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朱自清:耻食周粟见高节

2014-02-17 |

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和夫人陈竹隐的墓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李大钊陵园东北方向。位置相对僻静,位于大片的柏树荫下。没有墓碑和供桌,只有一方矩形水泥墓盖凸现在地面,上面刻着:“民国前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生于东海,故国立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先生之墓民国三十七年八月十二日卒于北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扬州,此后三代人定居扬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有著作27部,约190万字,代表作《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五四”运动前夜,他摆脱了旧思想和旧诗词形式的束缚,开始写新诗表达他的心声。他的长诗《毁灭》是“五四”以来意境和技巧都超过了当时水平的力作。他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散文,出版过《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散文集。爱国主义、反对黑暗现实、追求光明,是贯穿于朱自清一生的基本思想。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发生时,朱自清也在请愿游行现场,目睹事实真相,愤怒地写下《执政府大屠杀记》和《哀韦杰三君》,痛斥“我们国民有如此无脸的政府,又何以自容于世界!”杨振声评论朱自清:“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朱自清和闻一多经常被人们相提并论,冯友兰说“一多宏大,佩弦精细;一多开阔,佩弦谨严;一多近乎狂,佩弦近乎狷。” 他们同在新文学运动中并肩作战,闻一多殉难后,朱自清担负起整理闻一多遗著的重任。

  朱自清多年来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大学教授和治学严谨的学者。1942年讲授《文辞研究》新课时只有两人听课,他仍一丝不苟,讲完还分别进行考试。后来这两位学生都成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著名教授和学者。有一年冬天昆明很冷,朱自清由于生活穷困连御寒的衣服也添置不起,就在街上买了一件赶马人用的毡披风,披在身上进城讲课。由于营养不足,他患严重的胃病,长吐黄水,吃不下东西,但他从不误课。朱自清写的事都是他亲身经历,《荷塘月色》写到夜里树上的蝉声,有个读者写信告诉他,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那晚确是听到了蝉声,为了稳妥,他还是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结果大家都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准备再版时删掉蝉叫的句子,可后来,他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蝉声,这才相信自己并未写错,他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观察事物之不易。

  1948618日,他身患重病,仍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活动,毅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据吴晗回忆,“当我请他签字的时候,他只看了一眼,便用颤抖的手,一丝不苟地签上了名字。”当时朱自清一家生活十分困难,并且他的胃病已非常严重,身体虚弱不堪,体重减轻到45公斤,迫切需要营养和治疗。然而,先生虽穷到不能治病,仍然大义凛然签名拒绝这种侮辱性的施舍,并且让自己的孩子立即把配给证退回去,在这天的日记上,先生写道:“此事每月需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临终前还嘱咐夫人陈竹隐:“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最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其后尸体殓入一口薄棺,送到阜成门内广济寺火葬,由冯友兰主祭。同年1024日灵柩入土。1990年,其夫人陈竹隐去世,与先生合葬在一起。毛泽东曾称赞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曾在散文《给亡妇》中对亡妻说“迈儿长得结实极了”,这“迈儿”就是他的大儿子朱迈先,抗战期间,一直在国民党部队里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和统战工作,但在1951年 “肃反运动”中朱迈先却被诬以“匪特”枪毙。他的妻子傅丽卿受株连失去工作,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无望。她写信向北京的婆婆陈竹隐求助,收到了婆婆寄来的30元钱,此后婆婆每月都寄钱。19828月,傅丽卿带着两个儿子和儿媳来到北京拜见婆婆陈竹隐,在公公朱自清墓前长跪不起。1984年朱迈先冤案终被平反。(解维汉)

转自《西安晚报》20131117

相关新闻

  • 212025.03

    胡适如何悼念朱自清?

    朱自清胡适1948年,朱自清(1898-1948)因“胃溃疡复发转为肾脏炎”,在北大医院治疗一周后,于8月12日“上午十一点半,要下床大便,一喘气就逝世了”(1948年8月13日《世界日报》),随后全国各地举行朱自清的悼念活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地均有不同规格朱自清追悼会。但有个别媒体称“胡适之不弔朱自清”(1948年9月11日《东方日报》),事实并非如此。微信公众号“舒克评论”以“胡适参加了哪次朱自清追悼会?”为题...

  • 232025.03

    朱自清任教清华住所考注 · 清华园内篇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12009.04

    清华大学首届朱自清文学节落幕

    【新闻中心讯 学生通讯员 喻月慧】4月18日晚在学生活动中心,清华首届朱自清文学节举行了闭幕式,闭幕式上还颁发了清华大学第三届朱自清文学奖。

  • 292016.12

    小巷深深朱自清

    车在文昌路旁一条小巷口停了下来,司机指了指路旁一个公共汽车站牌大小的牌子,上面画着戴圆形眼镜片的男子肖像,一望而知是朱自清。司机说:“朱自清故居就在巷....

  • 062019.08

    民国校园指南︱食在清华:食堂、自助餐与“小桥食社”

    要评比民国大学食堂,清华园可值得一提,丰富的选择、低廉的价格,还有那些吃饭有关的趣事,令学子们多年以后也难以忘怀,看来“食在清华”是学校的优良传统之一....

  • 132011.04
  • 172017.01

    朱自清的苦恼  

    作为清华的老人,他两次任中文系主任,同时还曾任清华评议会九人委员之一,在在说明了他在清华人心目中的位置。病故后,因其拒领美国面粉而获得高度评价,但我们....

  • 022016.11

    朱自清翻译的外国诗歌

    朱自清先生是个诗人,虽然他的散文更广为人喜爱;可是,朱自清还曾有过诗歌翻译,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本来,朱自清是“北大”毕业,又在以培养出国学子著称的“....

  • 062018.07

    朱自清:书影与背影

    今年是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1898—1948)诞辰120周年。前不久,清华大学老图书馆举办了“最不能忘记的背影——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

  • 082016.03

    朱自清的柔与直

    “小心狷介,不敢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