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闭俊东:清华给我力量

2007-11-07 |

学生记者 杨海芳

第一眼看到闭俊东学长,就感觉到他身上浓浓的“清华味”,低调,亲切,踏实,在随后的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

闭俊东,1994年在清华经管学院硕士毕业,现任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在谈到清华时,闭学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从清华毕业后回到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后到广西经贸委和省技术监督局工作,能够在这三个单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得益于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影响。工作单位因为我是清华学生,通常都会给予信任和重用,把最艰苦和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交给我,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压力。是清华给了我这样的机遇,我不能丢清华的脸。” 闭学长向我们介绍了他得到的三次较大的锻炼机会。

参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

1994年,闭学长回到广西在当时的贵糖集团工作,正赶上广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贵糖集团作为全国制糖行业的排头兵,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100个试点企业之一。作为一次挑战,闭学长负责起了这一工作。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大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理解不深,只能是探索,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去探索。而且当时经济也不太景气,因此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当时清华经管学院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积极倡导者和探索者,闭学长作为其中的一员,在这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最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之后闭学长从贵糖集团调到广西经贸委,在全区推行这一制度。今天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回想当时的试点工作是有很大作用的,闭学长说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和锻炼。

在百色老区工作两年

闭学长在广西的第二次锻炼机会是1998年到2000年,在百色老区工作两年。当时作为企业改革整顿工作组成员,常驻那里。百色老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距南宁有六个小时车程。但是通过在那里和老区人民共同生活,对中国国情,以及怎样改变现状和怎样在艰苦条件下拓展工作有了深刻体会,并且进行了深入思考。很多人不愿意去那样的地方,嫌太远,太辛苦,似乎在浪费青春,但闭学长认为正是这些经历,让自己对为官做人有了更感性的认识,自己是搞企业改革的,在基层几年,对当地企业现状的改变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工作。现在看到当时的一些小企业发展非常好,自己也感到很欣慰。学长还开玩笑地说,自己去百色两年,孩子都得到了锻炼,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

参与广西糖业的宏观管理

闭学长第三次锻炼机会是参与广西糖业的宏观管理,闭学长说那段时间收获也是相当大的。

2000年以前,广西糖业是一个很困难的产业,广西的糖占全国的60%,但人们都说糖是甜蜜的,却是苦涩的事业。那时糖业市场很不景气,种甘蔗的农民苦不堪言,甚至做出了很多过激行为。因此闭学长决心要把这一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一次改革,在什么资料都没有,什么基础都没有的情况下,他们就开始工作了。

闭学长首先分析了为什么中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几十甚至几百万吨糖,而我们的理论界还说是供过于求,使得糖的价格远远低于成本,农民根本得不到利益。闭学长认为这主要是我们理论的指导出现了一些偏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用科学的发展观看问题。最后,闭学长认为糖业的问题是一个体制问题。当时全国都在倡导市场经济,因此在农业和工业的连接点也采用市场经济,但闭学长认为在中国现在体制不完备的具体国情下,工农业的连接点不能完全实行市场经济,必须通过某种渠道将他们连接起来,具体到糖业,首先要实现规模经济,现在这样零散生产固定成本很高,以致消费者、糖厂和农民都不能得益。第二就是要将甘蔗价格和糖的价格联系起来,让农民和糖厂一起进入市场经济。当时他们采取的措施首先是政府出面干预,当糖的价格低于成本线时,就进行政府收购,另外组建糖业协会,让糖厂联合起来,不允许个别企业以低于基准线的价格出售。这样经过两年的尝试,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闭学长说在这个工作中也用到了在清华所学的知识,因为在清华时他就研究过我国甘蔗化工发展战略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糖业的宏观管理时能够得心应手。

最后,闭学长说自己三次大的锻炼机会都与清华有关,是清华的精神、清华的知识、清华的动力和清华的机遇支持自己走到今天。现在每次出差到北京,他都要回清华母校看看,在校园里做几次深呼吸,好像又能汲取知识和智慧的养份。

相关新闻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112022.11

    清华给我前行的力量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92024.10

    00后清华毕业生坚守西北戈壁,为中国核工业铀浓缩贡献力量

    张基延(2018级本、2022级硕,工物)毕业后选择坚守西北戈壁,为中国核工业铀浓缩贡献力量。他入职的正是中核兰铀(原五〇四厂),中国核工业基础的“五厂三矿”之一

  • 282022.02

    中国航天中的清华力量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42024.04

    清华·公益力量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92023.12

    清华园——我的力量源泉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82020.08
  • 172021.06

    清华给我的行囊

    吴海军,清华大学水利系2007级水工71班学生,曾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并参加清华百年校庆人民大会堂庆祝活动。现任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生产管理部副主任。

  • 102024.10

    体育的力量——专访清华大学体育部教授、中国田径协会教练员委员会主任李庆

    当我们捅破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窗户纸”,体育也将成为中国软实力的又一个重要标识,不断在世界舞台上收获鲜花与掌声。

  • 142023.04

    清华·她力量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