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已经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了!我是1958年就读清华大学、1964年动力系热43班毕业的学生。之后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攻读研究生,1968....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1986年的秋天,我们入学的时候,属于热能工程系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简称空六,现在该专业已经归入清华建筑学院。这个专业始建于1952年的土木工程系,曾先后经历“采暖通风”“供热、供燃气与通风”“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多个专业名称的不同阶段。我们班只有30人,经过多年的磨砺,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其中有设计院的院长和总工,有享誉建筑节能领域的科学家,有从事管理带团队的中坚力量,有充满创业激情的企业家……但在我的脑海里,记得的还是他们入校时的青涩,还有毕业后30年依然保存着的一份至纯至真的同窗之情。
“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垠的广袤”,在探寻星空奥秘的路上,南仁东如同自己所写的这首诗一样,24年如一日,在贵州的....
2021年,清华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我们1961届毕业生也正好毕业60周年。1956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的专题会议上,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国知识分子在历经多年政治运动后迎来了“早春二月”,当年夏季的高校招生考试大概是那些年中“出身成分审查”最宽松的一次,我也幸运地通过考试被录取到清华大学电机系,从而受益一生。
我于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年是我们大学毕业30周年的纪念时刻,也是我回顾、感恩和纪念我的清华情缘的美好契机。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上中学时对俄罗斯文学感兴趣,读了一些俄罗斯名著,心想什么时候能读俄文原著该多好啊! 正逢其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面向社会开办俄语广播学校,我极其兴奋地报名入学了。每天清晨六点打开收音机收听俄语课。十分幸运,我有机会直接去广播电台教学现场上课,面对苏联老师上课对我激励和推动很大。我坚持三年俄语学习,完成了广播学校的学业,并获得结业证书。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出于对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兴趣...
由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组织的“2017年清华大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日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