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高镇同同志,于2025年1月21日5时2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高镇同同志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都昌。1950年毕业于原北洋大学航空系,毕业后任教于清华大学,1952年随清华大学等院校组建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期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我国著名的结构疲劳...
“多年前,您怀揣梦想,带着亲人的期盼远赴他乡,勇攀科技高峰,书写精彩人生,成为顶尖人才、国家栋梁。您一直心系故土,造福桑梓,为家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您是赣鄱大地的骄傲,家乡人民的自豪!我们谨代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4500万家乡人民向您致以崇高敬意、衷心感谢!”2022年3月,一封由江西省委、省政府寄出的慰问信从南昌发出,直达京城。收信人不为寻常百姓所熟知,但在我国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研究领域,他是当之无...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恰逢冬暖,天朗气清,我驱车来到钱穆钱伟长故居。故居位于无锡鸿山街道七房桥村,是在钱家旧址上重建而成。只见眼前是一座江南院落,白墙黛瓦,门悬红底金匾“七叶衍祥”。门右有一大石,石上刻有“钱穆钱伟长故居”这几个字。故居格致典雅,有四进,第四进被辟为钱穆纪念馆,二楼为钱伟长纪念馆,静静讲述着钱穆、钱伟长心系故土、治学兴国的爱国故事和钱氏“一门六院士”的家风佳话。永怀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钱穆(189...
如果今天你所做的,正是昨天你所期待的,那么你一定是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当你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的时候,你所迸发出的巨大潜能也许会让自己大吃....
很多人不知道,当我们乘坐高铁,奔驰在铁轨上时,就已和一位焊接专业领域的老院士,产生微妙的关联。为了让火车平稳地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十多年前,已经年过80岁的潘际銮院士曾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穿着厚棉袄,站在南京段的铁轨边上,在深夜里测定钢轨的焊接工艺。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工程专家。他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焊接专业泰斗,一手筹办了全国第一个焊接专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解决了国家一个又...
从曾经的“小学没毕业,中学没上够”到清华大学水利系的高材生;从曾经修水渠的农工,到如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到今天....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我国著名材料成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德群,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5日上午10时34分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李德群1945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196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硕士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后留校任教,1991年晋升教授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
他在留苏学生中被首批发展入党/他在回国后主动申请到工程一线锻炼/他遭遇工伤事故,右腿被压断,却仍保有坚强意志,住院治疗时热诚服务病友/他边干边学,从无到有开拓我国水工抗震学科/他在耄耋之年,担起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专家组长的重任/他说自己“无时不在以自己的行动,向党交出答卷”他勉励同学们“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著名飞行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航天学院名誉院长陈士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