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杨振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2025-10-25 | 文/王晓霞 图/李派 杨艳宾 张玉光 | 来源 清华新闻网 |

10月24日上午,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微信图片_20251024205651_449_59.jpg

送别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众多机关单位、地方政府、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分别送花圈和挽联,表示深切哀悼。

24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的横幅,横幅下方是杨振宁先生的遗像。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党和国家领导人,杨振宁先生亲属、生前友好,清华大学全体校领导、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前往送别。大家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杨振宁先生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杨振宁先生的遗体三鞠躬,并向杨振宁先生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在礼堂外排队等待送别杨振宁先生

清华大学众多师生自发前往送别,队伍绵延成长列。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年轻的学生们,人们神情肃穆,眼中泪光闪动。

清华师生校友和各界人士前往送别杨振宁先生

在告别仪式现场,杨振宁先生的博士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荟在追忆导师时几度哽咽。他动情地说:“杨先生是一位纯粹的科学家、坚定的爱国者。”在他看来,“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这八个字,将一直影响自己做人、做事。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4级博士生陈子晗曾在清华原创话剧《马兰花开》中饰演邓稼先。这段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杨振宁与邓稼先之间“千里共同途”的深厚情谊和矢志报国的奉献精神。当看到礼堂外清华师生手捧杨先生遗照排起静默的长龙时,他深受触动:“杨振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为后人点燃的科学之光永不熄灭,指引我们在人生的奋斗之路上坚定前行。”

清华大学退休教师吴念乐热泪盈眶地回忆说:“十二年间,我有幸在先生身边工作,目睹了他为高研院发展鞠躬尽瘁,也领会了他对高研院未来的深邃思考。杨先生是科学伟人,也是关怀后辈的师者、与人为善的长者和真诚相待的挚友,他的人格魅力令人终生感念。”

在等待送别杨振宁先生的队伍中,一对父子默默随行,神情凝重。他们自发专程赶来送别杨先生最后一程。父亲王东峰激动地说:“杨先生获得诺贝尔奖不仅是科学上的伟大成就,更‘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我希望儿子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一旁的王希文小朋友仰起脸庞,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说道:“我希望以后要成为像杨爷爷一样伟大的科学家。”

先生远去,精神永在。今天,我们肃立于秋光之中,送别这位科学巨擘。“宁拙毋巧,宁朴毋华”——他的谆谆教诲,仍回响在无数后来者的心中。他的智慧之光不灭,照耀着人类对宇宙真理的永恒追寻;他的家国情怀不息,激励着一代代学子砥砺前行。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相关新闻

  • 102010.09

    校友总会代表赴八宝山向李昌学长告别

    9月10日上午9时,我校十一级老学长、中央纪委原书记李昌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大礼堂举行。

  • 172021.05

    杨振宁先生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举行

    5月14日,杨振宁先生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在图书馆北馆举行。为支持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杨振宁先生决定将他的办公室和资料室内的图书、文章手稿、来往书信、影像资料,以及字画和雕像等艺术品(共计2000余件/册)无偿捐赠给清华,由清华图书馆接收并设立专室进行保管和展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 182025.10

    杨振宁先生生平

    杨振宁,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先生受聘清华大学算学系教授,他随父母来到清华,先入读清华园内的成志学校,后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在清华园度过了八年的少年时光。1923年杨振宁十个月大时与父母亲于合肥四古巷故居窗外1935年杨振宁于清华园西院11号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振宁回到合肥...

  • 202009.07

    季羡林遗体在京火化 温家宝等到公墓送别

    季羡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 152021.10

    “我为杨振宁先生塑像”

    我们将真性比喻成天空,云之上,一片澄明。杨先生,一个世纪走过来了,这是无数次吐故纳新的生命历程。他在自己的汉白玉像前伫立、凝神,那微笑可算是这世界上返璞归真的最纯真、最灿烂的笑!

  • 272021.09

    寒春与杨振宁

    纽约挥手一别,半个世纪过去,寒春和杨振宁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得到不同的评价和荣誉……

  • 232025.10

    “我对清华有很深厚的感情” ——追记杨振宁先生

    2025年10月18日,清华大学沉痛宣告: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于当日12时因病不幸逝世,享年103岁。清华园,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这里,对于杨振宁来讲,是他儿时嬉戏的园子,也是他的“归根”之处。从幼时随任教清华的父亲走进这个园子,到80多年前先后在西南联大和清华研究院攻读大学和研究生,并考取第六届清华公费留美生;从20世纪70...

  • 262021.09

    亦师亦友亦同道丨施一公眼中的杨振宁先生

    施一公校长与杨振宁先生相识于2007年。在杨先生百岁生日之际,施一公校长撰文回顾与杨先生近15年的交往。他说:“杨先生对于中国最重要的贡献,不仅是帮助国人改变了觉得自己不如人的观念,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心,而且一直理性务实地参与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及至今日,他还在用他近一个世纪的经验与阅历,指引着中国科学界的未来。”

  • 182025.10

    归根!送别杨振宁先生

    归根!送别杨振宁先生

  • 182025.10

    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4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45年作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49年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