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景山师和他的《鲁迅五书心读丛书》

2009-04-10 |

 王景山,,19241月生,祖籍山东。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肄业,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48年)。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

  最近,在书店购得景山师的新著《鲁迅五书心读丛书》。“五书”者,鲁迅的五种创作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景山师为这五种文集中的各篇都撰写了一篇短文,每篇不过一两千字,其中却饱含着著者数十年研读鲁迅作品的心得,若无深厚的学术功力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是决然不能写出的。尤为可贵的是,这套丛书是专为青少年读者编写的,文字力求朴实生动、深入浅出,这种劳作本身即体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神,灯下畅读一遍之后,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关于景山师的点点滴滴……

  王景山先生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1987年我进入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不久,就听说系里有几位大师级的著名学者。当时,景山师的名字是第一个被提起的,他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是活跃于联大文艺社团的骨干,发表过大量文艺作品,建国后曾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过一段时间,以后长期在北京师范学院任教,是卓有建树的鲁迅研究专家。

  真正接触景山师并亲聆他的教诲,已是翌年的初春。出人意料的是,当时年逾花甲的景山师为我们开设的是那个时代听上去颇为新鲜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时髦的课程——台湾新诗研究。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满头华发的景山师,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在讲台上为我们吟诵余光中的名篇《白玉苦瓜》时的情景,虽略带乡音,但那宏亮悠长而又充满意蕴的声调,早已将我们的思绪牵入诗里清远缠绵的意象之中。

  先生厚爱,某次课上,他忽然提到我的名字,并请我站起来说想认识一下。我在疑惑间站起身后,景山师一边微笑着一边慢悠悠对我说道:“我刚从报纸上拜读了大作,真是文采斐然,才情并茂啊!”一句话说得我顿时窘迫不堪,但同时,内心确实翻滚出一股感动的热流,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鼓励,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学生浅薄的习作,竟能得到这样的文坛前辈的关注,并在一个公开场合,郑重其事地予以表彰,尽管全是溢美之词。此后,当我阅读了西南联大的一些史料,了解到当年联大教授经常帮助学生修改、发表文章,甚至将学生的论文直接译成外文发表在国外学术刊物上的动人事例后,我才明白,景山师的这种做法,正是联大优良教育传统的赓续与发扬。再后来,自己也做了一名教师,随着对教育工作体会和认识的渐渐加深,才更深刻地领悟到:教师一句激励性的评价,真足以改变学生的一生。从这件小事可以见出,景山师是真正热爱教师职业、关怀爱护学生,并深谙教育规律和艺术的育人楷模。

  毕业离校以后,因为怕打扰,也因自己的懒惰,对于景山师,一向疏于问候。只有一次,我在《北京晚报》上读到景山师写的一篇杂文,内容是反映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其中提到他的一本新著,出版社虽然很快予以出版,但仍让作者包销数百册,那些书堆积在家,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读到这篇文章,由于非常盼望读到先生的新著,一时未多考虑,就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名义给先生汇去书款订购。不想,景山师不仅很快寄来了大著,又另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表示对我这个学生印象很深,一直关注着我的情况。大约是为了避免我的尴尬,一段时间以后,又通过邮局退回了书款,再次附言表示感谢。直到今天,一想起此事,我就会为自己的莽撞感到不安和内疚——由于我匆促间不慎重的举动,给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带来那么多的烦劳,真是罪过……

  景山师在《鲁迅五书心读丛书》“后记”中将鲁迅先生重要的“立人”思想概括为“诚”与“爱”两个字。他说:(鲁迅)弥足珍贵的‘立人’思想,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这是他人文关怀的根本,也是他爱国主义的核心。”“没有‘诚’、‘爱’的人间,是非人间;缺少‘诚’、‘爱’的国家,不是人国;缺少‘诚’、‘爱’的人,不能算是‘完全的人’。”

  我体会,景山师自己,是一位用心研读鲁迅的人,并且,他将他的阅读心得——鲁迅的“诚”与“爱”的精神,身体力行地体现在他的做人之中,“他服膺鲁迅,追仰鲁迅的特操”,正因为如此,其道德文章、师表风范,才闪烁出动人的光彩。

转自 人民网天津视窗 2009年4月6

相关新闻

  • 312013.03

    悼念郭良夫学长——王景山

    郭良夫学长于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九十四。虽说已是耄耋高龄,但我仍感到意外。 回忆四年前,他九十岁,我写了一篇《亦师亦友话郭老——祝贺郭良夫学长九十....

  • 262010.10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112017.07

    王元化与钱锺书

    王元化和钱锺书交往绵长。1981年,王元化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学)评议组成员,与王元化同时被聘的还有王力、王瑶、王季思、吕叔湘、朱东润、李荣、吴....

  • 222016.11

    夫唱妇随——钱锺书和杨绛的两则故事

    “夫唱妇随”的钱锺书和杨绛先生,他们以自己绚丽的一生向我们昭示:中国文化道德传统,完全可以融入在新道德之中。

  • 112016.03

    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

  • 152012.11

    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清华新闻网11月14日电(记者 欣研)在11月14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当选为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胡和平出席了党的十八大,并在11月7日举行的预备会议上当选为十八大主席团成员。胡和平,1962年10月出生,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曾任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土木水利学院党委书记、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教务处处长、人事处处...

  • 292017.09

    王有柱:行万里路 胜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台湾地区企业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大陆的企业很有借鉴意义,可以让我们在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 102017.01

    父亲王士菁与鲁迅研究

    本文为王士菁先生的子女撰文,缅怀博学慈祥的父亲。

  • 282022.02

    邱勇同志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王希勤同志任校长

    日前,中央批准:邱勇同志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不再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职务;王希勤同志任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陈旭同志不再担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另有任用。2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召开教师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小新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田学军同志,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梅君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邱勇同志主持会议。会议现场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教育部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