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滂先生逝世

2011-12-01 |

张滂(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201111291753,著名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市化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张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滂先生生于19178月,原籍湖北枝江。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工作。1945年至1946年,在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化学系进修,1946年至1949年,转至英国剑桥大学学习,194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燕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有机合成学科组组长,国家教育委员会化学系课程结构研究小组组长,北京市化学会理事长,北京市化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滂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认为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又是有机化学的主流。其著名的成果有:

一是天然产物和相关化合物的合成,包括D-核糖的合成,木糖核苷的合成,5-羟基嘧啶的合成,5-去氧-23-内醚戊呋喃糖苷的合成,维生素B6的合成和天然苝醌的合成,成果均有创新。

二是揭示了三个新的有机反应。其一为发现了13-二甲氧基丙酮重排为丙酮醛二甲缩醛反应,阐明了重排机制和发展成为一普遍性的3-取代丙酮醛二甲缩醛的合成方法。其二为发现4-羟基苯乙酮及其某些35-二取代衍生物后不成乙二醇缩酮的特异行为而发生裂解,并进而二聚为一多环的化合物。其三为氧化双偶合生成苝醌的反应。

三为建立合成的新方法和新型化合物的合成,包括通过烯胺合成23-不饱和酮的方法;3-氧杂环丁醇的合成;含有呋喃酮环系的菁类染料的合成和油水双溶性碳二亚胺的合成等。

张滂先生在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中,对有机化学实验和当代实验技术的进展给予高度重视。培养了大批化学人才。

主要著作:《有机合成进展》(主编),《有机化学》(翻译)等;主要论文: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Methylglyoxal and Mechanism of its Reaction with Hypoiodite, Experiments on the Synthesis of Purine Nucleosides, A Facile Route to Perylenequinone, 丙二酸的合成,关于空间阻碍在Stephen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和一些芳香醛的合成,二烷氧基丙酮的C酰基化,对氯化三甲铵基苯甲氧酰氯的合成及其用作水溶性氨基保护基因等。

张滂先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淡泊名利,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化学教育与研究事业,是我国化学界的一代楷模。他的逝世是化学界的重大损失。

遵照张滂先生遗嘱,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遗体捐献供医学研究。

转自北京大学 2011121

相关新闻

  • 132012.03
  • 072022.04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余国琮逝世 享年100岁

    余国琮院士记者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6日12时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余国琮,1922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1945年起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匹兹堡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匹兹堡大学任教,1950年入选美国科学家名录,同年夏返回祖国,是首批留美归来学者之一。1952年起在天津大学化工系工作,1953年加入...

  • 132022.06

    中国科学院院士於崇文逝世 享年98岁

    於崇文院士逝世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12日5点15分逝世,享年98岁。於崇文,男,1924年2月15日生,浙江宁波人,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於崇文于1944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2年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80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19...

  • 222024.03

    仰止青山高 清风与终始——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工程学家汪家鼎

    清华大学档案馆珍藏着一份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家鼎的科研手稿。这份名为《化工分离过程进展》的手稿笔力雄健、端庄俊秀。它不仅是汪家鼎科研历程的真实记录,也生动再现了他严谨勤奋、勇攀科学高峰的治学态度和坚守育人初心、坚定服务国家的高尚情怀。汪家鼎是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核化工技术奠基人之一,化学工程专业教育的发起人之一。...

  • 112020.08
  • 042021.08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中国自动化焊接闪耀世界

    作为中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94岁高龄的潘际銮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他参与解决了我国多项重大工程问题,让高铁轨道“天衣无缝”,让核电站“密不透风”。早在1984年,由潘际銮排名第一完成人的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就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005年,潘际銮被中国焊接学会和中国焊接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

  • 252016.07

    著名核科学家陈达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著名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驻疆某基地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2....

  • 172008.07
  • 072023.04

    潜心化学拓前沿——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有祺

    2022年11月8日,晶莹的雪花还没来得及飘落,您就永远地离开了。您是中国化学界的泰斗,两次在化学学科的转折关头力挽狂澜,亲历并推动了现代化学在中华大地的生根、萌芽、发展、峥嵘的历史进程。您不断开拓化学前沿,是我国晶体和结构化学的奠基人、化学生物学的倡导者、分子工程学的开创者。1951年9月,您从美国留学后回到祖国仅1个月,就在清华大学开设“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课程,跨出晶体化学、结构化学在中国启蒙的第一...

  • 012008.08

    化学系帅志刚当选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

    在2008年7月5日~6日举行的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Quantum Molecular Science)第45次院士大会上,清华大学化学系帅志刚教授当选为该科学院院士,成为继我国著名量子化学家唐敖庆教授于1984年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