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们的故事——小石头的公益梦

2014-06-26 |

题记

在清华上海校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心灵家园——“小石头”公益组织。在这个喧嚣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小石头坚守着一片纯净的天地和一份公益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从小石头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从小石头的公益行动中,我们看到了“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在闪光。

缘起:可持续的公益助学

作为小石头公益组织的主要发起人,91级自动化系校友黄何寅跟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小石头的公益梦”的故事。2013420号,黄何寅和几个朋友一同参与了“一个鸡蛋的暴走”活动,这项在上海发起的民间公益行动已连续开展了三年,旨在为多个与儿童相关的公益项目筹款。50公里的行走,不仅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也是对毅力的考验,走完全程的人都会获得亲朋好友对这一公益项目的捐款。这一创意十足的公益项目,迄今已获数百万元的捐款,且参与人数众多,影响甚广。此时,黄何寅还带着另外一项使命,为贵州纳雍民族中学的陈全英姐弟募捐和宣传。

这对来自贵州纳雍地区的姐弟,父母都为智障,这种现象在当地较为普遍。姐弟俩的学费和生活费仅靠70岁的爷爷种田来供给,而爷爷供姐弟俩上学的念头非常坚决:“只要还活着,就要供他们上学!”姐姐成绩优秀,且非常勤奋,等车的时候都会拿出一个小本子背单词。黄何寅发觉当地像陈全英姐弟俩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那一个个渴求知识的心灵、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深深地灼伤着他自己,他决定行动起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发动更多的校友为他们募捐,就会让更多的孩子上得起学,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清华上海校友会的IT财经分会和户外活动领域,黄何寅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号召力,当他把做公益助学的想法和几个校友交流之后,发觉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出于对清华身份的认同和清华多年生活所赋予的严谨实干的特性,大家一拍即合,决定立刻行动起来。

最初的想法很单纯,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他们先在清华上海校友会论坛发一些贵州贫困学生的资料,为他们募捐,随后收到了很多热心校友的回应,其中有捐款,也有结对交流的意象。众多校友的支持,让他们倍受鼓舞,大家开始讨论如何把助学持续做下去。单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汇聚到一起,力量就能够放大,而成立一个公益组织之后,就可以进一步考虑扩大覆盖面和可持续性等问题,也才能够更好地将公益助学行动延续下去。

“小石头”的由来

今年5月,他们开始考虑成立一个公益组织,并有9个校友陆续加入进来,瞿明波、谢歆、李凌、王海波、陈科杰、龚萍萍、张瑾、樊可等。经过两个多月的沟通和商议,到今年721日,随着倡议书的发出,小石头公益组织也正式成立了。

说到“小石头”这个名称的由来,还经过了一番选举,每个人都准备了两个名字,其中有的名字取自植物或动物,但由于南北方的差异,很难建立起认同。而黄何寅提出的小石头理念却从中脱颖而出,得到多数的投票。小石头,平凡而随处可见、简单而实在、微小而坚固,这形象地诠释出公益事业中的每个个体,力量虽然渺小,但汇聚到一起就能构筑爱心的长城,构筑全社会的爱心基石。换言之,一块小石头可能做不了什么事,但很多小石头就可以堆成塔或桥!对于小石头,大家也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小石头平凡、稳定、踏实的个性特征,与清华人普遍具有的严谨实干、脚踏实地的特性也形成某种内在的契合。

有了一颗公益的初心和一份坚韧的毅力,再加上实干的精神和行动力,就这样,一群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小石头铺成的公益路。

助人与树人——公益助学的目标

关于公益助学的目标,大家有个共同的初衷,不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同时,希望能将爱心火炬传递下去。最近,一个来自安顺的学生韦云德的短信让大家看到了一种爱心的传承,也让大家矢志不移地坚定公益助学的信念。

“谢谢您们!我对于您们的帮助很感激,但是我也明白更多的人还需要您们去帮助,那些住在大山里的孩子更需要您们!您也放心,我们会努力的,会好好读书下去!所谓富不读书富不长,穷不读书穷永久!我懂的!再说了,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我们不坚强一生可能就是踏着与父辈一样的路!我会好好学习!我去过紫云,我同学家那里依旧有很多生活拮据的人,那里很需要您们的帮助!当然了!不只是紫云,还有全国的很多地方需要您们!等我长大了我也会和您们一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不是空话,这是我一直所想的!”

这个孩子的成熟懂事不仅让人深受感动和鼓舞,也让人看到公益理念的生根发芽,大家感受到比“助人”更高一层的是“树人”,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石头不仅是要帮助一个学生,通过爱心点燃他心中的正能量,同时也是在播种和激发他心中的爱心种子,让更多的爱心成长起来。这也是小石头最初选择助学的根源。助学不是单向的助人,当被资助的孩子能够获得如此的精神境界,对资助者来说也是最大的回报。

在贵州的安顺和纳雍地区,小石头今年共资助了26名学生,这一学期的6万元助学款全部落实到位。助学有一定的周期性,每年开学前相对忙一些,在其他的时间段,小石头还计划围绕助学开展一些相关的资助项目,如捐助书籍、二手电子产品、文体用品等,这也是从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角度考虑,开展多元化的助学项目,凝聚更多的志愿者,在不断地行动与交流中培养成熟的志愿者队伍,这都有利于公益助学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人生是一场赛跑,那么公益助学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让那些出身贫穷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感受到一些社会公平与温暖,获得多一些教育的机遇也多一些人生选择。还记得一位公益助学的志愿者在博客中写道:“与他们像朋友一样的交流着家里的困难,看着一个个心酸的母亲或是老人,你将如何去抚慰他们呢?……我只是来告诉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不公平的事情,也有人和他们一样生活在艰难之中,而这个世界并没有真正的被势利和金钱所主宰,还有天使一般的人愿意帮助他们,我们会给他们一些信心,我们想让他们知道这世界并非一片冰冷!”助学可以说是一场爱心的接力赛,通过改变一个人,改变他的家庭,通过改变一个家庭从而改变一个村庄、一个地区,公益助学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小石头会要求学生签一个相当于道义契约的协议,包括提供信息真实可靠、定期反馈、合理使用钱,以及将来有能力时帮助其他人等方面,这并非强制性要求,而是基于一种理念的传递。让学生不只习惯于单纯的接受,也学会感恩,并不断自我激励和成长,最终能够回馈社会,这样的公益助学才能真正地达到树人的终极目的。

信任感与信任机制——公益组织的生命线

对于公益组织来说,信任感与信任机制可谓是生命线,对此,小石头高度地认同,其工作重心都是围绕“信任”二字展开。整个助学过程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同时,基于一种实证精神,力求通过调研获得一手资源,以确保学生资料的真实可信。

小石头成立之后,开始定期在校友论坛、微信群和邮件群里发“小石头公益周状态报告”和学生情况调研的一手资料,积极筹备资助人/志愿者见面会,探讨怎么施助等问题,并且积极筹备成立理事会。大家深知对于一个公益组织来说,很多事情都需要规范起来,建立功能合理、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的进行非常有必要。

经过严格论证,确定了三个部门:外联部、财务部和项目部,外联部负责筹款,主要由瞿明波和黄何寅负责,面向校友和校友企业募捐助学资金。财务部负责管理账务,由李凌和王海波建立联名账户,必须两人同时到银行才能动用资金。而项目部负责将钱投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在这个过程中,其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始终离不开对信任机制的探讨。

在谈及“信任”问题时,黄何寅说道:“公益和金融很像,都是对资源的再分配,为什么大家把资源给你再调配?信任感是最基础的东西,对于公益尤为重要。做公益时要考虑捐助者的需求,他们贡献爱心,他们的回报是什么?他们希望资源和爱心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这就要形成一种机制让他们建立这样一种信任,我们自己首先要立得住。人首先是可信的,所有的机制才能保证。”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信念之外,他们还数度深入实地调研走访以获得真实一手资料。除此之外,还与当地的公益组织联系,以获得更多一手资料。这其中主要是安顺的好人基金和纳雍的爱心纳雍,因为目前助学的范围主要是这两个地区的民族学校。

小石头也在不断探索与两个公益组织合作的方式。安顺地区,黄何寅通过好人基金结对资助了一名大学生,并向安顺捐了三年的衣服,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基础和信任基础。在有了成立小石头的想法之后,便尝试与好人基金合作,通过当地的学校,获得更多贫困学生的信息。陈全英姐弟的信息便是在2012年的旧衣服捐助活动中发现的。当募捐到的钱足够支付姐弟俩的学费,还有部分结余时,小石头希望剩下的钱也能尽快用到学生身上,认为这样助学款才真正起到作用。通过对纳雍地区的调研,发现了当地的爱心纳雍公益联合会这一公益组织有专职人员以及一套较为成熟的运行机制。从这两个公益组织的身上,小石头能够获得更多贫困学生的信息,他们需要助学资金,而小石头寻找的是真实可信的一手资源,两者正好形成一种互补。

那怎么确保这两个公益组织提供资料的真实性?黄何寅是这样认为的,信任是基于怀疑的,怀疑之后才会去验证,怀疑被否定之后就信任了,一次次的怀疑,一次次地验证,信任就被夯实了。对于当地公益组织提供的资料,小石头会派人去当地调研、落实与核实,一方面去当地了解生活水准及资助标准,另一方面也旨在和学生、当地志愿者及公益组织交流,以保证拿到真实的一手资料,而持续的合作会让彼此的信任更深、沟通更加顺畅。他们觉得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志愿者、捐助者才会有足够的底气。

黄何寅认为,目前大家的信任还是基于对于小石头现有的成员的信任,今后若要取得更多人的信任,还需修炼自己的内功,如信息更公开透明、建立沟通机制等,以获得更多的人信任和接纳。为了能将这项公益事业长久稳固地持续下去,他们还计划注册民营非营利组织。这是因为大家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当组织架构和信任机制建立起来之后,即使换了一批人,这个公益组织仍会持续良性的运转。

两个难题:透明与隐私、沟通与干扰之间的平衡

对信任机制的探讨离不开资料的公开透明,但这个度怎么把握?除了公布资金、明细之外,是否应公布被捐助者及学生的姓名、照片等个人信息?这是否会触及到学生的隐私?黄何寅是这样认为的,不能因为是去帮助他们,就不顾他们的感受和承受能力。他坦言,对于隐私与透明之间如何做到平衡还在摸索中,大方向是要公开的,但具体的度会有适当的把握。

此外,如何把握沟通与干扰之间的度同样令人困扰。结对资助通常要求资助者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但如何保证资助人在沟通时不干扰到学生的正常生活,怎么能保证资助人有足够的经验能担当人生的导师。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内心敏感、自尊,如果不注意方式,会刺痛他们敏感的神经,这都是小石头需持续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因此,需形成一个合理的反馈机制,一方面要求学生有所反馈,另一方面,又不会存在过度沟通。

接下来,小石头准备举办志愿者/资助人见面会,加强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分享一些得失与经验。还会邀请一些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专家,以及有丰富支教经验的人士做讲座,给大家一些提示,哪些事可为哪些不可为。

瞿明波在《关于怎么施》的文章中写道:“前提是忘掉你自己,更多的去感受别人的感受。如果你还拿不准别人的感受,那就尽量不要去打扰到他,慢慢通过学习,用心的学习,学会帮助人这门很高深的学问,并掌握一定的技巧。远远不止钱那么简单,但如果有时候‘钱’就是关键问题,不如静悄悄的站在角落,您资助的钱对资助人来说,已是上善之举。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初衷,不要因为我们有强烈的帮助人的‘欲望’,而‘急切’的去帮助敏感时期的孩子。”他认为,怎样做到既给孩子急需的帮助,又给资助人恰当的反馈,同时还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这是一个公益组织的基本功,是小石头要尽快通过的考试和需要尽快掌握的艺术。这封邮件令人深思,大家感觉到今后应更多在沟通方面修炼内功,首先把自己放下,认真考虑对方的需求,有需求的时候再给予,才是最合适的。

心灵的净土——志愿者家园

志愿者可谓是公益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不光是爱心的奉献,也是身体力行的行动。对于小石头来说,志愿者家园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一个助人的平台,也是观点与思想交锋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收获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很多人可能认为,做公益是单向的爱心给予,但小石头却认为,从公益中,每个人都得到很多,帮助人的喜悦、内心的富足感、境界的提升、志同道合的朋友、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力的培养、思想的碰撞……,比起付出,自己的收获更多。正如瞿明波在《公益这条小石头路》中写道:“在公益的这条小石头路上,有了这么好的一群伙伴,有一种快乐叫不遗余力,公益或就是一条只要你真心快乐付出,便可以随时随地开启法门的心灵归路。”

在他们看来,做公益不仅是助人和树人,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一种境界的提升、在行动过程中加强工作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这都是可以从公益中所能获得的宝贵财富。即使再身处物欲横流的都市,这个心灵的净土,会以一种直指内心的语言,唤醒人们心灵的本初。

孔子曾语“仁者,爱人”,孟子也曾言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深深埋下了爱心的种子,合适的条件下就会生根发芽。公益组织要做的是激发这种爱心,当更多人加入的时候,也能够汇聚更大的力量,做更多的事情。

小石头眼下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尽快建立起一个志愿者家园,他们认为这是比单纯的助学意义更大的事情。他们想把小石头做成一个连接爱心人士、机构和学生的平台,在这个家园里,彼此坦诚相对、交换想法、心灵碰撞,思考和探讨还能做什么,如何做得更好,也结识新朋友、加强组织能力和收获成长。当更多人加入进来一起建设这个心灵家园时,这个公益的故事就会变成大家的故事,这个梦想就会最终实现。

纽约有这样一个公益组织,他们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和系统,志愿者能够注册信息,填写希望参与何种公益类型、自己能提供什么专长及可能承担的工作。这就会形成一个网络公益社群,人们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或许有的人只是简单的参与,而有的人有更多的能量参与进来,可以带来资源和好的想法,他们就可以自己成立一个项目,纳入其他的志愿者。这就不仅仅是帮助几个学生的事情,而成为一个能让大家的爱心在上面汇聚和流转的平台,从而产生更大的意义和新的动能,帮助和影响更多的人。做公益需要不断地有新鲜血液进来,这样这个组织才是活跃的,不断成长的。

接下来,小石头需要尽快落实这样的计划,从身边开始寻找这样的组织或机构,他们认为只要大方向一致,志同道合,就可以资源共享,共同合作。他们看重的是实效,而形式则可以是开放的,所以在形式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行胜于言”——清华精神的注解

很多人都有捐助的经历和爱心,但将爱心转化为行动力,真正投身公益的是少数。在小石头的身上鲜明地体现了“行胜于言”的精神,这种“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行动力,还需到清华精神中去求解。

每一个在清华生活过的人或许都不会忘记,在清华园的二校门旁那座1920届毕业生献给母校的“日晷”,上面镌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大字。近百年来,清华师生一直以此自律。随着岁月的磨砺,镌刻在其上的铭言“行胜于言”逐渐积淀下来成为清华校风的真实写照,成了清华精神的注解,也造就了清华人严谨实干、脚踏实地的精神。朱自清先生也曾说过“清华的精神就是实干”,这种精神与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遥相呼应,共同构筑清华精神的内核。从小石头公益组织的行动中,我们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严谨实干、脚踏实地、科学求真”的清华精神得到了传承。

有梦想就会有希望,有梦想就会有力量,而要把梦想变为希望、化作力量,行动起来,就是最好的方式!每一个寒门求索的眼神、每一个纯净的心灵呼声,每一份殷切期望与滚烫嘱托,这,就是最好的动力!让那些出身贫穷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感受到一些社会公平与温暖,获得多一些的机遇也多一些选择,这,就是小石头的梦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石头要走的路还很长,而我们的故事也未完待续……

供稿: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 作者:张苏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