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晓东:在城里盖房子太孤独

2010-12-07 |

李晓东,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93年获荷兰爱因霍芬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学位。1997年,他成立了李晓东建筑工作室。他的建筑设计涵盖了室内设计和城市空间建筑等领域。作品获得了中、德、美和荷兰的国家和国际设计大奖。李晓东的教学也获得了国际的肯定,包括: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导师奖(2000),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的萨拉导师奖(2001)。目前他担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项目主席。

桥上书屋,桥下溪水流过。(李晓东 供图)

  李晓东在他四壁挂满竹帘的办公室接受了采访,目光所及处,那樽刚刚从多哈捧回的沉甸甸的阿迦汗奖奖杯朴素地摆放在书架一隅。

  一个建筑激活一个社区

  记者:您是第一位获得阿迦汗奖的中国人,感觉挺骄傲的吧?

  李晓东:(笑)还行吧。让我感觉开心的是我的想法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让我知道这条路是对的。毕竟阿迦汗建筑奖是受到业内广泛认可的大奖,三年评选一次,评审过程很严格,评审团要指定技术评审和摄影师到参审项目现场考察,还要调查建筑使用者的感受,然后对建筑给一个综合评估。之前我有预感我能得到它。

  记者:当初怎么会想到做“桥上书屋”这个项目?

  李晓东:我认为建筑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做一个满足单一功能的小房子摆在那儿,而是要通过这个小房子来解决更广泛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能做到这些,至少中国建筑师就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有所贡献。

  我做建筑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谋利,我只想通过一个建筑专注地探讨一个问题。这时如果选择到一个合适的地点,结果会更有意义。我当时就想找到一个走向衰落的村落,探讨用类似中医的针灸疗法、点穴疗法,通过一个建筑激活一个社区,探讨如何从系统、社区的理念上把建筑的功能及其与社区的关系做得更深入、更广泛。

  正好我的一个学生是福建人,我委托他在他家乡附近寻找。找到后我和他一起去现场看,当时就产生了灵感,一个月就做好了方案。

  记者:您很多项目都选址在农村,为什么?

  李晓东:我把农村作为我的切入点,因为我们的农村问题是很独特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城市里盖房子比较孤独,大家都是各干各的,每个房子都跟周围环境没啥关系。而且舶来品、抄来的设计居多。

我关注农村的建筑,实际上是从建筑学的角度探讨一个地域性的问题,农村的地域环境比较明确,你去对话的时候容易产生地域性很强的东西。

李晓东设计的作品。

  可持续发展是个重要问题

  记者:您在国外生活多年,您本人又非常喜欢太极等中国传统文化,这种经历是否有助于您设计出更多“中西合璧”的建筑?

  李晓东:我在国内学习工作和在国外学习工作的时间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15年。特别是在新加坡工作那段时间,我对建筑设计有了新的视角。我希望自己的每个设计都有长进,都能融入自己新的理解。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建筑设计的现状?

  李晓东:中国建筑师对设计的理解实际上刚刚起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基本上还没有具备真正搞创作的条件,因为我们那时候封闭的时间太长。直到90年代末有设计师从国外回来,有了开阔的视野,才开始理解国际上所谓的设计。这些年随着评论文化的崛起,大众审美艺术的提高,建筑设计水平进一步改观。但到现在也就十年不到,而西方已经做了一百多年了。

  北京2008年的建筑总量超过了欧洲,但好建筑的比例很少。

  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国建筑设计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李晓东:可持续发展是个很大的问题。建筑是碳排放很大的一个行业,多设计建造一些健康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就是地域性的问题,不要总是复制别人。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我认为应该探讨地域建筑,什么样的地方适合什么样的建筑。地域永远是独特的。

  建筑是对人生的体验

  记者:您从事建筑设计行业是家传?

  李晓东:是偶然的选择,我父亲帮我选择的专业。我小时候喜欢画画。我最早的设计作品是一个鸡窝,那时我才十二三岁,而且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对这个鸡窝做些变动(笑)。

  记者:您认为好的建筑设计师是什么样的?

  李晓东:在我看来,好的建筑师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根据现有经济状况、环境状况,寻求满足特定功能最佳方案。这样的话等于建筑师的作用可以最大化,而不是一个简单工程师的作用。

  我之所以主动去丽江、福建以及甘肃找地方盖房子,就是希望把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力扩大。在这些地方我从不同的切入点去探讨建筑的问题,每一个小建筑都有一个影响力在这里。

  我在云南丽江设计过一个项目,它探讨的就是人跟自然怎么去和平共处。你会看到建筑所用的石材就是当地的石头,水就是那个地方的水,木头就是那里的树变成木头,等于这三个元素变成建筑元素而已。所以这个房子就像那儿长的一样,是自然元素和建筑元素的融合。

  记者:您如何看待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李晓东:建筑师应该致力于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它的影响力使人们都可以关注这些问题,而不是创造问题。

  我想在北京怀柔做一个“体验空间”,那是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读书空间,城里人进去就会意识到我们居住的城市是多么的局促,多么的脏、乱,会不由自主地想“排毒”。

  建筑能净化心灵,这是我的追求。一个建筑可以令使用者和建筑师本人的幸福指数均得以提升。

  记者: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您对学生们有什么样的期许?

  李晓东:我希望我的学生在30岁之前能到处去游历寻找感觉。建筑师在30岁之前是不可能做出好东西来的。现代建筑已经100多年了,要再在这个基础上去创新,靠30岁以前的积累根本不够,所以必须多去历练、去用心感悟,而不是简单看一下就完了。我希望他们能把理解事情的过程变成自我的,而不是别人的。他必须自己去判断好与坏,判断的思维也一定要清晰而不是简单主观意义上的判断。

建筑不光是一个智商的事,更是一种对人生的体验,这可能是我们的教育模式需要改善的一个地方。

(陆云红)

转自 深圳特区报 2010年12月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