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诗坛常青树——写在《郑敏文集》结集出版之际

2012-07-18 |

92岁的诗人郑敏聊天是愉快的,老人家平时最喜欢和年轻人聊天。几十年来,她的客厅常常高朋满座。郑敏的语调柔和,听上去像是中年女士;但话锋很健,通常尖锐犀利,带有明显的挑战性,有时令人不好招架。比如“地球资源仅够人类使用50年了”;“中国教育缺乏人文色彩”……从来听不到她抱怨自己的待遇低、或年事已高之类的话。有时,客厅坐了一圈儿黑头发访客,当每个人亮出观点,老人家会“捉对儿厮杀”——这被她的外孙调侃为“舌战群儒”。北大教授谢冕至今记得二十年前的“诗歌沙龙”。当时他和几位教授经常到清华园郑敏那座简朴的房子拜访。茶几上摆着几碟小食品,咖啡的香气弥漫开来。宾主畅意漫谈,话题总是围绕着诗歌女神徘徊。当时童诗白教授还健在,他是郑敏的先生——会在隔壁房间里弹钢琴助兴。琴声悠扬,观点轻碰,宾主沉浸在一种纯洁的诗歌氛围。“现在找不到这样的氛围了。”谢教授忧郁地说。文化人都知道,惊涛骇浪之中,能筑起一个小小的“巢”,该有多难。

上世纪40年代,中国诗坛涌现9位年青诗人。他们犹如9颗新星,用才华照亮了创作的天空。弹指一挥间,曾在文学史上颇具影响的“九叶诗派”八叶凋零,如今仅存的一片“绿叶”就是郑敏。从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至今,郑敏的诗歌创作道路走过70年历程。她先后出版了诗集《诗集一九四二-一九四七》、《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郑敏诗集》、《郑敏短诗选》(英汉对照本)等诗歌作品,并翻译了《美国当代诗选》。她的诗歌在国内以及海外产生重要影响,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郑敏还是思想敏锐的文艺理论家。她借鉴西方解构主义理论的精髓,撰写了一系列有关新诗、汉语、传统、文化等问题的文章,出版《英美诗歌戏剧研究》、《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思维·文化·诗学》,在国内诗歌界、理论界及学者中间产生强烈的思想震荡。北京师范大学今夏出版了6卷本《郑敏文集》。该文集收入上述所有作品以及绝大多数此前未收入诗集或文集的诗作及文论作品。有评论家称,郑敏诗歌带有明显的“哲学的颜色”。

回忆写作历程,郑敏先生说,在我的生命中,西南联大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笔奠定了我一生的诗哲使命。记得刚入校时,当时的教育部曾对全国所有大学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考核方式、教授聘任等作出了硬性统一规定。当时,联大教授明确表示拒绝办学服从。当时的意见书上有这么一句话,让学生记忆深刻——“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以刻板文章,勒令从同。”我想当时西南联大敢于坚持原则立场,既与三校的自治传统有关,也与联大教授们的独立人格有关。我觉得西南联大教育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教授——他这个人跟他所学的东西是融为一体的。所有的教授跟自己所思考的问题合成一身,好像他的生命就是这个问题的化身,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的思想,无论什么时候都在思考。这对我的熏陶极深,我就生活在一个浓厚的学者的文化艺术氛围里面,这种无形的感染比具体知识的传授要大得多,像是注入了一种什么东西到我的心灵里面,以后我对艺术的尊敬、对思考的坚持,都是从这里来的。西南联大的教育,有点儿像孔子带着弟子们走来走去,老师成为思考的化身,这种精神是我以后在任何学校都找不到的。在西南联大的岁月里,郑敏像个“饥饿的孩子”,拼命吸吮着知识的营养。那些恩师的名字也深深刻在心上:冯友兰、闻一多、沈从文、卞之琳、汤用彤、冯至……如今,每个名字都是一座山。后来,郑敏赴美留学,半工半读,取得美国布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对那段经历,郑先生淡淡说,在美7年,我一直没有写作的欲望,因为我感到那儿不属于我。有一天,突然收到国内寄来的邮件,原来是巴金先生替我编的我第一本诗集,感到特别惊讶。1955年,郑敏和爱人冲破阻力,回到祖国。

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郑敏先生的代表作《金黄色的稻束》。记者拨通诗人家里的电话,询问考题事宜。出题者是这样理解并出题的:“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当记者问及她的想法是否与标准答案相同时,老太太“淘气”地笑答:“我不告诉你我的答案。”是的,怎么能用阅读“产品说明书”的态度解释一首诗呢?郑敏先生在描述创作意境时说:写诗要让人感觉到忽然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如果我还在这个世界,就不用写了。我后来写的有点像玄学诗,必须说哲学对我影响非常深。我最早的诗就有哲思了。中间有个阶段是把哲学和感情融在一起,后来感情就非常少了,可能写论文和搞研究多了,读者看了准会觉得很没劲。然而,正是这些“没劲”的、“去女性化”的作品,让学者和诗人欣喜地目睹“中国诗坛的一株世纪之树。”

自称读着郑敏诗歌成长的诗人邵燕祥,曾为郑敏赋诗一首,他深情写道:

我只能像一个盲人

把手抚在这本书上

有一些诗行灼痛了

我的手指 那是

一位八十多岁的母亲和祖母

燃烧在九十年代的

良知 理性 激情

在《郑敏文集》首发式上,邵燕祥先生大声朗诵此诗,几度哽咽。人们说,郑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难道不是吗?92岁高龄,70年写作历程,至今捍卫诗歌的纯洁,坚守着新诗的“高地”。她每天都在思考和写作,和年轻人“辩论”着人生命题——问世间能有几人做到?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坚持着,坚持着,历经寒暑风雨,默对蹉跎磨难,渐渐地就变成了“树”——春华秋实,四季常青的大树。

(林鸣 文/摄)

转自《中国质量报》201271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