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浓浓的家国情怀,从青丝到白发,始终把自己与国家捆绑在一起,难舍难分;他,思想开明,绝不允许自己落后于时代,与时俱进;他,潜心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成就非凡。他就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国光。无论现实风云如何变幻,在经济学领域60多年的求知求索,刘国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依旧如初。
坎坷求索勤奋钻研
因抗日战争爆发,故乡南京沦陷,14岁的刘国光被迫流亡西南,坎坷求学。1938年,刘国光进入四川国立二中读书,对各类进步书籍非常着迷。马克思的《资本论》深深触动了刘国光,懵懂而又坚定的他,立下了“经世济民”的志向。
1941年,刘国光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进入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助教,1951年成为首位赴苏联学习经济学的中国学生,刘国光被派往苏联莫斯科经济学院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当研究生,1955年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
回国后,刘国光进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的研究领域和开创性贡献主要集中于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宏观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被视为改革宽松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在所有制、经济运行机制、分配体制改革等多个改革领域,刘国光都有重要的理论建树。
学海激荡变不离宗
公派留苏时,刘国光主修计划经济,为了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把主攻方向选定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但那时他已开始注意到苏联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问题。
后来,当华夏回荡改革的激越旋律,崛起了无数引领时代的标杆,刘国光便是其中一个。1979年初,刘国光等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文中深刻论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对经济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新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必然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道路,计划应是指导性计划,主要调节宏观层次,市场要调节微观层次。这些观点被理论界认为对后来的经济模式作出了先行贡献。
1984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出现“过热”现象和政策性通货膨胀势头,他和一些经济学家敏锐地提出“稳中求进”的改革思路。1985年,他在《略论两种模式转换》中明确指出经济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转换,并引申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主张,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对宏观经济管理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贡献。
近年来,刘国光仍孜孜不倦,关心中国经济长期运行中的不平衡问题,曾支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他,现在把“公平”视为第一要务,关注两极分化问题。
有人说他的研究方向在不断变化,接受的是西方经济学教育,却钟情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修计划经济,却又是市场经济的提倡者……但在刘国光看来,“万变不离其宗”,他始终是为了富国强民而探索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家国情怀信仰如初
就经济学背景而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刘国光身上交错并存,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体”,西方经济学为“用”。他曾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劳动人民的立场,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立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立场,是正直经济学人应有的良心,是共产党人的良心,是不能丢弃的。”这一观点他坚持了一生。
谈到观点和方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要坚持的,但具体的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可以选择和借鉴,为我所用,为创建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所用。他强调,经济学研究应与中国的具体实践、与当代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霍文琦)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7月27日第7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