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住宅声环境不容忽视

2007-02-01 |

□燕
燕翔,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物系,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现任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正在攻读建筑声学博士学位;从事厅堂音质、噪声控制、声学实验检测、计算机模拟等科研工作;编制修订了《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厅堂音质比例模型测量规范》等国家标准,近年主要参加的声学工程设计和实验研究项目有:国家大剧院、2008北京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老山自行车馆、国家体育馆等)、广州新火车站、西气东输金坛储气库噪声控制等。
200711日起,北京市开始施行新的《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正在修订的《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也将于今年发布,住宅隔声设计标准会有较大提高,以进一步适应消费者对声环境品质不断提升的需求。这表明,住宅声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声环境受到破坏的主要表现
尽管随着我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住宅声环境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但是开发商和建筑设计单位对声环境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导致不断出现新建住宅因受噪声干扰或隔声质量太差而引起纠纷的案例。
住宅声环境受到破坏的主要表现有:
1、城市交通噪声日趋严重。城市干线、高速公路、轻轨线路越建越密,交通要道附近因出行方便,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点。据2006年北京市环保局统计,北京受交通噪声干扰的居民小区达40%之多。随城市的发展,机场、铁路、航运等噪声干扰日益显著,出现因机场扩建、铁路提速、码头航运等噪声问题居民上访事件。
2、住宅墙体、楼板的隔声质量有下降的趋势。住宅建设中禁止使用粘土砖(俗称红机砖)以保护耕地,转而采用新型的轻质板隔墙,墙体越轻,隔声性能越差,再加上有些建筑设计师对隔声问题重视不足,承包商提供“以次充好”的墙体材料,造成诸多严重影响居住私密性的隔声问题。楼板隔声问题也很普遍,混凝土楼板隔绝脚步声、跑跳声、拖动家具等撞击声的能力差,加上房间面积变大使楼板面积也增大,楼板更容易振动,还有楼板内可能埋有电管、网线管、采暖管等大量管线,空洞增多,质量减小,楼板隔声问题相当突出。
3、住宅配套设备噪声有增多趋势。电梯运行声,地下室水泵的嗡嗡声,空调室外机的转动声,楼内供暖机组的振动声,通风机的呜呜声,变压器的蜂鸣声,PVC下水管道的冲水声,发电机的轰鸣声,地下污水泵排水声,水龙头用水时的水管“吱吱”声,关门时的“咣当”声等,使人们的安居环境受到极大的干扰和破坏。
4、居住区内环境噪声问题,如附近工地夜晚的施工声,楼下底商夜晚营业的喧嚣声,居民区内深夜还在灯红酒绿的歌舞厅、酒吧、迪斯科舞厅的声音等,在这样的环境里居住,住户何堪忍受!
声环境引发的问题
可以说,声环境质量对人们生活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大。医学证明,长期噪声容易引发神经衰弱、失眠等精神障碍,甚至诱发血压、心脏、胃肠等慢性疾病,尤其对怀孕期间胎儿的健康、婴幼儿听力的发育和专注力的培养、脑力工作者的安眠修整、疾病患者的静养康复都存在较大潜在危害。因此,不良的住宅声环境容易引发住户的强烈不满,若再与土地开发、动迁补偿、建筑质量、房价过高等目前的房地产热点问题交织在一起,甚至会升级为利益冲突,发生群体事件。北京出现过因机场扩建航空噪声问题引发的居民集体投诉、上访事件,出现过因快速路交通噪声问题状告市政要求治理补偿的事件,出现过因供暖水泵噪声拒交物业费而对簿公堂的事件,出现过因隔墙不隔声业主集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大闹开发商的事件。这些事件都是建设和谐社会主旋律中的不和谐音,都是居民、开发商、政府不愿看到的。而且,这类问题一旦发生,受到结构条件、施工难度、造价高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往往很难根本解决。
声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政府十分重视住宅声环境问题,国家、省市及各部委多次组织专家单位召开研讨会,研究相关对策。早在1988年我国就颁布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并于1993年颁布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分别规定了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允许噪声级,隔墙、楼板所应达到的隔声量等指标和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限值。这些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居住声环境品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北京市自200711日起施行《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其中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居民住宅楼内不得设置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餐饮和娱乐场所,销售新建居民住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明示所销售住宅的建筑隔声情况及所在地声环境状况。并将这一点写入北京“十一五”环境规划,可见北京市政府促进居住声环境品质不断提高的决心和力度。正在修订的《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将于今年发布,住宅隔声设计标准有较大提高,以进一步适应居民对声环境品质不断提升的需求。华北标准化办公室2004年推出的《88J建筑隔声标准化图集》为住宅提供了符合国家规范隔声材料及其详细作法,为相关法规标准的执行提供了技术基础。
作为建设部标准司、北京市环保局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专家单位,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参与了《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88J建筑隔声标准化图集》等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工作,切实感受到政府为了保障良好的居住声环境,从开发、设计、建设的源头上进行宏观控制的基本思路。
检测是有效措施
不容否认,声环境质量依然没有引起开发商足够的重视。诚然,住宅声环境的改善是综合性的,不仅包含隔声降噪技术,还关系到土地开发、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政策法规、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协调工作,努力解决这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发商作为住宅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有义务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学习,本着提高服务质量的思想,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将住宅声环境问题重视起来,在保证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将住宅建设得更舒适、更私密、更安静。
(《清华人》2007-1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