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杨岳:“精密”的榕城新书记

2011-09-23 |

  福州榕树绿荫蔽日,有榕城之美称。43岁的杨岳日前调任榕城新市委书记,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博士书记,学而优则仕,将用其精密思维执政福州。

  与台湾隔海相望,福州是距祖国宝岛最近的中心城市。早在唐宋时期,这里就是东南沿海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门户。在现代,榕城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如果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比作榕城腾飞的两翼,“精密”书记则将成为两翼飞行新的动力源。

  杨岳是辽宁兴城人,29岁留校任清华大学团委书记。在清华生活、学习和做政治辅导员、学生会主席的经历,让其一生受用。他曾感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很重要,但“方法”与“作风”的形成并不是简单地在书本上得到,而是需要实践的锻炼,靠实践的不断积累。

  拥有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和副教授职称的杨岳仕途之路很平坦。32岁任北京市通州区委副书记,33岁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2004年兼任全国青联副主席。40岁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并连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41岁调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

  福州是福建省最大的中心城市,全市2010年的生产总值是306821亿元。虽然面对台湾,毗邻港澳、江浙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其经济总量增长稍显乏力。杨岳上任之初担当经济转型重任,其一要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经济,其二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繁荣发展。

  福州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要想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经济,就需要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制造业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后如何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设福州大都市区,促进福州与宁德、莆田等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值得杨岳以及各级地方领导思考。

  福州“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未来,榕城要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将推进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八大重点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6个千亿产业集群。同时发展软件、光电、精密仪器等高新技术产业。而工学博士、专攻精密仪器的杨岳,可为海西制造业基地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

  平潭是我国第五大岛,是福建乃至中国东南沿海最后待开发的处女地,杨岳执政下的福州各级政府,今后可考虑抓住平潭实验区开发开放的政策机遇,辐射带动福清江阴、长乐松下等新区发展。

  福州市“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率先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但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福州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并依托厦门、泉州、温州、汕头等五大城市,形成一个对外开放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如何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杨岳考量。

  乘着ECFA的东风,榕城与台北将成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城市,促进榕台在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以及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意产业的深度合作,构建闽江口榕台产业对接集中区。此外,福州也将加强榕港、榕澳在金融、物流、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当前,榕城对台湾、对港澳、对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在进行着良性互动。杨岳的精密思维若能开启上述产业和城市间的全方位融合,海西的繁荣将指日可待。(刘慧)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201192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