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葛庭燧:边区科学家

2009-09-28 |

葛庭燧(1913年5月32000年4月29),金属物理学家。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因患肺病休学两年,1937年毕业。曾任西南联大物理系助教。1941年赴美留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194911月冲破重重阻挠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并负责建立金属物理研究室。不久,又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与“潜伏”的王士光一样,葛庭燧也曾在30年代末投身红色阵营,经历了他生命中最为光荣的十几天。

  葛庭燧1913年出生于山东蓬莱乡下,1930年考入清华物理系。他一直是积极的爱国者,抗战初期曾在清华组织了“实用科学研究会”,向民众宣传科普知识和国防科学。

  北平沦陷后,葛庭燧因结核病留了下来,并进入燕山大学做助教。

  这时,滞留在北平的清华师生开始在葛庭燧的老师、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组织下,为吕正操领导的冀中根据地生产无线电设备。

  因为燕大是美国人开办的,日本人无法进行管制,葛庭燧就经常受老师派遣,查阅有关无线电的资料,并购买雷管和无线电元件。193811月,他终于有机会前往共产党根据地。

  据葛庭燧回忆,他穿了藏青色的西装、戴着礼帽,揣了一份北平护国寺教堂的牧师证,化名姓舒,先从北平乘火车去保定,经过日本宪兵检查后到达任丘。葛庭燧后来见到了吕正操。

  葛庭燧的儿子葛运建告诉本刊记者,当时这一队“高知”抗日者有来自清华物理系、化学系的教师、学生9人,燕大、北大的3人。

  葛庭燧后来回忆,他们曾跟随军队在任丘和高阳转移了两天两夜,以对抗日军扫荡。

  工程师们的主要任务是制造炸药和建立电台。这些炸药,就是冀中军区开展地雷战的“本钱”。

  当时冀中军区有一批国民党军遗留下来的氯酸钾原料,但是它的性质非常活泼,经常出现问题。一次试制中,竟然将整个房子都炸没了。

  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汪德熙支持了试验,他倚仗的只是从北平带来的一本英文《高级炸药学》。

  汪的方法是将掺油的氯酸钾与硫磺混合,然后像“砸炮”一样实验,如果响了就是仍不稳定;没响就是稳定了。后来清华的物理专家们也参与了进来,研究雷管。为了验证成果,他们还曾亲自去平汉铁路炸日军的火车头。

  聂荣臻元帅后来说:“我们今天在战争中消耗很大,就要依靠‘边区科学家’。”冀中的炸药厂,最后竟然成为一座拥有2000多工人的大型军工厂。

  葛庭燧在根据地呆了半个月,刚回到北平就与中间人失去了联系。他和汪德熙在1941年赴美,随后就以光谱学和金属力学著名,一度参加了曼哈顿计划。

不过,从冀中到延安,从山东到江南,无数个葛庭燧最终留在了红色地区。

……

19494月,葛庭燧接到清华物理系学弟钱三强的信:“想到我们十三四年前曾经奋斗所想达到的目标,现在来了。只要我们个人人生观仍旧,一切都觉得很自然。”

  钱三强本来受胡适和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鼓动,于1948年回国,准备建设中国自己的核工业,但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不了了之。北平解放前夕,钱三强借口母亲生病留了下来,果然真正得到机会发展中国的原子弹。

  5月,葛庭燧向还在美国滞留的钱学森转寄了来自大陆的书函。为了打消钱学森的担心,他附信说:“北方当局对于一切技术的建设极为虚心从事,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大前提下,一切是有绝对自由的。”

  他自己于194911月迫不及待地返回祖国。

 葛庭燧回国不久,就前往沈阳组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在学术研究之外,这个生机勃勃的国家给了他一片新的天地:用无损探伤解决大型构件的制造难题。

  他经常穿着棉袄跑去车间和工人一起研究实际生产,解决过飞机大梁、飞机起落架、水库闸门制造中的问题。1974年他最后一次下鞍钢,解决了建造核舰艇的中厚钢板的探伤。

  葛庭燧于20004月去世。“文革”期间,因为当初去冀中的中间人被认为是特务,他也被隔离审查。与他关在一起的归国华侨李柏年说,“老葛,你要是当年不从美国回来,今天就不会受这份罪了。”

  葛正色道,“我不后悔回国,就是死,我这把老骨头也要死在中国。”(山旭)

转自 望东方周刊 2009年9月2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