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初,地处北平的西郊有一座美丽的园子,园内林木俊秀,清澈见底的河水从它的腹地蜿蜒而过,勾连成一处处池塘和小溪,润育着园内生生不息的生命……这就是当时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学校所在地。从曲廊缦折的工字厅,到荷影婆娑的荷塘,再到绿树掩映下的湖心小岛……作为皇家园林,清华园被赋予了天然的毓秀钟灵,作为学校这里更是人才荟萃。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这里都担负着领导文化潮流的历史使命,并对教育人才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清华园里,伴随着高亢嘹亮的校歌,这些来自大江南北,黄河东西、朝气蓬勃的英姿少年每日行健不息,用他们的青春、智慧与汗水,谱写了一首首扣人心弦的壮丽诗篇。在这众多的学生当中,闻一多,便是其中的一位。
闻一多先生,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受家庭的熏陶与启蒙,使得幼年的他酷爱中国文学与绘画。在长辈的鼓励与引领下,天资聪慧的他于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开启了他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青年的闻一多,曾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力图通过弘扬中华文化拯救中国。他一生怀着赤诚之心,上下求索,为中国的民主和振兴不惜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闻一多先生是中国革命者的优秀代表,更是清华人的骄傲。
2019年适逢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特举办《红烛——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这次展览资源大部分来自清华图书馆的特藏文献,主要由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时代、诗歌创作、艺术创作、爱国事迹等七个方面的图片与图书资料组成。展览以闻一多先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主线,试图通过闻先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多方面多角度向读者揭示他才华横溢、积极投身革命的灿烂、光辉的一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还得到闻一多先生后代们的大力支持,展览中展出了闻家珍藏多年的闻一多先生详细批校的《庄子义证》,得到众多参观者的热情关注。该套书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马叙伦先生历时十年写成的一部札记体庄学巨著,主要内容为《庄子》释证文字,受到学术界重视。本次展出的这部《庄子义证》共为6卷线装书,对于文中重点部分,闻先生当时分别用红、兰两色进行了标注,并在书中的页眉等多处采用小楷写下当时的读书心得体会,字迹清秀,工整挺拔。由于年代久远,书籍纸张已微微泛黄,但透过这一行行缜密的文字,让今天的我们看到了当时沉浸在学术研究当中的闻一多先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应该说,闻一多先生亲笔批注的这套文献保留至今,实属不易。这套书的展出得到了广大读者和学者的普遍关注。
少年强则国强,充满活力的少年时代
闻一多出生于传统的中国家庭,很重视启蒙教育,5岁多便被送入私塾。他自幼刻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酷爱绘画,这为他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家庭对学习的重视,加之闻一多自身的努力,1912年少年闻一多以复试鄂藉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当时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学校,成为当年42名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新生中的一员。新生力量的加入,为整个清华园带来了活力。开学才两个月,闻一多就与同班同学一起成立了“课余补习会”。该会宗旨在于:“磨砺道德、交换智①识而联络感情”,这一提议得到了同年级中大部分同学的响应。课余补习会的成立,使得闻一多成为同学们认为可以信赖的人,并推举他为副会长。时隔不久,本年级同学组织刊发的学生刊物,闻一多被推选为主编。年仅14岁的他第一次主编刊物,该刊物名为《课余一览》,内容由言论、科学、文艺、小说、纪事等几部分组成。闻一多曾在该刊发表了四篇习作,《名誉谈》、《泪蕊》、《曹大镐先生绝命词》、《人名妙对》。在这其中,《名誉谈》是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主要概述为:反对知识分子独善其身,提倡读书人不断进取,为社会最贡献。文章在开始便写道: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所谓结驷连騼之游,侈袂执圭之贵,乐既乐矣,特黄粱一梦耳。其能存纪念于世界,使体魄逝而精神永存着,惟名而已。这里的“名”,不是今天的个人名利,而是不断进取而获得令人敬仰的荣誉。闻一多认为,这种“名”是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精神的动力,这正与他成年后积极投身到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为革命勇往直前,为实现真理而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形成了思想与实践的呼应。这篇习作,出自少年闻一多之手,文中所表现的基本思想,对闻一多后来成长道路上的行为阐释,具有积极意义。
除了成立“补习会”、办刊物之外,闻一多在学校还积极参与辩论与演说、排演话剧。此外,他还与同学一道组织普及教育。身处学校,当时教育救国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当时清华园附近还是农村,村子里有很多未曾读书的儿童,闻一多与一些同学在校门外办过一所儿童露天学校;他还与同班同学程绍迥、吴泽霖等组织过校工夜校,把全校工友尽量吸收进来;在五四运动时期,他们还办过成年文盲识字班;还在村子里建起了图书室,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轮流讲课和辅导......
少年闻一多,还未接触过革命理论,尚不完全了解人民苦难的真正根源,但从他质朴的想法和行为,我们看到了他有一颗愿为劳苦大众服务、主动帮助他们脱离苦难生活的赤诚之心。
应该说,清华学校的教育体制,对闻一多的成长也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留美预备学校,一切课程的设置都服从于留学,尤其突出于西方的教育方法。这使得闻一多更早地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5月,闻一多十年的清华学习生活结束了。母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令人留恋。好友们对他的美国之行依依不舍,一起开会为他送行。他在送行会上无限感慨的说道:“我个人对于母校的依依不舍,犹如我们的肉体分离,但是精神还是在一起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青年闻一多对于母校的无比眷恋与深情!十余年的精心培育,清华给了他精神上的滋养。少年闻一多已逐渐成长,青年的他可以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
美国学习时期
1922年8月1日,闻一多在西雅图登上了美国的土地。平原绿草、落日夕阳…闻一多没有沉迷于美国的新奇,而是与同行的同学一起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通过刻苦的学习,闻一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最优名誉奖,这也是美国教育界给学生的最高褒奖。对于取得的这些成绩,闻一多并没有表现得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在攻读美术专业的同时,他也将一定的精力投入到他所喜爱诗歌创作之中。与芝加哥诗坛的朋友交流和切磋,是他在美国期间最快乐的。这段生活开阔了闻一多的视野,加强了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接纳,也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源泉。在他的笔下,诗歌创作就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汇。灵魂里充满创作激情的闻一多把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他创作的诗歌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一次他在芝加哥一家书店找到一本《生命之树》。受到作者的启发,闻一多也试着创作了一首《秋林》。他把绿色比作发展,把红色比作热情,把蓝色比作高洁,金色是荣华之冕,银色是美丽的梦幻......在他的笔下,这首诗仿佛是一幅绚丽的图画!
1924年,闻一多转入纽约艺术学院。闻一多原本到纽约艺术学院专攻绘画。在这里,闻一多结识了张嘉铸、熊佛西、余上沅等几位朋友。这几位朋友都是学戏剧的,也使得闻一多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的生活,新的朋友,新的格局,为闻一多的留学生涯开启了新的篇章。
几位好友天天在一起切磋,准备排演几幕戏剧,闻一多的专业是美术,自然承担了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准备,他们正式排演了两个剧目:一个是洪深编剧的《牛郎织女》,另一部是余上沅编写的英文剧《此恨绵绵》。剧中,闻一多的绘画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布景、服装都出自他之手。此间,闻一多又要学习又要设计,忙的不亦乐乎。数月后英文古装剧《此恨绵绵》在纽约公演大获成功。许多华侨与美国人都交口称赞,多家报刊杂志争相报道。尤其是闻一多用油彩在服装上绘制的大海、红日等,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大放异彩,为整个戏剧添色不少!这次的成功,全体剧组成员付出了很多心血,演出的成功,大大鼓舞了这些年轻人的士气,庆祝之余大家不禁坐在一起筹划一波波新的计划。公演成功的喜讯传到了波士顿,那里的中国学生也倍感振奋,纷纷排练新剧。于是,顾毓琇编剧的《琵琶记》,梁实秋将其译成英语。这部剧现在看来阵容相当强大,角色分别由梁实秋、谢文秋、谢冰心、顾毓琇、王国秀、曾昭伦、高长庚等。服装、布景、则由经验丰富的闻一多担任。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又一个新剧诞生了。公演前,闻一多还专程前来亲自为谢冰心化妆。
可以说,两次成功的用全英文形式演出中国戏剧,使得中国文化以最直接的方式、最快速的方式在美国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宣传,并且很好的展现了中国当时年轻人的实力与风采,这在当时条件下是很罕见的。他们自强不息,富有朝气与活力,敢于实践与创新。同学们由编排戏剧甚至构想到国剧运动、筹备北京艺术剧院……这次的活动中闻一多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施展,功不可没。
如果谈到在美国时闻一多所结交的众多诗人朋友,那就一定要提到一位他的挚友:温特先生。这位温特先生是芝加哥大学的法文副教授,同时他也热爱诗歌创作,并经常邀请闻一多翻译中国古诗。诗歌是他们共同的永恒话题,诗歌创作作为他们的桥梁,让他们相识、相知,两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温特十分喜爱东方文化和中国文化,闻一多称他为“中国热”的美国人。一次,从未接触过绘画的温特竟然凭借自己的理解画出了中国的哲学家老子,并被看到此幅作品的闻一多一语猜中。这更加说明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温特先生十分向往中国,闻一多也极力帮助他,并给当时清华校长曹云祥写信力荐。值得庆贺的是,在闻一多离开美国不久,温特也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并最终在北京西郊的清华大学任教。1932年,当闻一多回到清华园后,他们久别重逢,跨越大洋的友谊得到了延续,而且他们这次相聚后再未分开,直到闻一多牺牲。闻一多遇害后,他的家人还在不断遭受国民党特务的百般困扰,因此温特先生以美国人的身份,冒险将闻一多先生的骨灰取回,秘密存放在自己家中,而且摆在书架上,每天陪伴他、保护他度过了那段白色恐怖的日日夜夜。这段异国友谊如此
“我是中国人”
经过了三年的学习,闻一多于1925年6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伴随着五卅惨案的发生,闻一多以笔为武器创作了一系列诗歌作品,其中最为广泛传颂的就是著名的《七子之歌》。他将澳门、香港、台湾等被列强霸占的七地,比作被迫离开母亲的七个儿子,表达了百姓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祖国母亲的无比眷恋。
与此同时,闻一多回到北京,设法开展国剧运动和建立艺术剧院。闻一多是抱着振兴戏剧艺术的目的提前回国的,他积极投入到紧张的艺专筹备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当时教育部的认可。艺专建立戏剧系在中国文艺界是件有相当意义的大事。闻一多被聘任为艺专教务长。正当他计划专心培植戏剧人才,准备为将来筹办剧院打基础时,无奈时局动荡,有为的志士很难实现宏大的理想。刚刚初建的艺校为反动政权所控制,闻一多只得辞职。这不是个人的悲惨遭遇,二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太多有志者无处施展抱负。
主持清华大学中文系
1940年正值闻一多暑期休假期间,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因身体原因卸任。冯友兰、朱自清多次与好友闻一多联系,认为他是中文系主任最合适的人选。冯友兰认为“由学西洋文学而转入中国文学者,一多是当时的唯一成功者”。在他们多次恳谈和劝说下,闻一多终于正式就任中文系主任。
闻一多性格耿直率真,秉公办事而又不失体贴入微。身为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期间,他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非常关心。他爱才惜才,总能体谅到学生们的苦衷,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在他们最需要时给予最有力的帮助。
在论资排辈的高等学府,青年人的晋升有着严格的条件。例如,按照当时系里规定,只设助理岗不设助教岗,这对于当时的青年人来说在会有一定心理落差。为此,闻一多特地写信给梅贻琦校长,信中说道:“在薪额上助理与助教本无不同,但依所中习惯,遇必要时,助教得兼任功课,助理则否,故助教地位略高于助理。此次叶君毕业成绩为历年所仅见,本所倘予聘请,似宜畀以助教名义,以示优异。”
还有一次,闻一多非常器重一位清华名叫王瑤的毕业生,希望他报考清华研究生。王瑶当时在一所中学教书。因为那时担任公职有米贴,可以买平价米,生活上少受影响,而研究生则只有津贴,仅能糊口。闻一多得知了这个情况后说,我可以聘你做半时助教,让你不失米贴还可继续读书。王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考入清华文科研究所,做了朱自清的研究生。
此外,他还为文科研究所的朱兆祥、何善周、季镇淮等人力争助教或半助教。闻一多在任期间,帮助了很多学生,从细微之处解决实际困难,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不但为清华造就了更多的人才,也对稳定研究队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尾声
闻一多曾经说过:“我们理想的本身,就是一首诗”。是的,闻一多就是在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不断用诗歌书写着理想与志向。更难能可贵的是,闻一多与生俱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情怀和吃苦精神。我们说,良好的天资与敢于面对困难从不妥协的品质,是取得成功的一双翅膀,这些品质也成功造就了闻一多。为了理想,闻一多从遥远的小山村走进清华园,又从清华园漂洋过海到了美国。为了理想,他跨越了专业壁垒,在文学、艺术等多种学术领域进行探索和创造。为了理想,为了革命胜利,他身先士卒,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为后人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他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为中国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也正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壮丽诗篇!
————————————————————
注:
①《辛酉镜大事记》
②参考文献:《闻一多传》、《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