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幸运的,我是中国共产党培养的学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学生。回想起来,我的一切都是属于党的。”——栾恩杰(1965届硕,精仪系)
资料图:栾恩杰12日晚上,第8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嫦娥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获得“终身奉献奖”。 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巴基斯坦空军因合作建设、研发枭龙生产线,实现了中国飞机研发和制造技术的海外拓展,两家单位一同获得“携手合作奖”。 除此以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孙聪因率领团队突破了中国第三代重型战机关键技术,获得“技术先锋奖”;总参陆航装备局...
1月19日上午,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原探月工程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清华大学精仪系1968届,硕)到清华大学调研。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在工字厅会见栾恩杰。 胡和平在会谈中感谢国家国防科工局对清华大学的支持,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合作。副校长康克军介绍了我校科研工作的总体情况。航天航空学院副院长陆建华汇报了我校参与“嫦娥二号”任务的有关情况,并对承担后续深空探测任务进行了展望。双方初步...
8月16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名单揭晓。两位年龄相差59岁的清华人——清华大学精仪系校友、85岁的栾恩杰院士与同系在读博士生庞众望,同台捧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这一瞬间,不仅是个人的高光时刻,更是清华人跨越一甲子的荣光交汇。他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人生篇章,传递着穿透岁月的感动,更彰显着清华人精神血脉的赓续与传承。
“不管是博士硕士,无论是清华还是北大毕业的,都会有这个阶段。”“必须打磨一下刚毕业时那种比较高的心气。”已成为航天人8年多的于新辰,向记者讲述着他最开....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原局长、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导弹控制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1965级硕,精仪)的很多头衔,都和航天事业分不开。嫦娥六号落月前夕,栾恩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在后续常态化探索活动中,围绕更多真正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开展探测,不断取得成果!”航天之外,栾恩杰曾出版《村子诗集》。他用激昂豪迈的笔...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东北建设工业基地,到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从担纲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到立下军令状成功发射首枚捆绑式火箭,一位如今已是耄....
22岁清华毕业,23岁成立深鉴科技,投身AI芯片创业。25岁公司作价3亿美元被收购,29岁再创业,跨界商业航天,联合创办火箭企业东方空间。90后姚颂身兼硬科技创业者和投资人双重身份,是全国青联委员,也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大额捐赠人。凭借物理竞赛保送清华,姚颂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1级本科生。毕业前收到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但放弃留学机会,毕业后和本科导师“互相壮胆”创立深鉴科技,见过不下50个投资机...
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嫦娥五号或找到月球有“本地水”证据,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一箭22星创造新纪录……乘着“航天强国”梦想的翅膀,中国航天六十余载负重前行、厚积薄发,用一次次不懈的探索和强劲的腾飞,在浩瀚的太空写下崭新的壮美诗篇。接续奋斗的圆梦之路,是什么力量让一代代航天人不畏艰辛、勇毅前行?遨游星际的逐梦之旅,新一代航天人如何创造更多奇迹?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
2021年是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天问一号探访火星,天和号核心舱成功入轨运行,天舟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核心舱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值守,一个又一个成就标志着中国正在加速迈向航天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