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心中的大礼堂

2007-08-01 |

徐东(82级化工)

几年前一个初冬的夜晚,在大礼堂参加活动,半途出来,走到草坪南端时回头望去,温暖的橘黄色灯光下,大礼堂静谧而安详,包容了门外穿梭的人流,吸纳了内里喧闹的人声,默默地坐落在那里,像母亲在望着我,那灯光一直照射到我的心底,令我潸然泪下又豁然开朗。站在那里,我突然觉得,在我浮躁的生活里,忙碌的很多事情毫无意义,白日里那些让人烦恼的事情多可抛开。我真正想要得到的是,多年以后,我可以这样安详地面对我走过的人生。从那时起这影像就刻录在我的心里,令我常常自省。
我曾见过楼堂庙宇,见过高山大川,也走过繁华似锦的街市,挤过摩肩接踵的人流,也在光鲜明亮的大厦办公,到过豪华惊艳的商务会馆……所有这些都可以令我得到不少的慨叹和满足,然而,让我真实面对内心反省的却是这冬日枯枝陪伴下的大礼堂,照到心底的光也竟是这样温弱散漫的灯光。我想,这就是母校的力量吧,这里的一草一石,一人一事,都在不经意间注视着每一个清华人的内心,令人猛醒。
有人曾调侃我,说我这一生只努力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考上清华,言外之意,否则的话我就是废物一个。我虽愤愤不平,但仔细想来也有些道理,惶然之余也有些窃喜,这件事是多么重要啊!
每次翻看毕业纪念册都令我汗颜。我曾经和那么多优秀的人为同学,共读五年,互相鞭策与激励。毕业时留给我的都是至理名言、铮铮谏言,如果那时我能按照同学们的指引,知道自己的目标,懂得坚持的力量,我现在应该能成为诺贝尔奖得主,或者……总之可以成为一个有很大成就的人。但是我没有做到,所以我现在还是一个平凡的人。
如今,我们1982级毕业都二十年了,不知是不是和许多1982级的同学一样,二十年来有喜有忧,为少不经事的浮躁、做过的错事和曾经的茫然深悔不已过,也为曾经的努力、认真的工作和点点的成绩沾沾自喜过。都说清华人傲气,其实我的内心总是忧虑和自卑多一些。但是现在我终于明白,过去的一切,无论贫富无论悲喜无论沉浮无论成败,都是我必经的人生,从中的所得会成为我心中的指引,从而享受别样的生活。
用二十年来明白这一点道理,是太笨了。难怪也有后辈质疑我是如何考上清华的,看来今天要考上清华是更加地不易了。其实校训天天告诉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年心高气傲,踌躇满志,不解其意。如今想来,记住容易做到难啊。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毕业二十年,抛开过去所有的一切,走进母校的大门,站在大礼堂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有不为外物所动,不断追求新知的信念,还有笑看得失成败的人生态度。
这是我唯一的成绩,相信母校会宽容我的愚钝。
大礼堂的灯光还会照亮我的又二十载。

清华大学大礼堂

清华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落成于1921年4月。坐落于校园西区中心地带,与二校门隔草坪相望。它是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群的核心,属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之一。由公顺记(Kung Sung Kee)承建,美国茂旦洋行的建筑师墨菲(H. K. Murphy)和达纳(R. H. Dana)设计,仿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礼堂,是一座罗马式和希腊式的混合古典柱廊式建筑。设计师以美国19世纪典型的大学校园布局为蓝图,规划了早期的清华校园。
大礼堂位于大草坪正北端,礼堂平面呈十字形,坐北朝南,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礼堂采用古城堡的大圆顶,属古罗马拜占庭风格,圆顶四周各堆砌了一块巨大的三角顶楣,十字形的坡顶与最高处的铜面穹顶相辉映。门前四根汉白玉爱奥尼克式(一说科林斯式)石柱约两丈多高,约两人合抱宽,柱上纵向凹槽若干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了部分圆面,花篮式柱头以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整体柱型设计圆整而细腻,充满生气且规整有致,属古希腊晚期的科林斯风格。礼堂有三个圆拱形刻有富丽精致浮雕的大铜门嵌在汉白玉的门套之中,白色的门廊和红色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门上部的圆拱中有粗细相间的十几根钢条拼接出的图案,在礼堂整个朴素端庄之中又添了一分生动活泼,每个正门上方有一个大型窗户。大礼堂造价15.5万元,建筑面积约1848平方米,内有1487(建成时)个座位,后部为上下两层。
早期的清华大礼堂里高悬着两块匾额:一块上书“寿与国同”,另一块则为“人文日新”。“寿与国同”是指于1911年清华成立同年刚刚建立的民国,然而民国命运多舛,几经起伏,在1949年后,“寿与国同”因时过境迁而被拆下另存。“人文日新”的匾额悬挂至今,每次礼堂整修时都会重新油漆这个匾额,它让清华人在不同时期缅怀清华初创时期人文的盛景,鼓励师生继承清华人文传统,延续清华人文精神。
大礼堂是全校师生集会和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刚建成时,曾是国内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可容纳全校一切人员聚会。在清华近现代校史上,它也见证了多次反帝爱国运动在这里的酝酿出发和胜利凯旋。1949年以前,清华大礼堂是支持共产党的青年学生聚会的地方,这一派被称作“大礼堂派”;另一派是“同方部派”,指常在同方部聚会的支持国民党的青年学生一派。年深日久,大礼堂成为最有光荣历史的建筑物之一。它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
大礼堂还承担着丰富师生文化活动的功能。自建成以来,周末放映电影,同学自由购票观看。最初的电影多为西片。1918年前后,美国凶杀片(如《黑衣盗》、《毒手盗》等)和宣扬色情的影片风行一时,引起了学生的不满和反对。学生们在《清华周刊》上发动了“改良清华电影”的讨论,写文章痛斥“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的坏影片,一度刹住了放映美国电影的不良风气。1949年至1990年代,大礼堂仍然承担电影放映功能,学生会负责选片,电影组负责放映,每周一到两次。同时,各个院系大型活动在此举行,北京高校重大演出活动,也常常选址礼堂。礼堂正对的草坪,被认为是高校校园民谣的发生地,1990年代的学生身穿白衣,在这里抱着吉他弹唱。歌曲已经传出清华,成为一个年代的见证。
上世纪90年代,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清华学长朱基回校作形势报告就在清华大礼堂,当时参与陪同的清华校党委书记贺美英在回忆1940年代的往事时,语带双关地说道:“当时我们觉得这个礼堂很大,现在觉得不够大了……”
2001年,清华大礼堂作为“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的一部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序号为5-476。
(《清华人》2007-4期)

相关新闻

  • 092018.05

    清华精神是我的信仰 清华园是我的精神家园——电机系1985级校友李小龙在励学金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清华是我的母校,清华园是我的精神家园,大礼堂、水木清华是我心中的圣殿,清华精神就是我的信仰。

  • 132024.05

    空九是我载梦的小船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72021.06

    清华园里好读书

    2021年4月,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朱镕基老学长的话表达了清华人共同的心声。对每一位清华学子来说,在清华园里度过的时光都是非常难忘的,为每一位学子打上了深刻的清华印记,清华园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当回首在清华园度过的青春岁月,我心中就会涌起无数的怀念、热爱、感恩、祝福和期待。

  • 162021.06

    清华给了我们什么

    今年是清华110周年校庆,我想到了一个深刻的话题: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教育到底教给了我们什么?思绪转回到1986—1991年在母校读书的五年,那是一段青春无敌、阳光灿烂的日子。

  • 152023.05

    张祖道镜头下的清华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42024.04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助益乡村、培益人才、增益机制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72021.06

    做清华精神的传承者

    202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这些年每年校庆,我都会抽空回母校转转,见见老师、老同学、老校友,还要专门到工字厅、荷塘、大礼堂、清华学堂、二校门等地标打卡驻足,这些熟悉的经典建筑见证了我们成长过程的青葱岁月。

  • 202008.05

    清华师生沉痛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新闻中心讯 记者 周襄楠 摄影 郭海军 崔凯】当尖锐而悠长的鸣响划破晴空,这声音仿佛又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5月12日的下午2点28分,那个令中国人永世难忘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了八级大地震。

  • 082018.10

    香港同学会中秋迎新聚会暨电影专场顺利举行

    2018年9月23日下午,香港同学会组织近80名清华新老校友(其中近50名为新校友)聚首一堂,共渡中秋前夕。

  • 112008.08

    清华师生喜迎北京第29届奥运会

    为奥运欢呼,为中国喝彩清华师生喜迎北京第29届奥运会   【新闻中心讯】2008年8月8日,在这个万众期待的夜晚,清华师生聚集在校园各处,共迎奥运开幕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