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征文系列——告别清华园

2007-08-07 |

我在清华的最后一篇日记

丁文魁 (自动控制 64

1964827日 晴

今天是我们离校的一天,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就要告别生活了6年的美丽清华园,就要告别朝夕相处的学友,心里真不是滋味。


在12号楼男生宿舍里,自406班最后一次班会正在进行,参加班会的同学有:胡秀珠、温淑琴、李惠芬、陈雪娟、王志文、王秉忠、王宗楷、汪光春、吕经邦、何士龙、梁润成、顾乃平、吴德新、张礼春、钱元成、张忠顺、张子瑞、钟克钧、武士英、王云常、孙世昌、张福文、刘伯贤、徐思海、徐义忠和我,共26人。这也是我们自406班1964年毕业时的全体同学。周昌谦、蒋翼翔已于1963年按5年制提前毕业,刘明杰因做辅导员将跟5字班一起毕业。
“永远跟着党,
永远跟着党,
把党的话儿永远记心间,
党的话儿永远记心间。
我们在战斗里成长,
我们在劳动中锻炼,
立志做个红色的劳动者,
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向。
世界上有谁比我们更幸福,
抚育我们的是亲爱的党,
世界上有谁比我们更幸福,
我们要亲手建设共产主义的天堂。”
(清华学生创作的歌曲)
6年来,我们高唱永远跟着党,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起来了,正是:
“我们年轻,像一轮红日刚出海,
我们健壮,像一排排白杨要成材,
我们热情,像滚滚的浪潮、熊熊的火,
我们纯洁,像蓝天、白云彩…
我们生得壮,
我们长得快,
我们赶上了—
更加壮丽的好时代! ……”
(摘自徐荣街、钱祖来:《接班人之歌》)
今天的班会上,同学们最后又用无限的深情高唱一遍“永远跟着党”,这首歌将永远回荡在我的脑海,使我记起我们的集体,我们的同学,使我永远记起党的抚养,党的教导和期望。
告别清华园
要告别了,同学们一一不舍。团支部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四好班”的集体荣誉,在未来的工作中,坚持四好方向,希望我们每一个成员都能像水8、汽3(清华大学的两个又红又专的先进集体)一样,成为一个政治上、业务上、身体上真正过得硬的革命战士。
我坚信,自406的同学们都会工作得很出色,我坚信,这群鹰会把革命的理想带到海角天涯,撒遍天下,母校啊,等待着吧,你的孩儿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捷报!
真的要走了,一批又一批,大家留恋舍别,依依相送。6年同生共息的生活使我们结成了亲密的友情,让这友情鼓舞我们前进吧。
再见了,清华园!
值得写几句的是士英和经邦,你们带着革命的理想,到青海高原去,立志建设祖国的国防,别离之际,让我说一声,再见吧,我深深地祝愿你们做“昆仑山上一颗草”,坚强的屹立在青海高原,任风吹,任雨打!
送走了一批批学友,我也该走了。雪娟怀着深深的友情进城相送,我们漫步在西单,漫步在宽阔的长安街上,望着天安门的身影,倾听着电报大楼的钟声,我回忆起我们6年的大学,我记起了学习上的互助,记起了政治上和生活的关心,记起了她在毕业设计中对我的大力帮助。谢谢你,雪娟,祝福你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谢谢你们,宗楷、贵泰、惠芬、光春……来北京站相送,我会永远记住同学们的情谊。
夜晚,北京站。时钟敲过了8下,列车徐徐开动了。
告别了,美丽的首都。告别了,庄严的天安门。我将带着亿万人的期望,加入战斗的革命行列。

相关新闻

  • 262016.03

    清华园重聚

    清华园重聚(环21)

  • 132024.05

    清华园梦境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32020.08
  • 192024.02

    踏莎行·清华园晚秋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72016.06

    回归清华园

    1946年10月10日,静寂荒凉的清华园,一下子热闹起来。自从1937年秋离开秀美的清华园,师生们再度聚首于此,举办复校开学典礼。

  • 292016.03

    我与清华园

    我始终觉得清华园最经典的还是老校区,清华学堂、大礼堂和草坪前的日晷还有一教等,构成了永恒的学园。我特别爱到清华学堂上自习,尽管灯光有些暗,但人均面积很....

  • 172018.09

    吕人和:美丽的清华园(散文诗)

    进入清华园,心情格外舒畅, 走到二校门,左看右看,美,美到心动, 新生报到,掏出手机,照了不只一个相。

  • 132007.08
  • 262014.04
  • 292018.03

    “清华风格”征文启事

    清华大学自创校以来,致力于培育人才、发展学术,服务国家和人民。虽历经战乱颠沛和波折艰困,但始终刚毅坚卓、追求卓越,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究其原因,自有多端,而百多年来清华大学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