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走向青藏线

2008-09-03 |

习亚华(1975建工)

1975年底,清华园沸腾了!

75届建工系暖2210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向校党委递交了一份申请书,申请书中响亮提出“笑迎高原暴风雪,定叫拉萨连北京”的口号。这个口号出自一位黑龙江知识青年之口,他叫朱连祥。事情起因于清华大学校党委的毕业生动员会,校党委号召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国家计委下指标,需要一批大学毕业生紧急支援国家重点工程——青藏铁路建设。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青春似火,豪情满怀,以天下为己任,以理想为目标。为国捐躯舍我其谁。在可以用大字报来表达心声和感情的年代,火红的大字报、决心书贴满了宁静的清华园。誓师大会在用庚子赔款建造的穹顶大礼堂召开,学生们被一哄而起的气氛烧得坐卧不安,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建工系暖22班代表钟友元首先发言,这位老红军的后代因为过于激动声音变得沙哑,结巴;有两三个学生冲上讲台,抢过话筒,大声喊:

“我们是工农兵大学生,我们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冲上讲台的学生越来越多,话筒被抢来抢去,群情激昂万众沸腾!一位女生力克群雄,死死握住话筒声泪俱下地喊到:

“我来自延安,是贫下中农的小米把我养大,我坚决要求回到农村,把所学的知识献给人民!”

会场一片混乱。我坐在台下,望着人们发疯一样冲上讲台而目瞪口呆。我万万没想到,一份普通的决心书,一个坦白的心愿,一个平凡的举动,居然在沉静的清华园掀起轩然大波。大学生们绝对不是一时的冲动,尽管后来人们知道其中有“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可是学生们的热情,学生们为了祖国的建设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景仰的!

还是说一说那份申请书的诞生吧。申请去大西北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要求是在清华大学2号楼的男生宿舍里酝酿产生的。大嗓门朱连祥极会煽情,他平时特爱说书,什么三侠五义、小五义、七剑十三侠、镜花缘等等,这次他又来劲儿了:

“我说同学们,咱毕业了总得干点啥吧?回家种地用不着我,俺们东北那尕嗒的黑土地,用手捏一把都能够挤出油来。每年种的粮食吃不完,都拿来喂猪。大豆高粱玉米棒子满地都是。这会儿国家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这可是个大事。我觉得去那里干干挺好。”

钟友元和朱连祥是哥们儿。他接着说,“我也觉得回老家没多大意思。还不如出去闯一闯,见见世面,对自己也是个锻炼。”

余柏林、刘鹏都是西北人,一听说去青海就乐了:

“算我一个。呃们那的油泼辣子扁扁面、羊肉泡馍可香了!”

“那行,咱们就起草个申请书吧!钟友元你执笔,我来说。”

朱连祥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解放军学员班长张军一边激情燃烧一边给我打电话,“喂!干嘛呐?你赶紧过来,这边在商量大事儿呢!”

我和尹海莲从女生宿舍新斋跑过去(我当时任班党支书)。申请书正在起草,宿舍里人头攒动,烟雾缭绕。重庆人甘洋贵端着茶杯,一副城府颇深的姿势,摇头晃脑地说:

“弟兄们莫要激动嘛!总得提出一个响亮一点的口号,表达我们的心愿,也引起领导的注意,不然人家还以为你们在耍着玩儿!”

大嗓门朱连祥说,对对对,得提个响亮点的口号!他沉默片刻,高声叫道:“笑迎高原暴风雪,定叫拉萨连北京!”

“好啊!”宿舍里一下子掀翻了天!

“就要这个!!”

申请书当晚就送到了工字厅校党委所在地。一个星期过去了,“笑迎高原暴风雪,定叫拉萨连北京!”的口号响彻了寂静的清华园。学生们纷纷贴出大字报、决心书,表达自己坚决服从国家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心愿。在申请书上签字的同学有:钟友元,朱连祥,余柏林、刘鹏、甘洋贵、习亚华、尹海莲、韩成祥、黄月英、刘英贵,共10个人。

说起刘英贵让我黯然神伤,他因身患癌症已作古多年。但30年前的音容笑貌依然如故。刘英贵最后没能去成青藏线完全是因为他的身体。他是农民的儿子,家中有一挂大车几十亩地。读大学时各方面表现出色入了党。但一次重病夺去了他的脾脏。手术那天家里没来人,我签的字,我在北医三院的手术室外面走廊里整整站了七个钟头,手术还算顺利,只是把脾脏拿掉了。想象中的青藏高原一定十分荒凉,是不毛之地。怎么能让一个没有了脾脏的人去受苦呢?刘英贵像头东北雪豹,暴躁如雷,他听说去青藏线没有他的名字,一气之下给校党委写了三份血书,还绝食抗议。我差一点就被他的执著倔犟动摇了!但冷静下来还是没有同意他的要求。他像孩子一样哭了,哭得那么伤心,那么绝望!我们暖22班全班29个同学都报了名。我和辅导员张罡柱老师对每个报名者都进行了认真分析,并且定了条规矩:凡是已经有了对象和身体不好的同学都不能去。这一条在当时左风盛行、假话连天的时代还真不容易。我们班最后去的同学9人,除了刘英贵。

清华大学1975年到大西北去工作的总共有300人,西藏、青海、新疆各去50人,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152名。我本人在全校毕业典礼大会上被指定为去修青藏铁路的大学生临时带队人之一,还有两个是王亚雄和王鹤田。那些天,我都沉浸在无比兴奋当中!想一想即将踏上“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漫漫征程,沿着唐三藏西天取经之路,扛着标尺杆,骑着雪青马,红旗猎猎,风雪交加,青山踏遍……多么地新鲜、多么地壮观、多么地激动!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向往的吗?我的青春梦、报国梦向着青藏高原展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