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在清华大学99周年校庆之际,举行了百年校庆系列丛书发布仪式,隆重推出已出版发行的5本书,苗日新著《熙春园•清华园考——清华园300年记忆》就是其中之一。
苗日新著《熙春园•清华园考——清华园300年记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本书是一部熙春园•清华园300年的园林沿革史,康熙帝皇三子允祉赐园熙春园建于1707年。它将清华园的盛衰置于清朝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九代王朝政治、历史和文化大背景中去观察,从而揭开当时秘史的幕布。一部园林专著又是清代历史缩影,准确生动地反映了北京皇家园林这一最重要的人文特色。它是北京古代园林研究和清华校史研究的新成果,是为清华大学百年庆典的献礼。
本书最大的贡献是揭开了雍、乾二帝布下的疑谜,发前人所未发,以令人信服的确凿证据证明了:现今清华园的“荒岛”——所谓“近春园遗址”即朱自清所写《荷塘月色》之处——就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印刷装订之地,在康雍两朝是80人的“古今图书集成馆”所在地。集成馆总裁(主编)陈梦雷的90年坎坷人生中,惨遭两次监禁流放,“百死而得一生”,长达40年,“境遇皆极人世万不能堪者”,最后居熙春园“松鹤山房”13年,完成了一亿六千万字《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校正并刷印了全书的96%。
2010年1月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地下室发掘出了“松鹤山房”的巨石房基。
作者以确凿的史料,证明了康熙和允祉父子是引进西学(数学、天文历法和乐律,包括五线谱)的带头人,编纂了科学经典《律历渊源》;而雍、乾二帝是纂改康熙朝历史最多的皇帝,也是隐瞒熙春园前60年历史达240年的始作俑者。
书中引用了《四库全书》、《清实录》等典籍、历史文献和专著140多种;有园主人、帝王和名人的150首诗、词、昆曲;附有100多幅图和照片,其中约40幅是彩色图,还引入清朝“样式雷”园林图14幅,还有康、雍、乾、道熙春园彩色平面图和《乾隆三十五年(1770)御园熙春园鸟瞰图》,以及彩色《统元年(1909)清华园鸟瞰图》。图文并茂地描绘了清朝200多年里,熙春园(清华园)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物故事和园林美景。
本书由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题写书名,四位题序和感言的著名学者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曾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和紫禁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
海淀区原政协主席、园林史专家张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