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胡少伟:用所学为祖国出一份力

2009-01-19 |

我出生在河南杞县,1987年从郑州建筑工程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四建公司工作。工作六年后,我考取了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随后又提前考取清华大学土木系博士生。毕业时正处而立之年,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生活,让我更加懂得了自己要的是什么。为了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我选择赴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做研究工作。

在美期间,我提出的结构完整性非破坏评估的一系列方法,取得了多项有价值成果。但我深知,如果没有祖国的大力培养,我就没有这些成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南京水利科学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研究所所长,于是我决定回国。20038月,我正式受聘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研究所所长,并于同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肩上的责任和压力,时刻督促我要为研究所、为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但只要真正喜欢一样东西,就会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做好它。我精心组织科研力量,和研究所的同仁们开展了超大直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全评价技术等研究,为南水北调中线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008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作为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排查第六专家组成员赶赴灾区。在灾区我们共完成了76座水库和水电站、5个堰塞湖和山体滑坡的险情排查任务,涉及成都、绵阳、眉山、雅安和宜宾等5个地市。之后,我主笔撰写了都江堰等10多个病险水利工程的核查报告。

  从20038月归国到现在,我从来没有觉得“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是个困难的抉择。通过五年多的工作实践,我感到自己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给我机会施展才华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对得起培养我、在关键时候呼唤我的祖国。现在,水利水电工程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预期2020年全国水电容量将达到2.5亿千瓦,我国也将成为世界头号水电大国和水电技术强国,这一契机也为优秀的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我觉得回到祖国,才更能发挥自己的所学所长。

  胡绍伟,男,1969年生,河南杞县人。1996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1月毕业。1999年底到2003年,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作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8月经南京水利科学院海内外公选所长程序,被聘为南京水科院材料结构所所长。2003年在南京水科院工作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和在研纵横项科研项目20多项,编写科研报告20多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取得专利5项,主编国家标准1部。

来源:光明日报 2009年1月18

相关新闻

  • 042021.06

    李元景:希望给国家、 给人类留下一份资产

    2009年12月31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李元景接到在锦屏交通隧道内盯工程进度的清华大学教师易难的电话。对方告诉他,挖到头了,实验室的雏形有了。这是一份珍贵的新年礼物。“我们一直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能暂时放下了。”李元景回忆,从无到有的那一刻,最是叫人激动。没有这个4000立方米的小小空间,就没有后面的一切。十年之前,锦屏地下实验室周边配套基础设施还没有今天这么完善。去盯工程、测岩石放射性本底的老师,就...

  • 112016.11

    曾国藩后裔冯康曾:传统建筑是一份珍贵的文史资料

    曾国藩直系后裔、建筑设计师冯康曾接受时刻新闻记者采访,81岁的她表达相当流畅。

  • 072013.02

    学界追思黄枬森先生:一份未竟的手稿 一个大写的人

    2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百年讲堂。 黄枬森先生生前同事、亲友、学生,聚集一堂,追忆这位刚刚去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的学问人生,缅怀他的业绩风范。 为哲学而生 1月24日晚上,黄枬森92年的生命历程画上句号。黄枬森的小女儿黄萱介绍,黄先生是去年12月28日住进医院的,这次住院的一个直接原因是赶写一篇总结自己学术生涯的文章《我和哲学》。因劳累发病,没想到,4页手稿成了他的绝笔。 他是...

  • 242005.11
  • 252024.04

    张聪:一份简历,开启他的11年航天路

    “有技术突破时的喜悦,也有试验不理想时的苦恼;有迎接新挑战时的兴奋,也有任务到了最紧张时候的压力。”张聪从清华大学毕业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工作已11年,回顾往事,很多细节历历在目。张聪(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04级本科校友,2014年1月博士毕业)毕业前夕,张聪把简历只投给了502所。这与学校当时号召毕业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并组织的宣讲有关。“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 152007.08

    清华博士在山西:一份高水平的“答卷”

    清华博士用知识“救援”政府上网工程 7月30日上午,山西浮山县电子政务中心机房。

  • 252019.12

    孙尧|校园座椅:有一份牵挂

    ——纪念一位校园座椅捐赠的老学长

  • 032017.03

    身怀绝技做空气净化领域“独一份”

    Coclean创始人赵飞:“记得有人说过,创业目的不是颠覆,而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所以,带着这个愿望,我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创业了。”

  • 152009.06
  • 212017.11

    周光华:一份嘱托跨越13年情系千里

    周光华,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热力发电厂专业。生前将全部财产共230万元捐赠云南贫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