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吴冠英:边走边画“游世界”

2020-09-29 | 吴冠英 | 来源 《光明日报》2020年09月27日 |

近日,汇集我300多幅速写和心得的《游画世界》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多年来,本是无目的的日常速写,却“无心插柳”地成了这本书。在编选过程中,重新翻阅一幅幅画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直至现在的近千幅速写,每一幅都仿如一个定格画面,瞬间勾起那些陈旧的记忆。1992年9月11日八月十五中秋节画于中山公园、1994年9月21日画于北海公园、1992年夏日画于故宫养性门、1991年9月23日于重庆千厮门码头、1994年9月22日永安里农贸市场……看着每幅画面边角上留签的日期,脑海中便会浮现出那一幕幕久远却依然清晰的带学生外出写生的情景。

在公园写生

还记得,那时的重庆江边上很多木结构的吊脚楼,层层叠叠沿着坡势而建。房子的夹缝中会有一道窄窄的石阶蜿蜒地伸向高处。我们坐在那里画速写,耳边听到的是收废品的吆喝声,看到的是挑担子的“棒棒”们爬石阶的身影,以及家庭主妇在屋外生炉子做饭、孩子围在边上玩耍嬉闹……那种形、声、闻、味、触五感都被调动起来的感受,自然而不觉地融入笔下的线条中。现在回看,仍能感受到画面氤氲鲜活的气息。我特别喜欢画这种充满人世间味道的人、景、物。

还有1987年我曾参加“中央讲师团”到广西百色右江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支教,那时也常常带学生到百色城的老街上画速写。直到2018年偶然的一次出公差,得以重游阔别了31年的百色,我还特意抽空来到记忆中的“东风菜市场”。我刚走进菜市场,顷刻间便闻见叫卖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各种蔬菜、鲜果、肉蛋的味道,大爷、大妈、小媳妇、大姑娘、幼童、老妪,送货的、买菜的、卖菜的,各式人等在市场里川流不息,喧闹不已。我情不自禁地站在这热闹非凡的一隅,画了两幅速写。

东风菜市场 吴冠英/绘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乘游轮旅行。有一天,我习惯地带着速写本来到休闲区小坐,不经意间看到坐在对面不远处的一对老人,俩人并不说话,可两只手一直握在一起,静静地。我画下了这个令人动容的情景。

曾有人形容:“旅行,就是去一处对你是陌生、而对那里的人是熟悉的地方。”其实就是寻找一段从身至心的一种短暂的体验。走马观花,异域的一切都会令每位旅行者产生新奇感。边走边看,置身于“陌生”的景象中,是最易“刺激”创作的动力。

三年前的暑假,我和家人到法国和意大利自驾车旅行。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小镇,特意来到闻名遐迩的“凡·高咖啡馆”,它是因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夜间露天咖啡馆》而得名。我们在那里品尝了咖啡,我用咖啡馆里特有的黄色餐巾纸画了幅即景速写,作为特别的纪念。而在意大利威尼斯,则有着数不清的形态各异的桥,这些桥将这座古老的水城连在一起。“贡多拉”小艇载着游客在窄窄的水道中穿行,水边布满了餐厅和各式店铺,在任何一座桥上或水边放眼四周,均是可以入画的风景。当置身于这特定的环境中,笔下的画同样是独一无二的。

芝加哥咖啡馆 吴冠英/绘

这次旅程,我们还游历了法国东南部的古城阿维尼翁(Avignon),著名画家毕加索于1907年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品《阿维尼翁的少女》(又称《亚威农少女》)。由于地处普罗旺斯地区,薰衣草的紫色点缀着这座古老的小城,薰衣草之味弥漫在城中的街道和小巷,透着古朴、浪漫的情调。我在线描的速写画面中特意用紫色渲染了街道边一个卖薰衣草纪念品的小摊,强调了色彩的记忆。

二十多天里,我们穿行于罗马、佛罗伦萨、卢卡、比萨、锡耶纳、威尼斯、西西里、摩纳哥、阿维尼翁、阿尔、马赛……见缝插针地画了三十多幅速写。回看时,如图像日记般令人久久回味。

在我常用的小书包里,会常放着一个小速写本和几支画笔,无论是出门散步还是远足旅行,都会随身带着,偶尔坐下,就在本子上画下眼前的景、物、人。即时即地,心有所感,情有所触,笔随心走,不刻意地去东寻西找。以平常心看平常物,所记录下来的平常画面,或许最易触动平常观画者之心。许多年来,我养成了画速写的习惯,它渐已融入我的日常生活,随着匆匆过去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已画满了三十多个速写本。画速写颇似“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一种从艺习武的修行,以使眼、手、心成为一体,在艺术创作中保持敏锐的感悟和灵动的笔触。

(作者:吴冠英,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