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李同振:小小校徽寄深情

2017-07-10 | 李同振(1970工化) |

又到一年入学时,许多大学新生整装待发。我不禁打开一个发黄的纸盒,神望着那枚小小的“清华大学”校徽,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1965年7月初,我在家乡深泽中学参加高考,一连三天六张试卷下来,回到家中,一边参加生产队劳动,一边期待消息。直到有人捎话来,我才在父亲陪伴下来到中学,当我手捧“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8月底,我从正定火车站出发,在北京站乘上迎接新生的敞篷卡车,从长安大街首次望见天安门时,我无比兴奋。来到清华园报到,当一枚崭新的校徽佩戴在胸前时,我终于相信梦想成真。校徽背面还刻有我的学号,这是入校标志,也是出入校门凭证,校徽随我漫步在清华学堂,又随同参加国庆群众游行和广场联欢。转眼寒假,我乘上返家火车,在车厢里,我胸前的“清华大学”校徽特别惹眼,在家乡的小村庄,校徽也招来乡亲们投来目光。而当我赴中学母校拜访老师时,我顿时沉静下来。我深知,是家乡一方热土抚育了我,是辛勤老师培养了我,我只有感恩奋进,而无半点理由炫耀。从此,我把校徽摘下来,珍藏在普通的纸盒里,是深深的纪念,更是默默的激励。

转眼经历“文革”串连和复课闹革命,1970年分配到石家庄。当我遇到困难时,我总不由得取出小小的校徽,提醒自己应记取清华“自强不息”之校训。于是刻苦补习课业,发奋工作。花甲过去,古稀到来,当母校百年校庆时,我专心谱写一首《百字令》诗词,收载于《清华大学百年诗集》,我又被聘为清华“荷塘诗社》顾问,发挥些余热。

与清华诗社同仁合影,左3为作者

2017年校庆返校,我神望西门高大门楣上镌刻着四个洒脱的大字“清华大学”,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亲笔题写的。1950年6月,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应清华师生请求,欣然挥毫题字。毛主席的题字也镶刻在校徽上,从此,一直伴随着清华师生,激励学子奋进。

最近,央视“出彩中国人”热播“上海清华校友合唱团”演出,这些银发学长既有大飞机设计名家,又有沙漠隐名的核武将军,引起一番轰动,我也为之感动不已。我注意到他们的胸前,许多都佩戴着那枚曾经熟悉的校徽。我深知自愧不如,但“小小校徽寄深情”也感同身受。我不禁轻轻抚摸着珍藏的校徽,写下一首《出彩清华人》小诗,发往校友网站,收载母校诗刊:

应赞台前多出彩,更夸路上曾豪迈。

欣闻今岁雅幽声,难忘当年瓜菜代。

白发抒怀盛世间,青丝励志寒窗外。

校徽小小寄情深,大美光华昭四海……

作者简介

李同振,1945年生于河北深泽县,清华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荷塘诗社顾问,《晚霞诗笺》主编,《乡土诗人》杂志副主编,河北省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任省医药局副处长,创办并常务主编《实用药学与信息》杂志。荣获河北省建国以来三十年文艺作品三等奖,河北省第八届散文名作一等奖,全国第五届华夏诗词一等奖。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华诗词、诗刊、词刊并全国33省市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报刊发表。著有《未末集》《同振诗词曲》《杂花生树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