锤重达20吨的德制大型维歇尔式地震仪(比鹫峰的那台同类型地震仪重了70倍),使下岗了近10年的南京北极阁地震台又恢复了正常运行。1947 年8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上海成立,秦馨菱是26名创始会员之一。1947年秦馨菱成功研制出测量放射性的Geiger(盖革)计数管(图7)。1948年在南京举行的数、理、化、生物、气象、地理和地球物理七学会的联合年会上,秦馨菱展示了这一研究成果并宣读了《自制盖革计数管之经过和用于放射性矿物的鉴定》的论文。

图8. 秦馨菱先生和吕式媛师母伉俪的青春岁月和充满活力的夕阳红年代。吕式媛教授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高级护理专业,曾任北京积水潭医院护理部主任和副院长。

在秦馨菱先生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个人感情生活也水到渠成。1947年秦馨菱和吕式瑗在南京相识。1949年夏秦馨菱先生与志同道合的吕式瑗女士订婚(图8),1951年春两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从此秦馨菱吕式瑗伉俪相敬如宾、风雨同舟、钟爱事业、白头偕老(图8)。2001年秦先生和吕师母迎来了他们的金婚纪念。吕式瑗1917年4月18日生于河北河间县的一个书香人家,后随父母迁居北平。1936年从北平贝满女子高中毕业后,吕式瑗考入燕京大学护士预科。1942年底毕业于协和医学院高级护理专业,后来受聘于南京中央医院任小儿科护理督导。

1949年底南京中央医院选派吕式瑗去英国进修骨科护理,由中英研究基金董事会专为一名骨科医生和一名护士提供奖学金。吕式瑗在留学期间成为获得英国注册护士(SRN)的第一位中国人。后来她还通过英国骨科学会和皇家残疾人及康复学会联合考试委员会的全国统考并荣获骨科护理证书(ONC)。2000年在英国被评选为国际知名妇女。1951年吕式瑗进修结业回国后在南京中央医院(已改称南京军区总医院)任外科总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读者现在对秦、吕订婚和结婚的时间差可能恍然大悟了。

1953年吕式瑗随秦馨菱先生搬迁北京并在人民医院担任护士长。1956年被首任院长孟继懋教授一通电话调入新组建的以骨科见长的积水潭医院,先后担任创伤护理指导、护理部主任和副院长。她是中国护理专家,骨科护理学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吕式瑗曾任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护理学会理事长和《中华护理杂志》主编。她发表了近百篇专业学术论文并出版了《创伤骨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和《吕式瑗临床护理经验集》等多部专著。2016年12月8日吕式瑗师母以99岁高龄仙逝,倾其一生谱写了一曲曲“白衣天使”的赞歌。

图9. 1950年8月秦馨菱(右3)带队在辽宁清源野外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探测镍铜矿床。

1949年以后,秦馨菱先生历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50年代初秦馨菱用磁法勘探在中国山东、东北、湖北大冶和内蒙白云鄂博等地开展野外勘探工作(图9)从而发现新矿体多处,为确定国家的钢铁基地奠定基础。他领导研制了磁化率仪、超声测井仪、大地电流仪和核子旋进式磁力仪等地球物理探矿急需的仪器。

秦馨菱还积极参与物探培训班讲课。1956年起,秦馨菱在北京地质学院教授磁法探矿和放射性法探矿并兼任石油物探教研室主任。秦馨菱后来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无线电遥测技术并兼任地球物理系探空技术专业教研组主任。他为培养地球物理探矿和无线电雷达方面的人才付出很多心血。

图10. 1958年由中国地质出版社出版的秦馨菱先生的专著《放射性勘探》。

1958年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秦馨菱先生的专著《放射性勘探》(图10)。从十年前秦先生用盖革计数管测量放射性开始,现在已经发展成一套完整的放射性勘探方法。在野外找铀矿是地质学家的活计儿,而寻找放射性矿的原理和仪器则需要地球物理学家们亲自出马。在震惊世界的那声巨响的幕后无疑有众多“秦馨菱先生们”默默无闻的平凡奉献。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先生等提出研发气象火箭、空间探测火箭、和人造卫星的重要建议,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为实施卫星研制做准备。秦馨菱没有让任之恭老师失望,他的无线电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而且使他又一次改变跑道。赵九章是1933年清华物理系毕业,是秦馨菱的学长,后来又在一起共事多年。对秦馨菱的本事是既有耳闻更有目睹。1960年,赵九章先生亲自点将让秦馨菱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二部遥控遥测研究室主任,二部办公地点从中关村搬迁到更为偏僻的西苑,也许是保密工作使然。

发射人造卫星的是从研制气象火箭起步的。气象火箭携带仪器在高空测量温度、压力、湿度等气象数据。这些数据转换成电信号后,经无线电波传送回地面,解码后还原那些高空采集的气象数据。这需要研制无线电遥测系统来解决。第二个难题是还要知道这些传回来的数据是在高空什么位置采集的,这就需要用雷达跟踪技术来解决火箭定位问题。秦馨菱领导研制出气象火箭专用五路双调频无线电遥测系统,并采用雷达应答器解决气象火箭的定位问题。传统雷达技术是通过追踪物体的反射波定位,两次反平方衰减和反射系数造成反射波微弱而影响火箭定位质量。雷达“应答器”是在火箭上装一个雷达信号接收器和一个发射器。当箭载雷达接收器接到地面的雷达信号后,自动启动发射器向地面发射雷达信号,从而克服了双两次反平方衰减和反射系数的困难,成功解决火箭定位的问题。他们把雷达应答器技术用于全程跟踪火箭发射和回收的过程,精准确定回收火箭地降落位置。秦馨菱等研制这套无线电遥测和火箭定位系统,为气象火箭、外空探测火箭和人造卫星的发射奠定了基础。1964年,秦馨菱领导的团队因在航天无线电遥测系统方面的突出贡献被“航天部”授予集体二等奖。

1966年史无前例开始,秦先生随地球物理所二部被迁往陕西西安。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5562、1162 的乐曲响彻了寰宇。那个小设备就是秦主任手下一位贾姓大学生研制的。在是否播放乐曲这件事上,一贯低调的秦先生居然和那位高调鼓吹“亩产万斤的院士”发生过面红耳赤的争执和交锋。争论的最后结果大家后来都“一响而知”了。

雷达应答器研制成功后,秦先生领导的小组名声在外。他们受邀参加一次飞机投爆氢弹实验。他们把雷达应答器装在氢弹上,在地下掩体里雷达车上跟踪氢弹位置,在氢弹爆炸瞬间,精确定出起爆点的位置和高度。第二,根据氢弹实时定位结果,遥控多个照相机从多角度同时拍照氢弹爆炸瞬间火球,用以估计氢弹爆炸的当量。秦馨菱小组出色完成任务,雷达应答器技术再立新功。

图11. 秦馨菱先生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遥测台网中心检查地震记录(上)并和同事一起分析地震图(下)。

1976年,中国特大地震频发,云南龙陵、河北唐山和四川松潘地震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地球物理探矿、航天遥测领域功成名就的63岁的秦馨菱先生 1978 年再次更换跑道、从西安地球物理所二部回到北京,担任地球物理研究所(隶属国家地震局)第四研究室主任,主持和领导北京及其周边几十个有线、无线地震遥测台网的更新换代。至此秦馨菱先生的职业生涯从鹫峰地震台的起点,经过入地——上天——再入地的循环,再次回到地震观测的老本行(图11)。有所不同的就是鸟枪换了炮,当年的单个地震台已经被数十个地震台的遥测台网所取代。1980年秦馨菱先生因在地震学、地球物理探矿和航天遥测技术的杰出贡献高票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初,笔者大学毕业后有幸考取了秦馨菱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在他的指导下从事“地震台网观测系统标定方法的实验研究”,采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制标定器对地震遥测台网观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标定。这也是北京地震遥测台网更新换代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1984年毕业后,笔者留在秦先生身边继续从事地震学的研究,直至1986年夏天。在秦先生身边学习和工作的短暂的四、五年里,除了聆听他亲自指导或向他汇报学习、工作进展外,坐在秦先生狭小拥挤的办公室兼“室图书馆”里,听他海阔天空的聊天更是一大趣事,如同做了“头脑保健操”,对我增长见识、开阔思路颇有裨益。在地球物理所学习、工作期间我耳闻目睹了不少有关秦先生的点点滴滴小事,折射出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待人谦厚仁和的品质。特在此与读者们分享。

地球物理所二部从中关村迁往西苑,同事们在市内出差、查阅文献和往来本部时交通颇为不便。秦馨菱先生“假私济公”,自己掏腰包买了三辆自行车让同事们公用,还承包了检修费用。因同事中学俄语较多,为方便查寻欧美科技文献,秦先生用业余时间教大家学英文。有时秦先生傍晚骑自行车从中关村到西苑去教英语。但在史无前例中这些善举居然被批判和污蔑为“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和“散布资产阶级思想”。因为吕式瑗师母是护理学专家,自然有一些海内外医学界的朋友。秦先生和外国友人探讨说“中国的虚岁比周岁更科学、更讲人权,从生命萌芽就开始计时了”,外国友人听后都点头连声称赞有道理。同事生病了,秦先生常回家咨询夫人这个病该如何治,吃什么药。秦先生还常常为同事生大病请吕式瑗副院长帮助介绍对口大夫,主动地成了大伙儿寻医问药的义务高参。吕师母向我们透露,秦先生愿意做好事,但不愿意让人知道。秦先生年轻时冬天清扫门外积雪,日常清扫公共楼梯、走道和擦拭公共楼梯扶手都是趁晚上别人休息后或清晨人们尚未起床之前,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心甘情愿。吕式瑗师母评价秦馨菱待人接物的态度是“温、良、恭、俭、让”——“他从不议论人,不与人争论是非曲直。”笔者99.99%同意吕师母的评价,那次“卫星奏乐曲的争论”也许是唯一的一次例外(也许此事秦先生对吕师母保了密)。

图12. (上) 秦馨菱先生《关于鹫峰地震台的记述》发表于1990年地震学报以纪念该台60岁生日。(下)笔者珍藏的秦先生寄来的他亲自在北京紫竹院拍照的1993年3月9日日偏食的照片。照片上还细心地标注了方向。

1982年夏天,笔者有幸和几位同学、同事一起陪同秦馨菱、贾连亨二位先生(李善邦先生已经去世)去鹫峰地震台遗址参观,聆听他们对往事的回忆,并探讨建立鹫峰地震台纪念馆事宜。年过花甲(67岁)和古稀(72岁)的两位老人在鹫峰地震台遗址前一起激动地回忆起当年在鹫峰地震台工作和生活的情形。七七事变之后依照地质调查所指示,观测员贾连亨先生将重量较轻的苏制伽利清-卫利普地震仪拆卸装箱,和他父亲一起冒险把该地震仪运送到燕京大学物理系地下室里秘密保存直至抗战胜利。贾的父亲因过度劳累和惊吓而突然不幸去世,发现北京人头骨的裴文中先生代表地质调查所冒着风险前往贾家吊唁。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曾在鹫峰一带活动,把这个看似“炮楼”并十分坚固的鹫峰地震台(图3)作为指挥所。贾连亨没法搬走的那台280公斤笨重的德国造维歇尔特式地震仪后来无影无踪,众人推测它可能是被游击队员熔化,制成手榴弹为抗战做了贡献。笔者还记得那天中午在乡野简陋的小饭店吃炸酱面,由秦馨菱先生掏腰包、自费请客,也许暗含为鹫峰地震台庆祝新生的意思。若干年之后,鹫峰地震台遗址被修缮一新,成为北京鹫峰地震台纪念馆(图3)。1990年,鹫峰地震台年逾花甲时秦先生在《地震学报》上撰文记叙鹫峰地震台的发展历程,并远隔重洋给笔者寄来文章的单印本(图12)。

1983-1984年,在秦先生指导下我在北京郊区房山县山区的一个地震台以及位于北京三里河科学院大楼内的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中心分别进行测震系统标定方法的实验。山区地震台设置在基岩上,周围人少车稀,噪声很小,标定实验结果很好。市区三里河附近人杂车多,地面震动噪声很强,造成实验结果不稳定。一次在“室图书馆”和秦先生闲聊时提到能否用铅砖减轻地面噪声的影响。当时秦先生未置可否,可过了几天他给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在核工业部三所工作的一位何女士的电话号码。秦先生说:“我和三所所长说好了,你直接找何女士就可借到铅砖。”这就是秦先生办事风格,他对我们的帮助是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而且是悄悄地、不动声色,不到处声张。

我谢过秦先生,赶紧和何女士联络,拉上同学大克当壮劳力帮手(铅砖很沉),并请司机小蔡师傅开着野外修台专用的吉普车前往与何女士的接头地点。与何女士接洽之后,我们驱车直奔三所铅砖库房借用若干块铅砖。在途中和何女士闲聊套近乎,聊着聊着何女士突然叫出了我的小名!原来她曾是我父亲单位核工业部华北七所的同事——何阿姨,文革中从七所调入三所。她调走时我还在上小学,对她有模糊的印象,不料她先认出了我,也许我还没有长大。我们一行人都感叹这个世界真小!秦先生搞定现官,我们又巧遇熟人现管,这趟借砖差事超顺利圆满完成。在地震仪基座下加铅砖之后地面震动背景噪声有所减弱,我又加大了输入标定信号的强度,使测震系统标定实验得到了稳定和满意的结果。

1985年10月17日秦先生 70 岁寿辰,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领导和同事前往北京地震台网中心(即第四研究室)祝贺。笔者和其他研究生和大学生有幸客串酒吧服务生为寿星秦先生和吕式瑗师母以及前来祝寿的宾客送上祝福和喜庆的香槟酒,大伙儿一同举杯恭祝秦先生生日快乐!大家又用中英文一起高唱“祝您生日快乐”并衷心祝愿秦馨菱先生幸福、健康、长寿!

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扣“散布资产阶级思想”的大帽子没了市场。秦先生在北京地震台网中心(四室)又重操旧业,再办业余英文班,使同事和学生们受益匪浅。秦先生除了教英文读、听、说、写外,还教大家唱英文。学贯中西的秦先生认为唱英文歌可以帮助记忆和校准发音,还能提高学英文的兴趣。这大概是秦先生从中国古代人摇头晃脑唱(背)诗词得到的启迪。选唱英文歌曲目是应时令跟形势的。春天唱迎春曲(Welcome to Spring),五一唱国际歌(The Internationale),准备聚会就教唱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1986年1月28日,航天飞机挑战者号(Challenger)发射事故导致7名宇航员丧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悲剧。美国电台反复播送美国国歌(TheStar-Spangled Banner)来鼓舞美国人民的士气。秦先生在英文课上教唱了这首歌。初学乍练,大家就多唱了几遍。正唱着,会议室里闯进一个不速之客——“闻声而来”的一位老外加入了我们的合唱。曲毕,老外介绍他是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计算机工程师,根据中美地震科研合作协议,来中国帮助安装PDP1140计算机。他很好奇怎么会在异国他乡听到了他熟悉的曲调,不由自主地跑来加入。秦先生用流利的英文向他叙述了原委,老外高兴地竖起拇指称赞。中美人民之间的民间友谊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

1980年代初,李政道先生推动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简称CUSPEA)为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学子打开了一扇窗口——除公费公派外,还可直接向美国大学申请奖学金出国深造。秦馨菱先生对年轻人出国留学深造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学生们请他写推荐信,他总是有求必应,以实事求是态度予以推荐。在我联系出国学习期间,秦先生不仅替我写了推荐信,还出谋划策帮我找其他在国际上有声望的中国地震学家给我写推荐信。对我的英文申请材料和来往的英文信件,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和润色。1986年秋天,我自费公派(外费公派也许更准确)赴美国留学。头一次乘飞机就跨洋过海,到纽约石溪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虽然离开了秦先生身边,但我时常会飞鸿传书向秦先生问候和请教。1988年我在美国《地震学报》发表了来美后的第一篇论文,我把单印本寄给秦先生向他汇报,请他指正。1989年10月旧金山附近大地震,我把当地报纸上有关震情的报道以及专业会议上有关“震前电磁波异常”的论文摘要寄给秦先生供他参考。后来听说秦先生把英文报纸上有关震情报道当成了英文班的教材了。1992年12月30日美国邮政局首次发行中国鸡年邮票,以庆祝中国农历癸酉鸡年春节。秦先生兴趣广泛也喜欢集邮,我买了一个整张的鸡年纪念邮票寄给秦先生。他非常喜欢,把其中大部分邮票都和同事和朋友中的集邮爱好者分享了,自己只留下一个“四方连”,还拍了“四方连”的照片寄给我。好东西与大家分享,秦先生早已习惯成自然了。

图13. 笔者到秦馨菱先生家中(上)和地球物理所办公室(下)拜访、看望秦先生并合影留念。

1995年,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专门出版秦先生同事和学生的论文集以祝贺秦馨菱先生八十大寿。笔者的研究成果报告也有幸被选入。秦先生在美国留学的五位学生们还联名撰写了文章,回忆秦先生给予我们的雨露阳光。我们在大洋彼岸用中、英文高唱“祝您生日快乐”,遥祝秦先生健康长寿!1997年3月9日, 在中国黑龙江漠河地区可同时观测到日全食和周期为3000年的海尔·波普彗星。秦先生带领同事们在北京紫竹院公园观测,并用蔡司照相机拍摄了日偏食的影像,并寄给海内外的同事、朋友和学生分享(图12)。笔者也趁回国探亲和学术交流之机到家中和办公室看望秦馨菱先生(图13),聆听他的教诲。

图14. 秦馨菱(右2)、王淦昌(右1)和彭桓武(左2)等院士出席清华大学物理系“叶企孙奖”发奖仪式。秦馨菱院士向获奖同学颁奖、祝贺。

秦馨菱先生不仅是“爱生”的模范,也是“尊师”的楷模。秦馨菱的恩师叶企孙先生(图1)不仅是一位物理学大师,而且是卓越的教育家、坚定的爱国者和抗日地雷战的幕后总导演。在史无前例中,他的抗日壮举变成了罪行,遭受非人道的残酷迫害,在含冤去世后多年才得到平反昭雪。1990年代初,秦馨菱先生和其他海内外清华学子纷纷捐款为叶企孙先生树立铜像、设立叶企孙奖学金。1995年叶企孙铜像落成仪式上,秦馨菱院士代表美国工程科学院戴振铎院士向清华大学献书。秦馨菱院士还和学长王淦昌、彭桓武院士等同台向“叶企孙奖学金”的获奖者颁奖、祝贺(图14)。

图15. 秦馨菱先生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

2003年12月6日,秦馨菱先生以 88 岁米寿高龄在北京仙逝。秦先生虽然已经离开我们17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图15)永远长存在我们的心中和脑海里。秦馨菱先生的博大情怀、治学严谨的学风和待人诚恳的品格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关新闻

  • 102008.07
  • 212022.01

    怀念恩师郑敏先生

    今年1月3日清晨,“九叶诗人”中的最后“一叶”郑敏先生踏上了远行的征程,那一片舞动了一个多世纪的叶子带着它灵动的哲思飘向了天空,飘向了远方,也飘向了生命的永恒。去年初秋我得知先生得了重病,且先生已是年过百岁的老人,对于先生的远行我多少有点心理准备,但先生的离去仍令我神思恍惚,心中久久难以平静。回想30多年前跟随先生读书的7年时光,我的眼前立时浮现出先生与我相对而坐,和我滔滔不绝地探讨中西诗歌、哲学、...

  • 082016.11

    怀念傅璇琮先生

    傅先生是院系调整前清华的最后一批文科生,对清华学派有着亲切的体认。傅先生对母校清华大学感情深厚,自80年代以来,长期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200....

  • 072017.12

    怀念范敬宜先生

    2010年11月13日,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那天范敬宜先生离开了我们,转眼已经七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长留于我的心底。

  • 162012.02
  • 272009.05
  • 302017.11

    怀念林庚先生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中文系,曾参与创办《文学月刊》。在清华读书时,林庚和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情谊....

  • 012014.07
  • 292015.12

    怀念萧默先生

    萧默(1937—2013)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建筑艺术研究所前所长,博导,曾在敦煌工作15年。

  • 142023.01

    黄培|怀念四舅郑克晟先生

    俗话说,“姑舅亲辈辈亲,砸断骨头连着筋”。在我们这个大家庭当中,从小到大我接触最多的亲戚就是三个舅舅,除了血缘关系外,还与郑氏家风有关。外公郑天挺先生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对我们这代人的家庭教育,几个舅舅身体力行,始终是我们的表率。他们沒有刻意给我们讲过什么大道理,但是在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作为中,在他们对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对下一代始终如一的关爱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