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两院院士吴良镛:推动人居高质量发展

2019-12-09 | 陆琦 |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9/12/7 |

吴良镛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冬季论坛上作主旨报告(陆琦摄)

“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有一点始终不变的——社会要进步,人类要追求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一个民族的发展始终是与美好的人居环境相伴随的。”在12月7日召开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冬季论坛上,97岁高龄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又谈起了他倡导了20多年的人居科学。

美好生活离不开美好人居,人居环境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在上世纪90年代,吴良镛倡导人居科学,就是认识到了应将“人”作为一切研究和实践的核心。“人居科学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是应对国家战略、支撑‘人民美好生活’目标实现的重要科学。”吴良镛说。

人居科学以系统性和层次性的观点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空间结构,包括五大层次,即聚落的五个尺度: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以及五大系统,即构成聚落的五个要素:自然、社会、人、居住、支撑网络。

在吴良镛看来,应以此系统和层次观来认识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方向。

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研究表明,未来我国城乡人居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特大城市不断涌现,集中度不断提高;城市间和区域间的区位竞争将会加剧;乡村和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巨大压力;人居的协同治理将成为重要任务。

对此,吴良镛倡导“复杂问题有限求解”的方法论,即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化错综复杂的问题为有限关键问题,明确不同层次的工作重点,寻找在相关系统的有限层次中求解的途径。

“人居环境具有多层级的特征,不同层级要抓住各自层级的关键问题。”吴良镛说。

比如,全国和区域层面,人居高质量发展面对的挑战,主要是建设用地粗放低效、特大城市人口压力与综合承载能力矛盾加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不高、自然历史文化保护不力和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等问题;而地方和城乡层面,人居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应侧重于构建多样性人居,促进区域凝聚力及提升区域竞争力等几个方面。

吴良镛强调,不同层级之间又要相互衔接,要研究彼此之间的传导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在建设高质量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资源保护、国土空间格局、城乡环境建设、地上地下空间利用等具体工作。“这些工作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落实,制定规划并监督实施。‘谁规划,谁实施’,不能以一个部门的工作完全替代其他部门的规划工作。”吴良镛说。

以整体性方法开展融贯的综合研究是人居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吴良镛认为,面对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复杂问题,应以整体性方法,深刻把握好规划、建设、保护、管理的科学规律,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进一步统筹各部门力量。“以人居为纲,将各领域、各层次工作拧成一股绳。”

事实上,城乡人居环境涉及的科学问题极其广泛,生态问题可谓是其中最为严峻也最为迫切的问题。

吴良镛建议,在城乡建设中,开展人居科学指导下的城乡空间整治和优化,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一方面促进人居环境相对集中,另一方面重整、修复自然环境,创造佳美的“山川形胜”,使得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中有更多的绿色廊道相间,既保障生态安全,又为人居提供休闲游憩的公共空间。

他还特别提到:“及早保护城市之间宝贵的绿色地带,避免城镇化无序发展带来的国土破碎,以更高的远见与更大的魄力形成全国性的绿色战略体系,实现中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绘制美丽中国的精彩画卷。”

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热切盼望着新时代孕育的新的创举。“科学的发展要专注于时代的大潮,不失时机地在理论与实践上创新、推进,更上新的台阶。”



相关新闻

  • 022021.06

    张楚汉院士:黄河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全局统筹思想

    当前,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黄河流域已发生显著变化,高质量发展面临全新挑战。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解决黄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应坚持全局统筹的思想。”基于这一思想,由张楚汉、王光谦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牵头于近期完成中国科学院学部 “黄河水与工程方略”咨询项目,以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应对新挑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治理黄河...

  • 272011.12
  • 242022.05

    吴良镛:一生为谋万人居

    圆圆的脸上总是挂满微笑,平易近人、和蔼友善,两院院士吴良镛给人的印象一贯如此。5月7日是吴良镛的百岁生日,期颐之年的他每当谈及城市、人居时,眼里仍会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因为这是他毕生挚爱的事业。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墙壁上,挂着他亲手书写的四个大字“匠人营国”。作为建筑界的泰斗,这位老先生一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崇高理想。立志学习建筑,毅然回国建设将建筑事业作为毕生追求,这与吴良...

  • 262024.02

    吴良镛:百年践行美好人居梦

    “许多年后,我们将把怎样的城市和乡村交到子孙后代手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一直在思索这个命题。30多年前,钱学森在写给吴良镛的一封信里说:“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这个理念也恰是吴良镛穷其一生践行的“人居梦”。风风雨雨里耕耘70余年,吴良镛让建筑走进科学,让中国建筑...

  • 252024.09

    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民政部 中央社会工作部 农业农村部 市场监管总局 全国工商联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民发〔2024〕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党委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市场监管局(厅、委)、工商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党委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工商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决策部署,针对当前社会团体、基金...

  • 262008.06
  • 282012.06
  • 282011.11
  • 152018.03

    专访清华大学公管学院院长薛澜:“本次机构改革 体现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机构改革方案》体现了中国进入新时代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主题特色。”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院长薛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 172024.08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十五期致知计划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基层治理改革(新疆)论坛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8月10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十五期致知计划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基层治理改革(新疆)论坛在新疆兵团开放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公管学院教授、政府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于安,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峰,公管学院院长助理兼院友办主任、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主任慕玲,公管学院院友办副主任任文静出席论坛,近100位新疆清华校友、师生参加了论坛。首先,全体参会人员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