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米伯尔:第一位来华的艺术留学生

2020-08-20 | 王涵 |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0年07月10日 |

1953年夏天的一个早上,一行人骑着马,从敦煌朝着鸣沙山方向一路狂奔,身后,是马蹄腾起的阵阵黄烟。这队人马看上去有些古怪,最前面是一位带路的道士,后面紧紧跟随着一名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中间三人当中,还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人。

年轻的外国人,是正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匈牙利留学生米伯尔。另外两人,一个是专程陪同他考察的美院雕塑系学生王克庆,一个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段文杰。这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西北一带还有残余的土匪出没。为了确保安全,公安部长罗瑞卿亲自为他们签发了“特别护照”,并派了战士护送考察。

此时敦煌还是茫茫戈壁,平时别说是人,连只鸟也见不到。“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是这个饮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当年的写照。米伯尔8月8日到达敦煌,在敦煌住了一个月的时间。那时敦煌文物研究所只有3名画家和3名考古人员,他每天随着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进到石窟里面测量、记录、勾绘,在他的日记中,保留下了大量一手资料,还有他绘制的雕塑、壁画图样。回国后,他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敦煌千佛洞》一书(1959年),这部著作让他在国际上声誉鹊起,欧洲汉学界称他“重新发现了敦煌”。

米伯尔(Pál Miklós,1927—2002)是新中国最早接收的33名东欧留学生之一。1951年9月,根据中匈两国文化合作协定,他被派到中国学习。他是匈牙利皇家帕兹马尼·彼得大学(罗兰大学的前身)法匈人文专业毕业的高才生,有着“非凡的才能、丰富的知识和语言能力”,母语之外,精通拉丁语、德语、意大利语、俄语、英语、法语六种语言。在中国,他先是由高教部安排,到清华大学“中文专修班”(全称为“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编者注)学习中文,班主任是清华教务长、物理学家周培源,语言学家吕叔湘负责管理他们的生活。1952年底,他自愿申请到中央美术学院,师从王逊教授学习中国美术史。他也由此成为中央美院接收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

米伯尔来美院时已是研究生。他此前在北大中文系上过一段明清戏曲小说课,听了觉得不适合自己。这时“王逊教授已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学者”,这是他转到美院的主要原因。根据他的个性特点,王逊先生为他单独制订了学习计划,研究专题一个是中国美术史概况,一个是云冈雕塑艺术。课程包括:敦煌与中国画的开端、云冈和龙门雕像、宋代风俗画、宋代花鸟画、插图和木刻、陶瓷艺术、中国工艺美术概论。当时中央美院尚未设立美术史系,除了为全院学生讲授美术史,王逊先生还负责中国绘画研究所(今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的工作。米伯尔和随后到来的两名波兰留学生都在研究所学习。听课之余,他们也跟着参加了很多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有开创意义的工作,如故宫绘画馆的筹建、景泰蓝工艺改造、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和出国工艺美展的筹备等。这段时间,故宫、北海、天坛,四九城的四合院,琉璃厂的旧书铺,崇文门卖骨董的东晓市,都是他的移动课堂。除了在北京学习,还安排他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城市访问艺术家,在此期间,他搜集了齐白石、蒋兆和、李苦禅、吴作人、傅抱石、潘天寿、黄宾虹等几十位中国杰出艺术家的访谈资料。这些密切结合实践的学习和研究,加深了他对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的理解,极大地拓宽了他的知识视野。他后来在国际上创立多维联系的“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学科,与他在中国这段丰富多彩的学习经历是分不开的。

1954年7月,米伯尔就要毕业回国了,他笑称自己是“满载而归”。这一年夏天,长江流域正遭受着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王逊先生取出南宋画家夏圭的《长江万里图》卷(影印本),为他上了最后一堂课。前来采访的记者,用镜头拍下了这个瞬间,这张照片刊登在当年的《人民画报》上。

王逊教授(左二)给米伯尔(右一)等留学生讲解我国古代名画《长江万里图》。资料图片

临行前,米伯尔依依不舍地与他的中国老师、同学们合影,他用流利的中文写下留言:

“我在中央美术学院住了一年半,这个学校的教师、同学和工作人员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经常帮助我,我永远忘不了他们热情、无私的援助和关怀。我舍不得离开这个美丽的城市和这些可爱的朋友。但是,在匈牙利还有很重要的工作等待着我,我要向祖国的人民介绍中国的美术。我愿意为匈、中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从20世纪初叶开始,中国一批批学子远涉重洋,到欧美各国学习艺术。他们学成回国后,积极传播了世界新兴的艺术潮流和先进的美育理念,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加快了中国现代美育体系的建立。作为第一位来中国学习艺术的欧洲留学生,米伯尔在这些方面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美院学习期间,米伯尔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叫“米白”(Mi Po),还请齐白石为他篆刻了名章,以纪念他在中国度过的美好时光。上世纪70年代起,他先后担任匈牙利工艺美术馆馆长、费伦茨·霍普东亚艺术博物馆馆长。前者经他多年努力,成为匈牙利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机构;后者由他建立了永久性的中国文物展,使他多年的夙愿得偿。作为一位蜚声国际的文化学者,他在母校罗兰大学主持中国文化史讲座,是国际上最先创立“视觉文化”学科的人,也是这一重要术语的早期提出者之一。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匈牙利,他盛情接待,亲自开车接代表团到家里做客。席间,他喝了不少酒,一直向客人们讲述着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经历……



相关新闻

  • 292022.07

    “学问得自苦学中” ——我国第一位获得苏联博士学位的留学生高景德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92019.01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第一位老师和第一批学生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要强盛,人民要富裕,急需发展工业、发展国防、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等。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特别缺乏人才,也需留学国外的....

  • 132023.02

    我和三位越南留学生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302021.12

    赛司塔:两盆花——一个留学生的清华回忆

    我们与人交朋友,旅游,亲近大自然,养宠物,散步,培养许多爱好,以填补人生的孤独。也许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花在如何认识孤独以及如何处理孤独上。我们的人生也许是由我们理解和定义的孤独来定义的。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利用这种孤独,但有时孤独也可能会变得可怕。

  • 042016.03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

    陈衡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

  • 172019.10

    潘光旦:中国第一位社会生物学家

    潘光旦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清华校史专家黄延复曾提出“清华四哲”之说,除了陈寅恪、叶企孙和梅贻琦,剩下一位就是潘光旦了。

  • 082022.07

    坐推车参加开国大典,他是延安第一位红色科学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炮火响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无数有志青年满怀激情,奔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当时的延安就像是一座革命的灯塔,点亮了亿万人民的希望。其中有一位身患残疾的青年也加入了其中,他说:“就是爬,也要爬到延安去”。他只身一人辗转搭车、坐船、步行,途径千余里,历时三个多月,终于到达延安,成为最早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留美归国科学家。他就是高士其,中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在一首《不...

  • 122023.12

    张钰哲:第一位发现小行星的中国人

      张钰哲(1902.2.16—1986.7.21),福建省闽侯县人,天文学家。1919年,他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毕业,考入清华学堂高等科。192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和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学习,后又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7年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在叶凯士天文台攻读博士,于1929年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组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等。他是我国方位天体学...

  • 112009.03
  • 19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