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德国校友会举办职业发展座谈会

2013-03-04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软技能培训”系列活动在德国Essen拉开帷幕

“软技能培训”系列活动的第一场——职业发展座谈会(Soft skillsseminars-Career Development)于2013216日下午在德国北威州的埃森(Essen)举行。这次活动由德国清华大学校友会(THAAG)与中国留德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学会(GCLB)联合主办,旨在帮助在德华人学生学者了解德国和中国的学术和产业资源,为他们在德国或回国的职业生涯提供经验,活动邀请了德国明斯特大学分子精神病研究所主任张卫奇教授、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化学与生化系的夏伟博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尹健教授、德国RWE电力集团项目负责人赖耿博士1998级精仪)和德国拜尔(Bayer)公司研究科学家卢华昌博士1997级化工)等专家学者。

活动开场前,中国留德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埃森大学的陆蒙吉教授首先介绍了学会和举办该活动的宗旨与目的,随后五位演讲人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并与现场七十多位留德华人学生学者以及在德工作的同仁进行了广泛热烈的交流。精彩的演讲、幽默的语言、以及多年在德国奋斗和回国工作的经验教训,引起了所有参会者的思考和共鸣,为许多年轻的留德学生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张卫奇教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明斯特大学的张卫奇教授,有三十年留德的经历,可谓是“元老”级人物,期间也曾去瑞士、瑞典、英国等地交流访问,现任德国明斯特大学分子精神病研究所主任,主要从事遗传性神经发展障碍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已在自闭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张卫奇教授从做人的基本原则展开讨论,忠告留德学生要学好德语,要尝试融入德国的社会,更要多管一些“闲事”。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熟练运用当地的语言,才能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交往当地的朋友。因此,在德国学习生活,学好德语是关键的一步,而且即使将来学成回国,能讲流利的德语也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能力,但是德语学习却往往被许多同学忽视。其次,张教授认为年轻的同学不要只守着中国人的圈子,而忽视与德国人的交流,这样对融入德国社会是没有好处的。而且,在学好德语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关于德国的文化和德国人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方式,对日后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张教授也认为在求学或工作阶段,也应该多管一些“闲事”,即科研和工作以外的事情。张教授还强调,做科研不能过于急功近利,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长期的发展。在与人交往和建立信任的过程中,做人首先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把事情做好。正所谓个人努力,谋事在人,不苛求结果,成事在天。此外,张教授还简要介绍了自己面试学生的经验和与德国教授交流的技巧,提倡大家讲道理,懂礼貌,但要有自己的思想。张教授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在座的人,他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积极的讨论。

夏伟博士——“项目以合作为根本”

波鸿鲁尔大学化学与生化系的夏伟博士,近年负责碳材料与电化学催化研究小组的工作,曾获得德国北威州(省)科技部专利发明二等奖和学校专利发明奖。夏博士就申请德国的奖学金与科研基金做了报告,详细介绍了德国本科、硕士、博士、博后不同阶段不同种类的奖学金,从奖学金的资助对象、资金来源,到申请流程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在申请科研基金方面,夏伟博士也重点介绍了一些研究机构的项目申请流程及预算的规划。建议大家在申请职位时关注新成立的机构,比如“精英大学”等。这些新的机构往往伴随的是大批的资金资助,需要扩充自己的科研队伍,壮大科研实力。从夏伟博士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德国的基金项目大多数是以合作的形式申请的。所以德国的基金申请,合作是根本。虽然存在少量的个人项目,但是由于其小额度的经费,管理的不完善以及较大的工作压力,也使不少科研小组望而却步。重大的科研项目不仅经费充足,同时也是一个机构是否有实力的重要象征。对于准备申请德国奖学金的同学,以及刚接触申请科研项目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夏伟博士的报告无疑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尹健教授——“最开心的事情是回国”

尹健教授来自无锡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获德国波茨坦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回国,入选国家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江苏省第九批“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尹健教授主要结合自己回国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了回国工作的感受,详细介绍了中国目前在国家、省部、地方等多个层面实施的引进人才计划,包括我们熟知的“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等。他同时提醒大家,目前国内除了引进创新人才以外,还大力引进创业型人才,这也许是怀有创业梦想人们圆梦的好机会。当被人提问到,回国之后最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尹健教授不假思索的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回国了”。回国也是很多留德华人的一大愿望,同时也是学以致用,为祖国社会尽一份责任的实际行动。

赖耿博士——“推动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来源于内心”

赖耿博士,2004年进入德国工业界工作,现在RWE电力公司担任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部门项目负责人。赖耿博士来德国十四年,在德国工业界工作八年,经历了多个公司的多种岗位。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给大家讲解了德国各个工作岗位背后的故事,以及德国的办公室文化。赖耿博士从研发、产品经理、营销运作、战略营销、商业发展、物流等若干个方面的工作岗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每种工作实际的任务、工作的可持续性、以及不同种类工作的压力大小等等。赖耿博士认为刚进入公司工作的时候面临和同事相处的种种问题是很正常的,而且每个人或许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因为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是需要时间的。所以首先在德国工作要有耐心,一般来说取得领导的信任至少要半年的时间,所以工作初期要多观察。其次在工作中,要有自己的主见,工作中需要有建设性的争辩,而且大多数合作往往是从争辩开始的。再次,遇到好的任务要主动承担,要给自己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此外,工作中要兼顾速度和质量的平衡,重要的事情要先做完并且做好。在职场,如果不让自己增值,自己就会贬值。因此,在工作中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赖耿博士提到,这么多年支持他勤奋工作的动力,是来自于他内心的目标和追求。多年来的工作调动,也是一种不断自我认识的过程。也只有内心的动力,才能使自己在人生的轨迹中走得更远。

卢华昌博士——“简历、面试,申请工作的必由之路”

卢华昌博士2004年来德国多特蒙德大学马普国际研究生院攻读化学博士学位,2008年起先后在巴斯夫和拜尔担任研究科学家,项目经理职务。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卢博士积极准备简历与面试材料,终于在博士毕业之际,同时拿到了全球最大化工公司巴斯夫(BASF)和德国著名医药公司拜尔(Bayer)的职位。在工作以后,还曾帮助指导校友面试并拿到了拜尔公司的相应职位。卢华昌博士详细介绍了找工作的简历写作技巧和应对公司面试提问的技巧,以及申请工作所需要的前期准备,强调好的工作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充分的准备往往会使申请过程事半功倍。此外,卢华昌博士还提出,由于中国的经济近年有了迅猛的发展,中国作为德国的一个重要的市场而备受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到抓住机遇,把握时机,也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活动的组织者多特蒙德马普所吴耀文博士在对各位演讲者致谢之后,对整个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历时一个下午的交流会圆满结束。与会者普遍认为,参加这次交流活动获益匪浅,并希望以后还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

(德国清华校友会 供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