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阅读原汁原味的朱自清——评《朱自清别集》

2023-03-30 | 蒋进国 | 来源 《光明日报》2023年03月23日 |

朱自清在温州 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出版社历时数载全新编订的《朱自清别集》(十八卷)第一辑于日前先期出版面世。第一辑精选《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欧游杂记》《经典常谈》《犹贤博弈斋诗钞》和《论雅俗共赏》六卷,汇集了朱自清的散文、诗歌、古典文化和文艺评论等多方面的创作精华,可窥见这位现代文学名家的精神和文本世界。这套《朱自清别集》以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以来陆续出版的《朱自清全集》和1983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论雅俗共赏》等权威版本为底本,给读者展示原汁原味的朱自清。

《朱自清别集》(十八卷)朱自清 著 陈武 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

优中选优,让经典焕发新生

碎片化阅读时代,展读一本纸质书带有神圣的仪式感,也是沉静和寂寞的事。现代知名作家几乎都有卷帙浩繁的全集”“文集”“选集丛书,或因体量太大而束之高阁。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朱自清别集》,就是要从厚重的朱自清作品集中,把大块头的精华挑选出来,让经典焕发新生,不再寂寞。汪曾祺在为恩师沈从文选编作品精选集的时候,首次使用别集称谓,命名为《沈从文别集》,后人亦在汪曾祺去世后编辑了《汪曾祺别集》。十卷本《巴金别集》叙述了巴金人生不同阶段的旅程,展示了一个全集之外的巴金。现代作家的别集从古典文献学概念中跳脱出来,成为作品集独特而高效的展示方式。别集,意味着从该作者的作品全集中优中选优,根据一定的主题选编成不同卷册,编选、体例、勘校和设计都非常考究。《朱自清别集》第一辑就是从作者全部作品中编选出六卷精华,小32开本,简洁轻便,装帧设计精美,阅读收藏两相宜,是一般读者完整了解朱自清文化贡献和文学成就的理想选择。

中国文学向来以散文为正宗,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可视为新文学散文品类的代表性实绩。散文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1924年朱自清出版的第一本诗文集《踪迹》为蓝本,收入《春》《匆匆》《温州的踪迹》等耳熟能详的散文名篇。这些作品构思精巧,语言简朴平实,描写细腻生动,体恤底层人民生活,揭露社会黑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另一卷以同名散文《背影》命名的散文集,收录了《背影》《荷塘月色》《儿女》等知名篇目,这些散文情真意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背影》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回忆性纪实抒情范本,更是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现代散文脍炙人口的经典。这两卷散文集汇集了朱自清一生的散文精华,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美文特征。

《欧游杂记》是朱自清1931年休假游历欧洲的游记,收录了《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欧游杂记》十一篇,以记述景物为主,因为有李健吾等朋友当导游,纪录巴黎的文字最多。《伦敦杂记》九篇,是作者回国后十年内陆续回忆写成的,足见七个月的英国生活对作者影响之深。朱自清是为数极少的没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此次游学欧洲的记述,可感受到他审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异国他乡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的本真视角,文字极具带入感。

雅俗共赏,艺术的人民立场

朱自清和鲁迅等现代知识分子一样,自启蒙开始就一直浸润在子曰诗云的古代典籍之中,后来成为反传统的急先锋,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他们是历史中间物,传统在他们身上无法也不可能完全割裂。朱自清随西南联大南渡昆明,战乱播迁中对华夏文脉传承念兹在兹,于1942年写成《经典常谈》。该书对中国古代经典介绍通俗晓畅,见解精到,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八十载广为流传。以现代散文和新诗享誉文坛的朱自清,也常作古诗,偏宋诗一派。他于1946年从自己历年创作的古体诗词中精选百余首,编订为旧体诗集《犹贤博弈斋诗钞》。诗集在作者生前没有出版,除少量唱和诗外,大部分没有公开发表。朱自清将许多在散文游记中未曾表露的思想情感、阅读心得和交游历程写进了古体诗中,值得相关研究者关注。

朱自清还是一位文艺评论家。1948年,他将自己在抗战胜利后的十四篇文艺评论汇集为《论雅俗共赏》。该书纵论《诗经》、丹青、禅语、鲁迅、闻一多、中外文论和诗歌朗诵,是朱自清生前编订的最后一本书。朱自清在文集中一直强调他的大众化文学观,即真正的文学经典不是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的阳春白雪,还应照顾到最广大的阅读群体,让那些只有一般阅读水平的读者也能欣赏。正如作者在自序所说的那样,雅俗共赏的立场就是偏重俗人和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新中国成立前,身处延安解放区之外的朱自清鲜明地提出艺术的人民立场”,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暗合,在今天看来实属难能可贵。

朱自清是一位学者、作家、大学教授,几乎每一个角色都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他为人谦和重情,光明磊落;为学孜孜矻矻,严谨求实;为文朴实无华,是天才散文家和出色的诗人;为师温雅如玉,努力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学教授。他在抗战胜利后追随闻一多的脚步投入民主运动,在研究、写作和教学中坚守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立场,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感时忧国的传统美德和刚正不阿的气节风骨。他的学生曹聚仁说朱先生外面和光同尘,里面是一团火;磨而不磷,涅而不滓,出污泥而不浊,朱自清足以配得上这样的赞美。他五十盛年离世,至今七十余载一直在知识界、教育界和文学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这种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力在现代作家群体中非常有代表性。朱自清为人、为文、为学、为师皆为楷模,被称为拥有“完美人格”的人,培养了大批社会建设人才,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为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当我们捧读《朱自清别集》时,就能触摸到字里行间朱自清的至情文字和赤子之心。

这套丛书的主编陈武先生与朱自清同乡,是当代著名小说家、出版家和现代知识分子研究专家。陈武在《人民文学》《作家》《钟山》《花城》《十月》等数十家文学杂志上发表各类小说五百多万字,出版有《植物园的恋情》《陈武文集·北京追梦故事》系列等作品集。十多年来,陈武一直潜心于朱自清、俞平伯等现代知识分子研究,搜集、研读和校勘了朱自清各个版本的作品集,对朱自清的作品、人生经历和思想流脉有深刻的体认,先后出版了《朱自清在江南的五年》《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朱自清的完美人格》《犹贤博弈斋的灯影》等朱自清研究专著,编辑有《回望朱自清》《朱自清自编文集》两套丛书。陈武既是当代小说家,又是学界首屈一指的朱自清研究专家,其数年来孜孜以求、费尽心力精心编校的这套《朱自清别集》,成就了光明日报出版社这项功德无量的文化工程。


(作者:蒋进国,系中国计量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新闻

  • 212025.03

    胡适如何悼念朱自清?

    朱自清胡适1948年,朱自清(1898-1948)因“胃溃疡复发转为肾脏炎”,在北大医院治疗一周后,于8月12日“上午十一点半,要下床大便,一喘气就逝世了”(1948年8月13日《世界日报》),随后全国各地举行朱自清的悼念活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地均有不同规格朱自清追悼会。但有个别媒体称“胡适之不弔朱自清”(1948年9月11日《东方日报》),事实并非如此。微信公众号“舒克评论”以“胡适参加了哪次朱自清追悼会?”为题...

  • 232025.03

    朱自清任教清华住所考注 · 清华园内篇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92016.12

    小巷深深朱自清

    车在文昌路旁一条小巷口停了下来,司机指了指路旁一个公共汽车站牌大小的牌子,上面画着戴圆形眼镜片的男子肖像,一望而知是朱自清。司机说:“朱自清故居就在巷....

  • 132020.08
  • 122021.11

    今天为什么读朱自清

    ——“今天如何读经典”丛书的出版意义

  • 172017.01

    朱自清的苦恼  

    作为清华的老人,他两次任中文系主任,同时还曾任清华评议会九人委员之一,在在说明了他在清华人心目中的位置。病故后,因其拒领美国面粉而获得高度评价,但我们....

  • 022016.11

    朱自清翻译的外国诗歌

    朱自清先生是个诗人,虽然他的散文更广为人喜爱;可是,朱自清还曾有过诗歌翻译,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本来,朱自清是“北大”毕业,又在以培养出国学子著称的“....

  • 262015.06
  • 062018.07

    朱自清:书影与背影

    今年是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1898—1948)诞辰120周年。前不久,清华大学老图书馆举办了“最不能忘记的背影——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

  • 082016.03

    朱自清的柔与直

    “小心狷介,不敢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