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裂痕初现:1948—1949年的父女情

2012-02-21 |

○张求会

吴家父女充满吊诡的情感轮回,再次证明了一个基本道理:如吴宓所说,“生人五伦间之感情”终难“断绝”,“违反人情之政教”不可能“持久不败”。

《吴宓书信集》,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翻译,三联书店201112月第一版

妻子温婉如玉、女儿秀美如花,应该是大多数男人的梦想。对于吴宓和陈寅恪这样成长于旧式家庭、各自生养了三个女儿的父亲来说,“三女承欢秀,一妻举案贤”(吴宓《赋呈陈寅恪兄留别》二首之二,见吴学昭整理《吴宓日记》第9册,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83页)的理想似乎比一般男子更容易实现。然而,“人事叵测,恩仇易位”(梁锡华《说〈寒柳堂集〉》,载《华学月刊》19813月总第111期;收入《陈寅恪传记资料》,台湾天一出版社1985年版,第3册)。夫妻反目、父女成仇,吴家是一样不落;陈家虽然琴瑟和谐,但父女情也曾一波三折。

  就夫妻情而言,陈寅恪远比吴宓幸福:1928831陈寅恪与唐筼成婚(据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1969107陈寅恪逝世(同上,第184页),1121唐筼追随而去(同上,第185页)。四十年相濡以沫,“也同欢乐也同愁”(陈寅恪《旧历七月十七日为莹寅结婚纪念日赋一短句赠晓莹》,见陈美延整理《陈寅恪集·诗集》,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7页)。唐筼“对寅恪爱护之忠诚及其处事之明达”(《吴宓日记》第9册,第388页),曾令鳏居多年的吴宓深感钦佩和羡慕。

  相比之下,吴宓的婚姻和家庭多有不幸:1921823吴宓与陈心一结合(日期见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18页);1929912二人离异(详《吴宓日记》第4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3-288页),其时长女学淑七岁,次女学文三岁,幼女学昭一岁零两个月,三个女孩遭受了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平心而论,吴、陈仳离,自评“太患情多”(《吴宓书信集》第128页)、女儿评为“性情中人”(吴学昭《吴宓书信集·后记》,同上,第435页)的吴宓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这大概也是他“老年益悔痛”,将“昔年离婚”视为“一生最大之错误”(吴宓19705月“致吴学淑、吴学文、陈心一信”,同上,第432页)的根源所在。

吴宓与陈心一离异后,仍然在经济上承担了扶养“故妻”和女儿的义务,成为她们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吴宓日记》及其《续编》不乏吴宓邮寄款项和两人互相助力的记录,新近出版的《吴宓书信集》同样提供了不少佐证,比如19684月至19696月,吴宓每个月只能从单位领取“生活费10元”,“此时期,曾靠心一汇款济助”(《吴宓书信集》,第429页)。三个女儿的存在,使得吴、陈两人维持了一种更像家人一样的联系;另一方面,同为旧时代过来的人,两人在“大量细心保存书籍”(同上,第370页)等明显不合时宜的一些做法上,沟通起来反倒比较容易。

早在19299月,吴宓在与陈心一商议离婚时就曾说过这样的话:“我自知生性乖僻,不适于家庭生活。”(《吴宓日记》第4册,第284页)长期的单身生活,加剧了这种不适应性,即便与三个女儿的短暂团聚,也是龃龉不断,有时甚至令人啼笑皆非。比如,1944年,吴宓最心爱的长女学淑擅自将父亲的“全套华贵西服”改做外套,吴宓去函指责女儿,学淑回函不以为过,“反视为义所当为,而加宓以毁损其名誉之罪”(《吴宓日记》第9册,第359页),越发触发了吴宓的“痛愤”,他不仅在日记里大倒苦水,而且先后给査良钊、李赋宁去信,一面寄示女儿的回函(详《吴宓日记》第9册,第359页),一面批评女儿不懂得“做人之根本道理”——“盖他人之片纸破衣,亦不宜取用,应绝对的尊重他人之财产权,并应尊重宓之财产权。”(《吴宓书信集》,第248页)

  两代人因为生活习惯、行事风格不同而相互抱怨或不满,原本稀松平常、比比皆是,即使三个女儿对于父亲长期缺位心怀怨怼,最多也只能称得上感情的嫌隙。真正导致吴家父女情出现裂痕的,还是大时代巨变的背景下对于“新文化及赤化”(《吴宓日记》第3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4页)的观念差异。

  1948814,吴宓在日记里记下了一段“直让人心惊肉跳”(佚名网友语)的话:

  晚饭前,昭谓大变革后,一切不同目前,学问资格均无用,故径欲止读,不回燕京,而径往参加某方政治工作云云。宓强持和静,力劝阻之,然而心伤矣!(《吴宓日记》第10册,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09页)

  当时,刚满二十岁的吴学昭正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的身份在《武汉日报》实习。对于这个“每日食宓鱼肝油三次”而不肯“读吾书”的小女儿,吴宓惟有“气苦”、“嗟息”(《吴宓日记》第10册,第398396402页)。相比之下,女儿急于放弃学业“径往参加某方政治工作”的想法给予他的打击,远比不心疼他的鱼肝油、不愿陪他欣赏“云霞之美”(同上,第396页)猛烈得多。1949101,吴宓在写给堂弟吴协曼的一封信里,进一步还原、丰富了此次父女交锋的场景:

  处今之世,父子、兄弟、夫妇、知友,人各异心,不能强同。分党分区各自效命而互为敌国,亦至寻常之事。即如三女学昭到燕京后,思想已完全左倾。1948七八月昭忽来武大,住近两月。与宓父女亲情固有,然各友其友、各行其是,宓与各守疆界。已而昭竟一再努力设词,欲改造宓之思想,宓乃诚恳语之曰,我们在私为父女之情,在公为异路之人;宓决不求改变昭,请昭亦勿来改变宓。且以宓五十馀岁之人,一生读书思想著作,态度早已固定,昭纵努力,亦必不能影响及宓也云云。幸得欢欣握手而别,今昭音信早绝。(《吴宓书信集》,第360页)

  多年后,江家骏撰作《先师吴宓传略》,列举了吴宓三个女儿的名字,于“吴学昭”特意声明“即萧光同志”,并说:“萧光同志在解放前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活动。”(见黄世坦编《回忆吴宓先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0页)某佚名网友综合“日记”、“传略”作出推测:“吴学昭说到做到,可能在此后不多时,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献身革命事业。”

19481025,“心伤”尚未愈合的吴宓再次遭受“左倾”学生的打击。当晚,武汉大学文学院四系举行迎新大会,吴宓应邀出席。晚会上,学生们冒着寒雨冷风表演了独幕剧《控诉》,“皆共党之宣传,欢迎彼军即到此并统治中国之词”。在吴宓看来,与“希腊悲剧指引人生向上解脱之路”相比,“该剧只积聚可痛而无味之事情,不离现实之平凡,更无动机之主系”,二者“相去何止天渊”。“至感愤郁”之余,吴宓继而联想:“近五六十年,在中国,在世界,放火之人多而救火之人少。众思造乱,而莫肯平乱。此生民惨劫之所以临,而文化将毁灭至尽也。哀哉!”(《吴宓日记》第10册,第461-462页)

事实上,在学昭发飙之前,二女儿学文在这一年更早时候已经向父亲小小地展示了一番时代潮流的威力。学文当时在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就读,保证人张镐林是吴宓的表侄女陈一咏的未婚夫(据《吴宓日记》第10册,第340452页)。学文“夙有inferiority complex(张求会按:自卑感,自卑情结)”,在上海“已受浸礼会之洗礼”,“读《圣经》,务宗教,而与城中一群浸礼会人往来亲密”(同上,第198页)。出乎吴宓的意料,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就是这样一个“受浸礼会教士之影响甚深”、“隘陋自封,俭约自苦”(同上,第198页)的女生,在上学期期末的联欢会上居然朗诵诗歌“触忤当局”,立信决定予以开除。经保证人张镐林商恳,“得准续学”,“但须家长具函保证学文不作任何政治活动”(同上,第340页)。1948222,当吴宓拆阅张镐林从上海寄来的这封快函时,学文从苏州发来的一封信碰巧同时送到,她在信里只是提醒父亲缴纳学费、膳食费,对此事毫不言及,“而不自知其犯规蹈危”(同上,第340页),吴宓的恼怒可想而知。

  吴宓的三个女儿中,似乎只有大女儿学淑没有因为“左倾”言行而触父亲之怒。究其原因,应该不是学淑学习、生活的环境能够屏蔽“赤化”的洪流,而是另有缘故。学淑、学昭就读的燕京大学虽然是教会大学,但“校中少年教职员,大都赞成左派共党”(《吴宓日记》第10册,第10页),与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一般学生莫不左倾,但思欢迎共党,为之先驱,竞唱秧歌而诋旧师”(《吴宓书信集》,第351页)的情形并无太大差异。再以学淑的高中校友吴遐为例,也足以证明当时的“左倾”思潮早已如水银泻地,几近无孔不入。吴遐,原名吴珍曼,是吴宓的“十妹”,虽与学淑同年出生、同为上海工部局女中毕业生,却是学淑的姑姑,最让学淑难以企及的是,这位小姑姑不知何时成了“中共地下党员”,19417月毅然放弃了东吴大学的学业,“离开上海到苏北解放区工作”(《吴宓日记》第8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0页注释)。当时,吴宓应该尚不知晓妹妹的真实身份和意图,这才会在日记里将她的“辞家出走”赞许为“其志可嘉”(同上,第190页)。

  因此,学淑的相对稳重,应该另有缘由。学淑生于父母婚后第二年(1922年),最受父亲喜爱。尽管学淑也曾在交谈中为母亲抱不平(参《吴宓日记》第9册,第148页),但总体而言,她与父亲相聚的时间最长,父女情在吴宓和学淑身上表现得最为集中也最为动人:学淑患急性肠炎,吴宓“侍淑大便,并为拭脸”(同上,第239页);学淑则为父亲洗衣补衣、钉纽扣、唱京戏、剪发薙项洗头(散见《吴宓日记》第9册、第10册)。19431117,以燕大学生身份来西南联大借读的学淑,要求父亲宴请自己的学友程克强、郭宁然、郑雯(《吴宓日记》第9册,第150页)。这位程克强,其实另有一个身份——学淑的男友。两人关系发展顺利,最终于1948112在上海喜结连理(《吴宓日记》第10册,第467页)。爱屋及乌,吴宓对女婿的学习、谋职同样极为上心。除了身为长女懂事较早、与父亲情感更深等原因之外,忙于恋爱、成家、就业等事估计也会减弱学淑参加各种“政治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赤旗飘扬,群情激昂,世风人心为之大变。吴宓深知难以见容于新时代,于是采取了“免祸全身”(《吴宓书信集》,第352页)、“避难苟安”(同上,第363页)的做法,“根本态度是不愿长住北京”:1946年,“不肯随清华北上而投武大”;1949年,“又甘弃武大而远入西蜀”;19501951年,女儿学昭传达“胡乔木等之雅意”,欲“调职回北京”,仍然“力却之”(同上,第391页)。可惜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人不找事事找人。急于上进的各地师友不断鞭策他“进步与改造”(同上,第373页),女儿学昭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督促他严加改造,以至于吴宓最怕见的人竟然是亲生女儿——“学昭宓怕见她,总是促我思想改造”(同上,第431页)。这份“怕”,吴宓自嘲“如《石头记》中之宝玉最怕人劝其‘读书,上进,做官’”,依然年轻的学昭当然“猜不透”(同上,第384页)。1948年父女首度交锋时议定的规则——“各友其友”、“各行其是”、“各守疆界”——迅速化为乌有。1952年,吴宓在那份著名的“洗澡”报告《改造思想,坚定立场,勉为人民教师》中特别写道:“一九四八年暑假,我在武汉大学答复我第三个女儿学昭‘各行其是’的话,我决不再说。因为是非只有一边,此是则彼非。”(195278重庆《新华日报》首发,719《光明日报》转载)彼此相安勿扰既已无法实现,“固有”的“亲情”势将荡然无存,父女间的裂痕不但没有弥合,反而越来越深,最终扩展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

革命的“萧光同志”,最终还原成了文化的“吴学昭女士”。这个当年不肯读父书的女孩,一生最伟大的成就恰恰是整理、出版亡父的文字。有女能读父书,吴宓纵有万般愁怨,也可以瞑目了。吴家父女充满吊诡的情感轮回,再次证明了一个基本道理:“生人五伦间之感情”终难“断绝”,“违反人情之政教”不可能“持久不败”(《吴宓日记续编》第1册,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65页)。

  吴家父女的情感线索,由嫌隙到裂痕再到鸿沟,脉络清晰,昭昭在目。相比之下,陈家父女情的演变,至今仍然云遮雾绕,难以一睹真容。

  陈寅恪虽然年长吴宓四岁,但结婚生女却整整比吴宓迟了七年。他和唐筼也有三个女儿:长女流求,生于1929年;次女小彭,生于1931年;幼女美延,生于1937年。阴差阳错,时间上的落后,反倒减轻了陈寅恪夫妇19481949年间防堵“左倾”思潮的压力。

  1948年暑假至1949年初,陈家飞离北平、途经南京、滞留上海、南下广州的过程,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新鲜的回忆是这样的:

  这年(张求会按:1948年)暑假,流求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毕业,匆忙赶回北平投考北方的大学,希望考取国立大学,减轻家里负担……流求高中就读于比较封闭的教会学校,加上九姑(张求会按:陈寅恪之妹陈新午)监护很严,对北方学运等情况了解不多,母亲就请刘适先生(张求会按:别名“石泉”)抽空为流求讲讲北方政治时势……放榜后,流求如愿考取国立清华大学生物系医预组。

  ……第二天(张求会按:19481214),胡适伯父请邓广铭先生寻找我们。邓先生通过俞大缜表姑才问到大伯母家地址,找到我们,告知国民政府由南京派飞机来接胡适等,交通部长俞大维带口信要陈寅恪一家随此机离开战火中的北平。父母与新午姑、大维姑父向来关系至为密切,相知笃深,听闻邓先生此话,稍做考虑后便随邓先生往胡适寓所,愿与胡先生同机飞离……这时,流求表示不愿离开北平,同学们都留校迎接解放,而且考上清华不容易,走了恐怕很难再回清华读书,非常可惜。母亲对她说:现在是烽烟四起的紧急时刻,父亲失明,母亲有心脏病,美延年龄还小又瘦弱,如果你不和我们在一起走,连个提文稿箱、搀扶父亲的人都没有,何况这次是大维姑父传话来接我们离开北平,也是亲人的一番好意。流求本来执意不走,后经母亲反复劝说,觉得母亲的话确是道出家中实际困难,很有道理,自己有责任替母亲分忧,九姑和姑父一贯待自己如同亲生,想到这些,决定和父母一起登机。

  ……我们在上海住了一个月,父亲决定应岭南大学之聘,遂南下广州。当时流求入国立上海医学院借读,后转学入二年级,一人留在上医读书,未随父母南下。(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著《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27-231页)

  接受师母唐筼之委派、为师妹流求介绍“北方政治时势”的石泉,当时就学于燕京大学研究院。1948年暑假,石泉刚刚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张求会按:指导教师即陈寅恪),未及最后校阅,“国民党政府发动了‘八·一九’大逮捕,反动军警包围了燕园,准备进校搜捕进步学生,石泉的名字也在黑名单上”(石泉、李涵《追忆先师寅恪先生》,此据张杰、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页),幸得师友掩护,“仓促脱身离校,进入华北解放区”(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自序》,三联书店1997年版,“自序”第2页)。“进步学生”石泉的介绍,是否对十九岁的流求起了一定的作用,不得而知。但陈流求顺应时代,自觉接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应该是事实——也就是说,流求不愿随父母离开北平,极有可能另有隐情:

  陈寅恪一家1216到了上海,住进俞大纲家中……陈寅恪一直留在南京念中学的二女儿陈小彭已先期到了俞家。至此,陈的一家可算是大团圆了。

  但社会分裂所带来的一些矛盾,也投射到这个多年漂泊、凄苦的家庭里。还在北平时,陈家大女儿已经受到“学运”思潮的影响,用当年的话来说是一个要求进步的学生。这一点,与陈寅恪一向所坚持的学术应当保持独立自由精神的观点有所冲突。为此,陈寅恪是将他心爱的女儿带离了北平,但两代人的心灵并没有很快得到沟通,时代的裂变仍将对这个家庭产生很深的影响。也许两代人都有自己追求人生的方式,等到一切都回复到平静时,历史已刻下了很多不堪回首的沧桑!(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7页)

  两相对照,我倒更相信陆键东的分析与研判。键东为创作此书而辑录文献时,“陈寅恪”尚未大红大紫,彼时所获各类访谈、回忆,自然较后来更加可信。当然,陆著情感过浓、以臆测代替考证的瑕疵,也确实需要使用者时时警醒,试以下面这段文字为例:

  从以后的发展来看,还在上海时陈寅恪就开始考虑将广州作为他一生漂泊的最后一站。他不但把两个女儿带到了广州,其中二女儿立即转入岭南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升入岭大农学院园艺系,最小的女儿陈美延则进入岭大附属小学。(原注:大女儿陈流求留在上海念医科。)而且,他一抵达岭南大学便马上进入角色,兼任中文系与历史政治学系两系教授,参加一些活动,恍如回到了熟悉的母校。(同上,第18页)

  此段文字,一头一尾均属“以臆测代替考证”(张求会《〈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让更多人认识陈寅恪》,《南方都市报》2009111)的典型。20092010年,胡文辉《陈寅恪1949年去留问题及其他》(载《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524)、张求会《陈寅恪1949年有意赴台的直接证据》(载《南方周末》2010429)、张求会《陈寅恪1949年去留问题补谈》(载《南方都市报》2010518)三文陆续发表,以新史料再次验证了余英时多年前的推断:“陈先生最后未能离开广州固是事实,但我们决不能说他自始至终从来没有考虑过‘避地’的问题。”(余英时《跋新发现的陈寅恪晚年的两封信》,见余著《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68页)因为,已经有足够的材料证明他不但有过“避地海外的念头”(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同上,第97页),“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曾经付诸行动”(张求会《陈寅恪1949年去留问题补谈》)。这里所讲的“付诸行动”,指的是19495月,陈氏夫妇分头申请办理入港、入台许可证,以谋求“避地海外”。有一个重要的细节不得不提:陈寅恪为办理赴港入境证提交的是“像片四张”,为办理赴台入境证提交的是“申请书四纸”,两次都只准备了四个人的材料。如前所述,当时陈流求一个人留在上海医学院读书,因此,被漏掉的那一位家庭成员最有可能就是她。最大的疑惑至此浮现出来了:到底是流求又一次不愿随家人出逃,还是陈寅恪夫妇对长女另有安排,抑或彼此另有难以言传的隐衷?所有这一切,只能留待当事人自揭谜底。

最后,我愿借用2010年写下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逝者已矣,生者犹存。最好的纪念永远是还原真相,无论还原真相将令人如何难堪与痛苦。而书写的自由,既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又何尝不取决于作者的心态呢?”(张求会《往事如烟耐追摹》,《南方都市报》2010613

转自《东方早报》2012212

相关新闻

  • 072012.11
  • 232016.03

    清华大学1949年大事记

    1月10日 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主任钱俊瑞来校宣布接管清华大学。1月31日 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3月3日 本校在大礼堂举行本学期始业式。在校学生1800余人。5月...

  • 312022.10

    大变革中的知识人:刘绪贻先生在1949

    2018年11月10日,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中国美国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教授刘绪贻先生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逝,享年106岁。刘绪贻先生以其德高、学高、寿高闻名于世,但其解放前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为武汉大学及武汉解放作出的历史贡献却不为学界所熟知,以致先生辞世后,“武汉大学刘绪贻先生治丧委员会”与《光明日报》发布的讣告,在提及先生早年革命经历时,均不无遗憾地将时间误值。上世纪80年代以来...

  • 052019.09

    蒋恺:1949年,我随军南下

    我叫蒋恺,生于1924年,今年95岁。这是我和老伴的合影。抗战期间,我曾就读于西南联大,联大结束历史使命后,我成了北大的学生。1949年,我选择弃学从....

  • 092021.12

    1948:梅贻琦校长的宁沪之行

    在清华迄今110年的持续发展中,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有许多,梅贻琦(1889—1962)无疑是其中独树一帜之人。从1909年名列第一批庚款留美生开始,其命运就与清华紧密联系起来,堪称“寿与校同”。正因为此,“梅贻琦研究”也成为清华校史研究中不变的课题,从来都是被关注的重点。

  • 152010.04
  • 132020.08

    1949

    1949级校友毕业50周年返校庆祝,大礼堂门前昔日同窗重逢倾谈(1999年)。1949年本科毕业生250人,研究院毕业生6人。本年招生:本科新生952名,转学生61名,研究生30名。

  • 082009.06
  • 232016.03

    国立清华大学1948年大事记

    6月 本年大学本科毕业生292人。毕业研究生3人。10月5日 校务会议上教务处报告至本日学生注册人数,旧生1993名,新生432名,共计2425名。12月14日 梅贻琦于下午主持校务会会议后离校进城出走。21日...

  • 23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