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地质勘查专家,1931年出生于江苏泰兴,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1965年在长江中下游从事矿产勘查工作;1965-1974年由原地质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1977年起,先后任安徽省地质局(后改称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技术顾问;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教授级高工、合肥工业大学教授。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常印佛
1931年出生的常印佛学长,今年已经87岁高龄,但是除了听力有点差,常印佛学长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都特别好,目光炯炯有神,说话中气十足,尤其是记忆力非常好,1956年前往中苏合作队的途中,在轮船上写的一首诗仍然铭记于心:
月光如泻笼江干,一曲离歌秣陵关。
星火危崖采石渡,紫烟青霭铜官山。
三载征程兴未尽,期年伏枥当思还。
此身许国无多求,乐在图书山水间。
一生痴绝处,圆梦清华园
“我当年高考填了三个志愿,清华大学地质系、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水利系,之所以如此执着于地质系,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常印佛学长回忆道,“我是在抗日战争年代长大的,对于被日本侵略的那段经历,非常的痛心,我们从小就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为什么会被小小的日本欺负成这样,原来是因为我们的资源没有被开发,所以我从小就立志要科学救国,为祖国勘探到更多的资源,发展国家经济,强大祖国”。
“我至今仍然记得自己入学的学号是38743,38代表的是民国三十八年(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所以用民国纪年),743代表我是被录取的第743个学生,当时第一次进入清华园,觉得校园环境特别好,尤其是建筑非常有特色,是其他学校不能比的”,回想起在清华求学期间的事情,常印佛学长顿时更加精神,嘴角不时的上扬,“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马约翰教授对我说的一句话‘not so good’,那时候的我,非常瘦高,所以马约翰教授在宿舍见到我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并且要求我要加强锻炼身体”。
“清华大学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要求学习全面的知识,所以我也学习了很多其他专业的课程,认识了很多后来出现在你们中小学课本里的大师,比如哲学系的冯友兰、金岳霖,化学系的张子高,体育系的马约翰等等,他们都是清华的大师,让我学习到了非常宽厚的知识”。
实践出真知,野外走出的地质学家
为了响应当时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常印佛学长那一届清华学子提前一年毕业,投入到国家大发展的建设中。于是,1952年常印佛学长被分配到安徽铜陵321地质队。如果说清华是为常印佛学长插上科学救国梦想翅膀的地方,那么安徽铜陵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地方。
常印佛学长在野外工作
李四光曾有一句名言:“地质科学的源泉在野外。这里,也只有在这里,才能产生真正的科学问题和科学理论!”这也是常印佛学长奉为座右铭的一句话。来到321队后,常印佛学长几乎把地质工作的所有工种都摸了一遍:看管钻机、岩芯编录、区域测量、地质普查与勘探、协助队长编写勘探报告等等。他有近半时间是在野外度过,先后到青石山、贵池铜山、湖北繁昌等多地做地质普查填图,并迅速成长,锻炼出了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如果从毕业算起,常印佛学长在长江中下游从事野外一线地质工作近12年。其间,他参与了铜官山铜矿的勘探和外围普查,发现(部分参与发现)和探明了狮子山铜矿、凤凰山铜矿、贵池铜山铜矿、黄山岭铅锌矿等一批大、中型矿床和矿产地,为铜陵有色金属基地和长江中下游“工业走廊”的确立提供了资源保障。
常印佛学长(左一)在大别山响洪甸水库野外读图
常印佛学长的学术研究与发现正是源于大量的找矿实践经验,体现出强烈的实践与理论的互动。在成矿理论研究方面,他提出层控成矿的概念,提出“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新类型,丰富和发展了矽卡岩成矿理论。在区域成矿学方面,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区域成矿结构、控矿规律新认识,系统总结了成矿带成矿模式,为构建我国大陆成矿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些理论成果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促进了实践,对长江中下游一系列找矿发现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重视野外工作的理念伴随常印佛学长一生,即便当选为院士后,只要有机会他仍亲自到野外,放大镜随身必带,每到一地都会用它仔细端详岩石。“野外工作非常重要,对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我积极鼓励他们去野外,起码在野外工作五到十年,然后再选择研究机构、学校,从事教学、科研都行,但是最基本的素质要在野外培养出来。”
常印佛学长(左三)在秦岭野外考察
继承优良传统,传承清华精神
曾经作为清华大学安徽校友会的名誉会长,常印佛学长对于校友会的工作一直十分重视,“我们清华大学安徽校友会是在清华大学校友会总会恢复以后慢慢组织起来的,为的就是架起一条校友与母校沟通的桥梁,搭建校友之间互帮互助、分享资源、联络感情的平台,所以我们一定要继承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传承百年清华的精神,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发扬光大”!
常印佛学长现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仍然关心着国家的地质工作,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仍会风尘仆仆地赶到各地开会、考察,践行着自己“此身许国无多求,乐在图书山水间”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