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刘绪贻:要讲就讲真话

2012-07-25 |

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刘绪贻教授——笔耕不辍,创造百年学术神话

  他是一个学术上严谨认真的人,

  他是一个敢于批判、“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

  他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忧国忧民的人,

  他也是一个曾经为爱痴狂、具有浪漫情怀的……

513,“刘绪贻先生百岁华诞庆典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学者专程赶到武汉来为他祝寿。记者在现场看到,百岁老人刘绪贻声如洪钟,思维敏捷,走起路来腰不弯背不驼,甚至脸上皱纹也不多,神清气爽。在研讨会现场,刘绪贻用他独特的黄陂口音,铿锵有力地向到来的各界人士表达了他最诚挚的谢意。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向刘绪贻教授(左一)赠送摄影作品 (何晓刚 摄)

  刘绪贻的一生有很多离奇故事,年轻时“为爱痴狂”,更是一直为人津津乐道。高中毕业后,他的意中人周世英考上大学,刘绪贻没钱读北大,只能报考有公费的南京军需学校。但周世英不愿嫁给军人,刘绪贻冒着被国民政府通缉的危险,偷偷溜了。后来他孤注一掷,成功考上了清华大学。

  “我在清华园时,老是想她,书读不进。结果两门功课不及格,把公费生的资格都搞掉了。”刘绪贻笑言,自己当年很浪漫,周世英却十分理智,她认为应该好好学习。

  从青少年时代起,刘绪贻就立志做学问,结果为了爱情,他差点错失做学问的机会。大学毕业后,他有两个机会可以留在大学,要么跟系主任陈达做助教,要么跟费孝通从事社会学研究,两位先生都是大家,如果跟着他们做学问,成名应该很早。

“但当时,我只想和周世英结婚。可当时她在重庆工作。于是,我毅然放弃做学问,前往重庆‘投奔爱人’。”刘老回忆道,“费孝通先生还为这件事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劝我留下;但我最后还是没有听他的话。”

“珞珈山不老松”刘绪贻携夫人齐迎百岁华诞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如今,已经结婚70多年的两老从未红过脸。周世英将其归功于性格的互补:“刘绪贻性格外向,嫉恶如仇,而我比较温顺。”

  “不老秘诀” 平和乐观洒脱

  年近百岁的刘绪贻教授依然思维敏锐,笔耕不止。谈到长寿秘诀,刘绪贻总结为“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思想,人永远不能当闲人”。刘绪贻说,1987年离休时,他已经74岁,离休后他也没有清闲下来,每天至少工作10小时。如果他离休后终止工作享清福,恐怕早就病倒了。

  “心情舒畅,过去就过去了,对不快的事看淡一些,不要太计较。”只小刘绪贻4个月的周世英情不自禁地补充道。

  “他们并没有刻意关注自我养生和保养,生活上完全顺其自然,没吃过补品,也没禁食,也没有严格遵守作息时间。非常可取的是他们平和的心态,对什么事都处事不惊。”刘绪贻教授的长女刘东在《我心目中的父亲》中谈到。她认为,夫妻间的心心相印,相濡以沫,家庭的和睦气氛给老人的健康带来了无尽好处。刘东说:“父亲依然每天坐在电脑前笔耕不辍,抒发心志。母亲每天读报,阅读小说,帮助我父亲收集各类所需资料。”

  “人有良知” 要讲就讲真话

  “他学术造诣高却淡泊名利,他用自己的良知来批判社会的黑暗面。一位近百岁的老学者,仍然具有批判精神的锐气,像刘老师那样风骨依旧的人已不多见了。”刘绪贻教授的弟子赵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禁感慨道。

  早在1948年,刘绪贻教授就在报刊上发表有关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章25篇,揭露了旧社会和国民党政府的落后和腐败,要求实行“人民自己作主的真正民主”。

刘绪贻今年已经百岁,写文章还是很尖锐,他反对国学,在芝加哥大学的毕业论文中曾论述:儒学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中国历朝历代,改革派都反孔,保皇派都尊孔。胡适反孔,毛泽东也反孔。我们现在很多人还不明白,儒学是多么荒唐。当然,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但政治上就一无是处。我很尊敬孔子,家里还挂着一张他的画像,但绝不会捧到天上去。

刘绪贻、周世英夫妇(左三、左二)与弟子们合影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1979年起, 刘绪贻的主要工作是实事求是地研究美国史,2002年起,也就是90岁以后,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写文章呼吁民主,呼吁法治,反对传统文化,主要是反对儒学里的腐朽和糟粕。

  现在,刘绪贻依然每日笔耕不辍撰写其口述自传《箫声剑影》。“写回忆录都是说实话”在被问到《箫声剑影》跟卢梭的《忏悔录》很像时,刘绪贻说:“我确实是好的事也讲,不好的事也讲。既然是写回忆录,当然要实话实说,不然写它还有什么意义?一个人如果只有好的没坏的,那他不是人,是神。”(通讯员 宋曼霓 葛玲 记者屈建成)

转自《武汉晚报》2012514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