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北大、南开校长会谈 商讨如何再造西南联大精神

2009-10-27 |

1017,南开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北大校长周其凤齐聚南开,共同商讨如何在今后继续发扬西南联大精神,加深校间的合作。

  饶子和说,这是继西南联大70周年纪念后,校校长再次重聚。他希望,今后校间可以加深合作,比如,招生时在校间调剂,学分互认,学生交流等。如今,天津与北京之间的交通非常方便,为校间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提供便利。

  周其凤说,西南联大的最大成就不是学术方面的,而是培养出的学生。顾秉林说,西南联大时期,校之间“和而不同”。这种关系让学生获益良多——在师从不同学校的名师时,获得广阔的知识背景。

  校校长一致认为,再造西南联大精神,就是要继承曾经的办学理念。位校长交流了各校的办学理念和方法,纷纷表示,曾经校间的彼此融合是西南联大留下的最珍贵财富。如今,校应加深合作,进一步融合,共同培养拔尖人才。(白剑韬 撰文,薛翔天摄影)

转自 南开新闻网 2009年10月17

相关新闻

  • 032017.11

    西南联大精神如何赓续

    11月1日,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西南联大精神研讨会同时召开,各高校负责人和与会专家就如何在新时代以西南联大精神激励一流大学和一....

  • 302021.11

    西南联大是如何“一联到底”的?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这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的歌词,也与清华校长、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委梅贻琦的治校育才理念呼应共振。“救国的方法极多,救国又不是一天的事”,“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材,将来为国家服务。”(梅贻琦《就职清华大学校长演说》)

  • 022022.08

    西南联大: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南迁至长沙共同组建“国立临时大学”,后继续迁至昆明,并改名“西南联合大学”,即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西南联大”。在前后短短八年的极其艰难的环境下,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以秉承“刚毅坚卓”的校训,心系国难、励精办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来源:《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在转瞬即逝的八年之中,西南联大创造了无...

  • 022020.02

    “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四校专家谈西南联大的精神与价值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并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指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

  • 102017.11

    西南联大的故事

    有关西南联大的书出版了不少。为什么怀念西南联大?学者们从史料研究出发作了分析和解读;联大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从师生自述、回忆以及小说中可以看到。

  • 012009.05

    新华社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月8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副校长康克军、陈旭率团到新华社,与新华社社长李从军等会谈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82022.02

    邱勇同志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王希勤同志任校长

    日前,中央批准:邱勇同志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不再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职务;王希勤同志任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陈旭同志不再担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另有任用。2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召开教师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小新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田学军同志,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梅君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邱勇同志主持会议。会议现场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教育部人事...

  • 282022.09

    费城清华北大浙大三校校友会秋季迎新活动

    值此清秋好节气,费城清华、北大与浙大三校校友会于9月24日周六下午在宾大附近Picnic Grove in Penn Park与校友们成功举办了野餐迎新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共计三十余位校友参与。清华、北大、浙大校友合影首先,三个学校校友会的负责人分别致辞。之后,新老校友们进行了暖场游戏,互相介绍,增进了解,在生活与工作方面进行了诸多交流,增进了校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本次活动吸引了不同领域的校...

  • 082015.01

    消失的大学承载的大学精神——西南联大的力量(华商报孙强)

    上个世纪80年代,当年的西南联大教授沈从文先生出国访问,研究联大的外国汉学家问他:“抗战时条件那么苦,但为什么联大八年培养出的人才,却....

  • 02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