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谈唐国安

2010-11-08 |

○孟凡茂

在任清华学校校长之前,唐国安是清政府外务部考工司主事、游美学务处会办兼清华学堂监督。清朝灭亡,民国肇兴,由帝制而共和,以前的学堂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唐国安也就从清华学堂监督成为清华学校的首任校长。

一、开学之际 羁旅泰西

清华学堂于1911330日(宣统三年三月初一日)暂行开学,开学典礼在礼堂(今同方部)举行。当天的《吴宓日记》说:“十一时举行开学礼,职员、学生俱在。礼堂设于甲所,即高等科学生之住所也。管理人分学生为六排,依次入,行谒见至圣礼(三跪九叩)及谒见职员礼(三揖)而退。旋由总办周、职员某某、监督范先后演说,言此校亦以退还之赔款成立,凡学生一切皆系官费云云。”当日日记中记录了学务处总办周自齐和学堂监督范源濂,未记另一位监督唐国安。开学之时,学务处会办兼学堂监督唐国安是否在清华学堂,时至今日,仍有不同的记述。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清华学堂开学之前,副监督唐国安正在美国考察教育,19114月奉调回国,并主持了429日的开学典礼。也有说:“1911年初,唐国安访美时被急召回国,主持筹办清华学堂。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330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暂行开学。”因开学日期记载不同,唐国安返回国内的时间也随之改变。还有当时学生回忆,19112月在北京招中等科学生,考英文默写时“由唐介臣(国安)先生读一段英文,考生跟着写录,唐老先生英文实在好,念得非常流利,只是苦了笔者跟不上……”。从此三条记述表明,唐国安在清华学堂开学前已在学堂主持工作。

从现近发现的史料上读到另一种说法,1914年清华美籍教员博尔特的文章说,“在开学前后的几个月里,学堂诸事漫无头绪,唐介臣先生正出访欧美,置身事外,实属无奈。”另外,当年中等科学生吴宓记有详细的学堂日记,所记在开学前后的诸事中,没有提到唐国安,而对总办周自齐、代理总办颜惠庆、监督范源濂及教务长胡敦复和张伯苓等人有多处记写。直到9月中旬唐国安的名字才出现在吴宓的日记中,并称唐为监督。

从相关资料判断,在清华学堂开学前后的一段时间,唐国安出访美国未归,不在学堂。实际上,唐国安从上年秋就离京了。1910 9 月前任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以出国治病为由受朝廷指派出访欧美以联络邦交。此次出访梁敦彦偕夫人及子女全家出行。朝廷又派邮传部员外郎梁用弧和外务部主事唐国安为随员,唐国安夫人也随同前往。一行人乘火车取道西伯利亚,先访德国,于118日抵达美。在美期间梁敦彦谒见总统,会晤国务卿,秘密会商借款铸币,改革财政,训练海军等事务。其间唐国安一定对此多有协助,不大可能为清华学堂开学事而单独回国。

从当时清华学堂的具体情况推测,在学堂开学之际,唐国安未能回校履任。19113月底《大公报》消息称,贝子载振将参加英王加冕典礼奏调周自齐为随员,具体出访时间未定。若外务部调唐国安回国主持游美学务处事务,就应在此时,但唐国安没能立即回国。5月下旬周自齐出国前,外务部派参议颜惠庆任学务处代理总办。若唐国安在清华园,身为外务部所派会办,外务部也就不必再派人代理总办了。

1911 5 8 日新内阁授梁敦彦为外务大臣。59日,《纽约时报》消息称,庆亲王仍然管理外务部,并任梁敦彦为外务大臣。因梁正在由美回国途中,外务大臣一职由副大臣邹嘉来代理。现在尚未查到梁敦彦离开美国的具体日期,归国途中,取道欧洲,梁敦彦于8 19 日经英国到法国访问,会见了法总统及外交部长。应该说,唐国安没有继续陪同梁敦彦在欧洲的访问而径直回国了,但唐国安何时回到北京还不好判断。据1911年暑期插班生考试考入清华学堂高等科一年级的陈鹤琴回忆说,入学不久,有一次祭孔活动(应是宣统皇帝的典学日:910日(七月十八日)),朝廷要求中国教员学生都必须参加,行跪拜大礼,信仰基督教的学生大都不愿参加而设法躲避,后来听说学堂监督唐开森(介臣,国安)也借故未去。陈还说:“学校监督是唐开森先生。他是一个基督徒,待人非常诚恳,办事非常热心,视学生如子弟,看同事如朋友。”

从上述材料判段,唐国安于19109月随梁敦彦出访,大约在19118-9月回到北京,并到清华学堂与范源濂同任学堂监督,主持游美学务处和学堂的工作。

二、唐国安在游美学务处任上

唐国安是容闳组织的第二批留美幼童官费游美生,1881年归国后,曾在约翰书院任教和《南方报》作编辑,1907年调入北京,任外务部司员,兼任职京奉铁路。1909年年初被委为在上海召开的万国禁烟会议的中国代表,在会上慷慨陈词,力主禁烟禁毒,以利民生。7月外务部和学部会同组建游美学务处,专门负责为庚款留学事务。825日外务部给学部札文,决定派唐国安为游美学务处会办,札文说:“兹查有候补主事唐国安精通西学,堪以派充该处帮办。”此任命于1910311日由外务部递片上奏,得到朝廷正式批准。

190992日,游美学务处呈文外务部报告学务处开办情形,称学务处已经租赁东城侯位胡同一所民房开始办公,并申请刊刻“奏设游美学务处之关防”一枚,并汇报学务处人员构成情况。呈文另附《游美学务处的暂行章程》,该章程包括总纲、学堂及驻美监督之关系、办事人员、办公规则、经费、簿册文件等条款,阐明了游美学务处的性质、地位、职责权限,介绍了它的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及工作办法等。关于人员构成,《暂行章程》规定,“总办一员,由外务部、学部会同选派”。“会办二员,由外务部、学部各派一员。”“总办秉承外务部学部堂官命令,偕同会办选任各员并督率办理本处所司之事。会办会同总办各就所长,督率各员分任本处事务。”此外,另选庶务长、中文案、英文文案、庶务员、书记生等十余人。呈文还附《游美学务处人员衔名薪水清单》:“总办:外务部署左丞兼学部丞参上行走周自齐,每月薪水二百五十两(支半薪)。会办外务部候补主事唐国安,每月薪水四百两;学部员外郎范源濂,每月薪水二百两(支半薪)。”由此可知,唐国安为全职;周自齐和范源濂属兼职。或许就因这种安排,有当年的学生回忆说,周自齐为总办、范源濂为会办,唐国安为坐办。

19099月唐国安参与主持第一次选拔留美生的考试,考试于94日~11日在学部考棚(今宣武门内教育街)举行,分初试和复试。94日考国文,5日考英文;98日,放初榜,录取68人。99-11日考代数、几何、物理、化学、法文、德文、美国史、英国史、罗马史等十余科。本次选拔留美生考试录取程义法、金涛、梅贻琦、胡刚复等47名,这批学生选定后,外学两部决定委派游美学务处会办唐国安护送赴美,行前为在上海制备行装,每名学生整装费银洋250元。1012日,该批学生,乘‘中国’号轮船,由上海起程赴美,1113日,抵达华盛顿。其后,唐国安继续率诸生往斯普林菲尔德分人各埠学校。学生们到达美国之时,“适值该地学校学期业已过半”,同时,这些学生的程度不一,因而“势难概受同等教育”。为了安排好这批学生,唐国安与游美学生监督容撰认真会商,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做了不同的安排。决定“选送学生金涛入科乃鲁大学,魏文彬入安穆士德大学。”其余学生则先入补习学校。第二年其余45名学生皆进人大学或专门学校正规班肄业。1910311日外务部、学部会同上呈《奏为详陈第一次遣派学生到美情形》,奏折称,唐国安护送学生于“十月初一日安抵美京。”适值该地学校学期过半,且各生程度不 一,其优者宜直入大学,其次者皆及时预备。诸生皆安心向学。

191072130日举行第二次选拔留美生的考试,游美学务处借用法政学堂讲堂作为考场。本次录取70名学生直接留美,同时录取143名备取生作为游美肄业馆的第一格学生。816日第二批直接留美生由上海起航赴美,由胡敦复、唐孟伦、严智崇3人护送。清华学堂开学后,于19116月举行了第三次选拔留美生的考试,录取学生63名。10月清华学堂从中等科选拔的幼年留学生14名,赴上海准备留美,因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未能成行。当时的报纸说,游美学务处和清华学堂计划派出30名低年级学生赴美读书,将于11月初选定。应该说这批幼年学生的选拔是唐国安主持的,因为这是外务部尚书梁敦彦的最初计划,后因学部反对而未能实施。唐国安随梁敦彦出访数月,一定会谈到游美学务处的工作和留美生的选派。后来,这批幼年生中的10人于1914年赴美。

191111月因辛亥革命清华学堂暂时关闭,其后学堂监督范源濂和唐国安、庶务长唐孟伦增雇校警保护学堂财产。

1911121-1912123日国际禁烟会议在荷兰海牙召开,唐国安作为中国代表与驻德国公使梁诚(任团长)参加。这次会议制定了《海牙禁毒公约》。代表团很好地完成任务,被誉为“殚精竭虑,为国谋利,奇劳懋著,不辱使命”。(这次禁烟会议曾数次推迟,早在19114月下旬清政府就派定驻德国公使梁诚为专员参加会议,如果当时外务部曾电令唐国安回国,也应是派唐国安参加此次会议)。

约在19123月唐国安回到清华园,此时总办周自齐和会办范源濂均已升迁,不在学务处任职。唐国安主持游美学务处工作并着手准备清华学堂的重新开学。47日,游美学务处向外交部和教育部致函,申请将撤消游美学务处,并其一应事务交由清华学堂办理。此后,经外、教两部核准撤销游美学务处。

三、唐国安对清华的贡献

1)选聘美国教师

据清华学校校医博尔特的文章,清华学堂选聘美国教师的方式是采纳了唐国安的建议。唐国安信仰基督教,他建议委托美国基督教青年会选聘教师。游美学务处负责人决定托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理事约翰• 墨特先生为游美肄业馆选聘合适的教员。由于墨特先生与美国有良好资质的教师组织有密切的接触,并且有必要的办公场所,由他主持选聘美国教师足以体现学务处负责人的远见卓识。经过缜密细致的选聘,组成了17人的美国教师团,9名女性、8名男性,另外还聘了一位体育指导。除体育指导外,这17名教师于于1911221日抵达北京。因清华园的新校园建筑尚未竣工,在此他们等待了约6个星期。这批教师中有:Carroll B Malone授历史,Peter Irving Wold授物理,Ernest Ketcham Smith授英文,Emma S Liggett授数学、英文,Betrice Boardman Pickett(授德文),Julia Pickett(授历史)Richard Arthur Bolt校医兼授生物,体育教员Arthur Shoemaker暑假后到校。这批美籍教员在清华服务多年,为清华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

2)制定《清华学校近章》

清华学堂于19112月学堂开学前,已经制定了《清华学堂章程》,规定学堂“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设高等中等两科,学制各为四年。同年8月,对学堂章程进行修订,仿照当时普通中等学堂的学制,实行中等科五年、高等科三年的新学制,并分年级教学。19125月学堂重新开学后仍实行上年修订的章程。1913年校长唐国安主持制定了《清华学校近章》。新校章确定了学校的宗旨和范围,“本校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造就能考入美国大学与彼都人士受同等之教育为范围。”明确清华学校仍为留美预备学校。章程恢复了高中两科各四年的学制,加大高等科力度,充实教学内容。实行文、分科教学,设必修和选修课程。确定招生办法,从1913年秋起,招收11-13岁的中等科一年级学生。章程还规定了考试办法、升级及游学条件、学生的体育和卫生要求以及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品行培养和自我约束等细则。如考试制度,学校平时有口试,随时小考,期末大考,用三种考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口试和小考占70%,大考占30%,成绩分总平均在70分以上,各科分在60分以上才能升级。该章程自19136月起实行。

3)注重学生的品格培养

为了对学生在道德品行上的培养,1912513日监督唐国安发布布告:“本监督职务既紧,诸生功课亦多,而欲彼此常相会晤,不亦戛戛乎其难哉!然而师生之间,首重感情;教育之方,端赖道德。不有聚会之时,何由达此目的?爰定于每星期二下午七时至七时五十分,聚会一次。高等科在礼堂,中等科在食堂,由本监督演说一切道德,或宣布意见,届时诸生前往各处齐集勿误”。这样的聚会,除了监督演说外,教员和学生也有交流 ,增进师生的感情。因唐国安经常与学生接触,认识许多学生,使学生对校长倍感亲切。唐国安为学生的品德培养建立了三种制度,一是道德奖,择学生品行优美的,分为三等,颁发奖品,以资鼓励。二是教员指导制,将全校学生分编成团,每团指定教员一人,随时指导,关于学生学业前途事均可咨询。此应是清华大学辅导员制度之先导。三为伦理演讲,延请政学界中西名人及本校教员,以英语在礼堂演说,发挥德育之紧要。

4)重视学生组织活动的引导管理

学生的自行组织会社在1911年秋就在各班级出现了,多是学习和体育方面。因19128月发生一次学潮,学生开大小会议,言辞偏激,并导致罢课,驱赶校长等过激行为,影响了学校正常秩序。因此学校发布告示:“此不惟有坏校风,抑且大妨学业。今与诸生约:嗣后除已经成立之体育等会外,遇有正当事件,须开会提议者,当由发起人开具事由地点及时间,预报校长,由校长核定,派员照察,乃为有效。否则作违背校章论。”以防止学生组织误入歧途,影响学业。

唐国安校长爱他的学生如同父兄之爱子弟。年幼的中等科学生更是把爱和严格管教融为一处。学生的组织会社可锻炼学生自治能力、交流情感、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唐国安校长及周诒春校长对此给以正确的引导,从1912年春起,有个别会社如益智学会、达德励志会等,到1913年会社大幅度增加,活动内容逐渐丰富,大致有演讲、图书、杂志三项。1912年秋季成立清华基督教青年会初开展读经、礼拜等活动外,还服务社会,创立校役补习学校和义务小学等。19121225 举行清华学生基督教青年会庆祝圣诞大会,有数百人赴会。唐国安校长和夫人也参加了。

5)加强学生体育锻炼

在招聘美籍教员时就聘有体育课专任教员,体现了唐国安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视。1911年秋,体育教员舒梅科到校后,学校的体育活动迅速开展起来,并组织球类、田径比赛。后来逐步完善,1912年后每年举办面向低年级学生的初级运动会和面向中高年级学生的周年运动会及五项运动考核。此外,学校进行强迫运动,每天下午强制学生在户外锻炼一小时,以提高学生体质。191210月清华参加了北京学界运动会,清华得分最多,之后与通州协和和北京汇文联合举行“三角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1913年春派学生参加马尼拉远东运动会,清华学校参赛的6位学生运动员都获得名次:潘文炳夺得个人总分第一名、十项全能第一名、五项全能第二名、跳远第三名等好成绩。在唐国安和周诒春长校清华期间,清华的体育在北京教育界成绩突出,如1914年的英文校歌所唱:“In contests all of very sort,We win Whatever we do;Our athletes gain unbounded praise,And number not a few .(各种比赛到处竞争,在我权操必胜。夺得锦标赢得英名,济济师师称盛。)”

6)解决经费问题

清华学堂(校)的经费来自美国退还的庚款,尽管最初规定专款专用,但191111-191210月庚款停付,清华学堂和留美学生的经费也就停拨了。为了学校的重新开学和拨付留美学生经费,曾向美国花旗等银行借款60余万美元,向华俄、华比银行借银7.3万两,又有19137月派出留学生的赴美经费及学校经费的增加等项,为此唐国安于当年7月上书外交部,“以上种种,或为契约所关,或属事在必行,即应行之,退行赔款六十余万美元全数到校,且尚有不敷之虞也。”唐国安向外交部申明,退还庚款与清华的关系,强调专款专用,政府部门不能随意挪用。这一问题的解决,为学校以后的发展在经费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7)谋求扩大校园规模

为了清华学校长远发展,唐国安校长抓住有利时机,在1913年一年之内两次扩充校园。第一次在当年春,请北京政府将清华园西邻之近春园划拨学校使用,并获批准;接着,为解决园内水系畅流问题,再次请政府将近春园西邻之长春园东南隅划拨学校,这两次扩充共增地480亩,使清华学校拥有近千亩的校园,为清华日后改办大学奠定了基础。

四、鞠躬尽瘁,风范长存

1911-12年清华的的艰难时期,唐国安校长以英雄般的气概为学校筹措经费使学校得以继续。即便因严重的心脏病而卧床不起,他对学校工作也毫不懈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学校的前途殚精竭虑。这种精神足以感动任何人,令清华的师生永远怀念这位为学校鞠躬尽瘁的校长。

1913年春,唐国安发现自己患心脏病,此后发病3次,仍勉力支撑。821日唐国安致函外交部:“窃以谫陋之才,荷蒙钧部以本校校长之职。视事以来,时虞损越。乃学风之嚣张今非昔比;学款之支绌罗掘具穷。一年之间,精力耗于教务者半,耗于教务者半。入春以来,陡患心疾,比时旋轻旋重,方翼霍然,讵料渐入膏肓,势将不起”,提出“敬谨辞职,并荐贤自代”,推荐副校长周诒春为继任校长。由此可见他对学校工作有高度责任心,有博大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第二天822下午,唐国安因心脏病猝发,与世长辞。

1913年《中华教育界》8月号刊登严桢译自《共和西报》孔宪立所撰《前北京清华学校唐介臣先生传》。该文记述唐先生一生主要经历,称赞唐先生“敦品励学、热血伟才”,“真耶教之信徒,社会之义士而中华民国之忠仆也。”

1914412日 清华学校举行唐国安纪念铜牌揭幕典礼。典礼在游美学务处大门(即今工字厅院)前举行,唐国安纪念铜牌安置在游美学务处大门门廊之东侧的前壁上。全校教职员、学生及中外来宾参加,校长周诒春主持。来宾代表发表演说,讲述唐国安生平,赞颂唐先生秉性宽厚,为人勇敢,兼擅德、智、体三育,唐先生之去实为清华一大损失。

19148月清华学校编辑出版第一期英文版《清华年刊》,在献词页用庄重的英文字体写出“本刊献给刊清华学校已故校长唐介臣先生”,还刊登了唐国安的照片和小传。小传的最后一句是:“As a man, Mr. Tong was frank and plucky.A promise once made,he would always fulfill no matter what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way.

2010年唐国安纪念学校在先生的家乡落成,学校校址在风景宜人的凤凰山下,三面环山,环境优美,学校总体设计秉承清华大学经典的红区建筑风格,兼顾岭南地区多雨、日晒的功能要求,整体大气而富于变化。校区分为学校和纪念馆两大功能区,辅设唐国安纪念讲堂。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排球场、篮球场、体育馆、塑胶跑道运动场等;拥有配置先进的实验室、音乐室等18个功能教室;配置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设备,教师拥有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以唐国安命名这所学校是对这位清华学校首任校长的最有意义的纪念。

唐国安小传

唐国安(1858-1913),字介臣,广东香山县(今珠海特区)唐家湾人。1873年作为第二批留美幼童官费生赴美国留学,后入耶鲁大学,1881年被召回国。1904年,唐国安、颜惠庆等人参与《南方报》英文专栏的写作。1907年入外务部任司员,后任候补主事。19092月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禁毒会议,在会议上发表英文演说阐述鸦片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和查禁毒品的立场。19098月外务部派唐国安任游美学务处会办。开办之初,唐国安为全职,周自齐和范源濂为兼职。唐国安参与了19099月的第一批留美生考选工作,并于当年10月作为领队护送第一批直接留学生赴美。1910年年初唐国安被任命为外务部考工司主事。19103月与范源濂一同获得朝廷关于游美学务处会办的正式任命。19107月参与主持第二批留美生考试。19109月,唐国安随外务部前任尚书梁敦彦出访欧美,大约在1911年暑期回国。清华学堂秋季开学后,唐国安与范源濂同任学堂监督,主持学堂工作。10月唐国安负责从中等科学生中选拔了10余名幼童留学生,此批幼童生因辛亥革命推迟到1914年出国。武昌起义后,为稳定学堂的教学秩序,唐国安与范源濂多次讲话要学生安心学习。后因学生离校过多,学堂于119日关闭。191112月唐国安作为代表赴海牙国际禁烟会议,大约在19123月初唐国安回到清华园,此时游美学务处的三位负责人,只有唐国安留任。唐国安为学堂的重新开学着手准备工作, 47日向外交部报告申请撤消游美学务处,将学务处工作交清华学堂办理。191251日清华学堂重新开学,唐国安任学堂监督,周诒春任教务长。191210月,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监督改称校长。1913年唐国安校长患心脏病,加之校务繁重,终不治,1913822日逝世。

参考文献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

清华学校:《清华年刊—1914年》

清华学校:《清华周刊—12周年校庆纪念刊》

Dr. Richard Arthur Bolt:北京清华学校,19142月号《远东评论》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

吴宓《吴宓日记》第一册北京,三联出版社

陈鹤琴:《我的半生》,岳麓书社

黄延复:《清华的校长们》中国经济出版社

裴燕生:梁敦彦任清外务部尚书及民国交通总长前后事迹

互联网:http://www.cnr.cn/zhfw/xwzx/zhxw/201009/t20100913_50703857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