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亚武:雕刻时光,放飞梦想

2009-11-12 |

王亚武,生命科学与技术系1998级校友,2006年博士毕业。现任科技部农村司农业处副处长。

1998年,他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系。三个寒暑的轮回里,他潜心修炼,“默默无闻”!

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为班级的“领头羊”。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在接踵而来的社会工作岗位上寻觅到了真正的自我!

2006年,他挥手拒绝了欧莱雅、强生、P&G三个知名外企伸来的橄榄枝,满怀信心地走向了中国科技部的大楼,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从政之路。

他,就是生物系1998级校友——王亚武。科技部农村司农业处是他目前担任的“社工”岗位!

惊叹如此眩美的人生轨迹,揣测弧线转弯的谜底,渴望分享他字典里的人生真谛……2009315的上午,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写字楼里,我们如愿采访了王亚武学长。

在实践中寻觅真我

雕刻时光——古雅的写字楼衔着这样一个极富韵味的名字,恰到好处地渲染了现场的氛围。在清华的8年时光,王亚武学长可以说是“精雕细琢”。

1998年到2001年的3个春秋里,迷茫和摸索是不变的主题。“和大家一样,低年级的我也曾一度迷茫,在黑暗中摸索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吧。”但不久,“变革”来临了!

改变王亚武学长人生轨迹的事件最早发生于2001年的秋天。大四的班级里,空气有些凝重。理想与现实第一次如此激烈交锋,学子们面临着将影响自己一生幸福的抉择。班长一职,第一次遭人冷落——大家实在没有勇气慷慨地奉献出足够的精力来打理这个充满情谊的集体。这时,一向“默默无闻”的王亚武学长出手了。出于对班级的热爱和对自我的挑战,他毅然扛下了这份重担。接下来的一年里,王亚武学长凭借他一贯的真诚与责任心赢得了所有同学的支持与信赖;他认真细致的工作缔造了一个拥有非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崭新集体。在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中,王亚武学长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相比于具体的动手实践,我更喜欢与人交流,更着迷于协调沟通,这可能是我心灵的选择吧!”

从此,一个崭新的天地开辟了,一段辉煌的旅程开始了。“我找到了一个摆脱迷茫的方式——在不断实践中发现自己”,“生活更充实了,时间更好的利用了,我自己也感到了发自内心的快乐”。

空悬的心终于找到了支点,并在青春的岁月里燃烧激情:学长的身影活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生研41班班长,一至三届生物系博士生学术论坛组委会主席,生物系研团总支书记……每一个岗位都是一个阶梯,沿着它们向上攀援,学长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未来的路霎时充满了光明。

“当你们迷茫的时候,千万得给自己找点事做。”这句朴实无华的告诫,饱含着学长无私的爱心,并且是他八年摸索尝试的结晶。前路迷朦的我们,从中应该能得到温暖的启示吧!

拳拳报国心,悠悠学子情

2006年博士生毕业的王亚武学长可谓意气风发,左右逢源。欧莱雅、强生、P&G三家知名外企接连向他抛来橄榄枝;不久公务员考试的结果揭晓了,他又从入围的200多名竞争者里“脱颖而出”,科技部的大门已经为他敞开。不料,王亚武学长轻松的决定引起了旁人不少的疑惑。

放弃优厚的待遇,离开相伴多年的专业,毅然踏上一条极有挑战性的从政之路。他到底出于怎样的考虑?

“选择今天这条路,个人兴趣和我的价值取向是两个重要的因素。”久经“社工”考验的王亚武学长已经发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独特的天赋和可贵的兴趣,选择这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可谓是水到渠成的事;同时,从王亚武学长真诚的告白里,我们也体会到,这也是他由衷的抉择——“当时确实有种价值观在左右着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无所谓对错和好坏,但对我而言,为祖国工作可能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我会更开心”。

谈起自己目前的工作,学长满心激动。“我们细心筛选的各项‘支农’科技项目,在经过周密的调研后制定农村科技发展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会给中国的广大农村带去春天的讯息。”

的确,能够亲身加入到中华腾飞的“农村攻坚战”里,奉献自己的青春,实在是每一个清华学子最美的梦境,而王亚武学长正幸福地走在路上!

感恩清华园,寄语后来人

清华园的8年给学长留下了人生最美的回忆,感恩母校是学长发自内心的呼喊。

他感谢风雨征程里一路同行的生81班以及生研41班的每一颗善良的心:“我们的班级感情建设特别成功,直到现在,我们只要有机会就一起聚聚,聊聊自己的近况,分享一下不同的感触。人生难得几知己啊”;他敬仰不断给自己提供帮助和鼓舞的班主任饶子和院士——“饶子和教授对我的人生观影响很大,他当年鼓励生物系同学多参加社会活动,并且预测将来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找到另外的一角晴空,现在完全应验了”;他留恋在他的导师陈国强教授带领下向着科学巅峰进发的日子——“博士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比如英语交流、参加学术会议,我们都十分感谢他”……

对于我们这些后来者,下面的三句赠言则代表了学长的一片冰心:一是要多接触一些事,在实践中成长;二是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和机遇,多看书,多思考;三是要有多元化的思考角度,拥有包容和理解的情怀……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访谈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学长起身离开,那分别时转身向着母校的一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需深情的凝望,大爱自在心间。(生命科学与技术系 倪建佼 撰文)

相关新闻

  • 232022.06

    祝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获航天功勋奖章

    2022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翟志刚、王亚平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叶光富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神舟十三号任务指令长翟志刚,清华大学2007级航天航空学院硕士校友,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航天工程硕士学位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圆满完成以2次出舱活动、2次太空授课为代表的...

  • 072022.01

    王亚文:我党隐蔽战线的忠诚战士

    王亚文,13岁参加安源路矿大罢工,14岁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5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6岁考入黄埔军校,17岁参加秋收起义,25岁参加了“一二•九”运动,26岁开始,在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下,成为我党隐蔽战线中的一位忠诚战士,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式人生。

  • 112020.08
  • 062023.11

    李正武:起航“人造太阳”梦想之舟

    李正武,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我国磁约束核聚变奠基人,核聚变能源开发的拓荒者和领军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1916年11月8日,李正武院士出生于浙江东阳,生长在父辈留下的翰林府,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193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1947年9月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951年毕业并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55年突破层层封锁,与钱学森同船回国,建成中国第一台电子和质子静电加速器。1958年开始从事磁约束受控核聚变研究,1960年任北京401所14室主任,1969年到乐山工作,1979年2月任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领导成功研制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装置,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7月30日8时3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安贞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7岁。

  • 042016.03

    王济武

    王济武

  • 122020.08
  • 272014.05
  • 092009.06
  • 032012.08
  • 152010.10

    《飞翔的梦想》

    作品编号:A17作者姓名:Richard Brixel 作者国籍:Sweden(瑞典) 设计说明: 作品体现了作者飞翔的梦想,也表现出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