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汪曾祺与钱锺书

2018-01-05 | 高恒文 | 来源 《文汇报》2018年1月5日 |

汪曾祺在一篇回忆西南联大同学的散文中说:西南联大的“几个研究生被人称为‘无锡学派’,无锡学派即钱锺书学派,其特点是学贯中西,博闻强记”(《未尽才——故人偶记》)。“钱锺书研究”已成“显学”,但素无“钱锺书学派”之说。此说是一条重要的现代学术史的史料,可见钱锺书在西南联大的学术影响。当时的钱锺书还是刚刚留学归国直接任职西南联大的年轻教授,并且仅仅工作一年即离职,他的学术著作《谈艺录》和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等的出版,还是1945年以后的事情,那么这种巨大的学术影响因何而来? 这实在耐人寻味,亦可谓现代学术之“传奇”。此前,类似的“传奇”,仅有20年代陈寅恪应聘清华大学及其巨大的学术声望。

汪曾祺还一再赞同钱锺书的著名的“打通”说。《作家应当是通人》开头即云:“钱锺书先生说他这些年在中西文学方面所做的工作不是‘比较’,而是‘打通’。我很欣赏‘打通’说。”整个20世纪,文学研究真正能够“打通”中西者,朱光潜、钱锺书之外,还有何人?今日“比较文学”研究,“打通”者几无,不通者众。反倒是文学创作,大家、名家者,鲁迅、知堂以下,大都中西“打通”。汪曾祺当然在“打通”者之列。在这篇文章中,汪曾祺立论创作应该“打通”,对钱锺书的“打通”之说,作了独到的发挥:不仅“中西文学的打通”,而且“古典文学和当代创作之间的打通”,乃至“古典文学、当代文学和民间文学之间的打通”。此说极是,亦可谓夫子自道。就汪曾祺的创作而言,或许我们应该补上第四个“打通”:小说、散文、诗、戏剧和绘画之间的“打通”?

虽然也可以说两人都是小说家,但艺术风格却是截然不同的:汪曾祺明言“对我影响较深的有契诃夫、阿佐林、伍尔芙和纪德”,“我的小说明显地受到西方现代派影响”(《寻根》);钱锺书的小说则与英国的奥斯汀、萨克雷诸人的作品近似。然而借用《管锥编》论《老子》所谓异类相通、相反相成之说来看,他们的小说,有一点是很有意思的,即小说中的“发议论”的问题。

汪曾祺反对在小说中“发议论”,强调“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小说笔谈》)。恰恰相反,我们知道,《围城》的特殊之处,就是随处可见的“发议论”!不仅叙述者大发“麻将当然算是国技”、“老科学家”与“老”的“科学”之类的议论,而且人物也爱“发议论”,诸如“局部的真理”、“熟食铺子”等等,最著名的关于婚姻是“金丝鸟笼”还是“围城”。

不过汪曾祺还说:“我并不一般地反对在小说里发议论,但议论必须很富于机智。带有讽刺性的小说常有议论,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说短》)《围城》不就是讽刺小说吗?《围城》中的议论正是以“机智”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说:“小说家钱锺书往往不甘隐身幕后,忍不住会从旁指指点点,像是说书人。说书人太有个性,太有趣了,就算他借题发挥,暂时把故事搁在一边,我们也乐得姑妄听之,因为太好听了”;“《围城》最好看的部分是每章的起头跟其后穿插呼应的夹叙夹议。其议并非正规的说理,而是富于理趣甚至情趣的”(《新儒林外史——悦读钱锺书的文学创作》)。此说可笺疏汪曾祺所谓的“机智”。余光中还说:《围城》中的议论,“短一点的一闪而逝,有如妙想联翩旋生旋灭的水泡,钱氏一向惯于挥霍。长的因字生字,因句生句,风行水上,自然成纹,乃是学富才高的自然产品,往往就成了可以独立观赏的小品文”。此乃“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谓也欤?

汪曾祺十分重视语言。他甚至说过这样一句话:“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的思想和语言》)在《“揉面”——谈语言》一文中,他说:“有的语言,如果知道它的来历,便会产生联想,使这一句话有更丰富的意义。”中国古典诗论,自黄庭坚论杜诗有“无一字无来历”之说以后,出处、来历就成了主要命题。但是,论小说的语言而有“来历”之说,汪曾祺似第一人,首倡。《围城》中的议论,旁征博引,充满典故,语言也常常是有来历、出处的,这是引入注意的特征;《槐聚诗存》中的作品,语言的出处、来历是重要艺术特征;而《谈艺录》开篇总论“诗分唐宋”之后的第二则即为“黄山谷诗补注”,是此著的几十则笔记中的篇幅最长的一则,这不仅是钱锺书重视黄诗,也表明了钱锺书对黄诗的出处、来历这一艺术特征的重视。钱锺书的诗,受宋诗尤其黄庭坚诗的影响,是很大的。然而他在《宋诗选注》中,却不得不严厉批评黄庭坚诗和江西诗派的注重出处、来历,称为“形式主义”。尽管我们知道,他的这种批评,固然是因为迫于时势,但还是巧妙的修辞技巧,皮里阳秋,否定的只是讲究出处、来历的弊端,而并未完全否定这一艺术技巧本身,并且主要是拿江西诗派的末流开刀,相反却对黄庭坚以及苏轼、王安石等人的佳作,不惜篇幅,特意指出某一句、某一联的出处、来历: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之一末句“时有归牛浮鼻过”是有来历的,并且是“点铁成金”;《书湖阴先生壁》最后两句“是王安石的修辞技巧的有名的例子”,“这是个比较健康的‘用事’的例子,符合中国古代修辞学对于‘用事’最高的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汪曾祺论“来历”时还说:“我们许多的语言,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是从前人的语言中脱胎而出的。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前一句近乎“若胸臆语也”之意,后一句强调“积学有素”,是和黄庭坚的思想一致的。

关于汪曾祺与钱锺书,可说的还有几点,比如“老妪都解”、黄庭坚书法等等,兹不赘述。


相关新闻

  • 012012.11

    1995.西南联大希望小学捐款活动总结及捐款名单

    6月20日,在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称青基会)捐款的仪式上,我们作了一个“捐款情况汇报”。这个汇报已印发给海内外3000余名校友。现在这个总结....

  • 132018.04

    汪曾祺的书单

    本文所涉书单不是汪先生书房中的书,而是常见于其笔下、那些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书。梳理一下大致可分四类:传统文化、外国文学、杂学、民间文学。笔者试着从这....

  • 132018.04

    汪曾祺的书单

    本文所涉书单不是汪先生书房中的书,而是常见于其笔下、那些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书。梳理一下大致可分四类:传统文化、外国文学、杂学、民间文学。笔者试着从这....

  • 102020.10

    夏鼐与钱锺书的交往点滴

    夏鼐阅读钱锺书的著作,更多是在精神层面“接触”钱锺书,二人的直接交往,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科学院共事。钱锺书(右)与夏鼐在近代中国的学术谱系上,钱锺书与夏鼐属于同时代人。二人同庚,且生活经历颇有相似之...

  • 112017.07

    王元化与钱锺书

    王元化和钱锺书交往绵长。1981年,王元化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学)评议组成员,与王元化同时被聘的还有王力、王瑶、王季思、吕叔湘、朱东润、李荣、吴....

  • 212018.12

    琐忆钱锺书先生

    1998年12月19日,我国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先生与世长辞。20年来,虽斯人已逝,但其学术代表作《管锥编》仍为学者的案头书,其长篇小说《围城》则吸引....

  • 032019.04

    钱锺书与清华间谍案

    一直以来,钱锺书与清华间谍案之间的历史迷雾让很多人分不清其中的来龙去脉。近日,谢泳在新著《钱锺书交游考》中,有长文专门谈论钱锺书在清华间谍案中的来龙去....

  • 042018.12

    杨绛:钱锺书是怎样读书的

    本文是杨绛为《钱锺书手稿集》写的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大师是如何做学问的。在钱锺书天才光环的背后,是超出常人的勤奋。

  • 152017.03

    凸现完整的汪曾祺

    在当代小说家中,我最喜欢汪曾祺,但一直感觉他是一个很难归类的作家。汪曾祺差不多是唯一一个在中国现代和当代两个文学史时段都写出了具有同等分量的作品的作家....

  • 12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