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鹏:清华“学霸”创业突围眼科OCT市场

2015-07-09 |

李鹏团队研发的OCT仪器为更多眼疾患者带来希望

白衬衫、黑西裤,瘦削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字一句的谈吐,恨不得像实验室里的仪器般精准、严谨——这是李鹏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2007年,25岁的“学霸”李鹏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毕业,按照常理,他完全可以去全球著名公司上班,或轻松地考取北京老家的公务员,捧上令人羡慕的“金饭碗”,但他却并未这样,而是走上一条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创业路。

在李鹏看来,那些选择也许高薪,也很稳定,但并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更愿意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次。

日前,由于李鹏团队在光学领域产业化的探索,李鹏被龙岗区布吉街道办推荐参选今年“感动龙岗人物”。

要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这个时代更好的是大家对生活中的一些期待不再只是踌躇,而是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且去实践它。”对于李鹏来说,他的目标就是做出全球最好的OCT仪器,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OCT是英语“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的简称,中文全称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是以光代替超声的成像技术,运用在医疗检测方面具有无接触、无损伤,速度快、精确度高的特点,属于第四代成像技术,与超声波CTMRI等现有技术形成互补。

资料显示,全世界第一篇详细论述OCT技术的论文于1991年才面世,随即1992年有了世界上第一家OCT公司,但已经被德国光学界“大佬级”的蔡司公司收购,目前该技术在产业化、市场化方面极其有限。

国内OCT技术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6年,著名科学家、有“中国光学之父”之称的王大珩院士到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纳米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考察,建议立项搞OCT研究。在王大珩的倡导下,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了OCT课题组。2004年,就读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李鹏,加入此课题组并成为核心成员。

迫使进口产品价格降一半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课题引起深圳企业家——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的注意,在共同愿景驱动下,双方展开深度合作,这也有力推动了我国OCT技术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2009年,李鹏团队陆续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多普勒OCT-OSE-5000、世界上第一台前后节同时成像的MASTEROCT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这一系列产品不仅推动眼科检测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也使其自主品牌“莫廷”成功跻身于中国乃至世界眼科光学领域的领先行列。

2013年“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上,该产品一亮相立即引起轰动。李鹏清楚地记得,那天德国蔡司还派了好几拨人过来看了又看,脸上写满了惊叹号。

不久后,发现人类青光眼分子标记的第一人、国际青光眼主席、眼科断层扫描设备(OCT)的发明人之一、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舒曼教授(Joel S·Schuman),也慕名来到深圳,访问了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舒曼教授在体验了李鹏他们研发出的OCT产品后,给出高度评价:“Master OCT是传统的光学相干扫描技术与生物光学测量仪的结合,是一个巧妙的创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美好的应用前景。”

更令人意外的是,由于这些新产品的技术水平同国外产品相差无几,其一上市,就立刻倒逼昔日“一家独大”的洋品牌“收敛”起高昂价格,部分国外产品甚至从150万元瞬间降至80万元。

做中国最好的医疗公司

然而,有了好技术,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处于创业初期的公司,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资金耗费惊人,这无疑成为横亘在团队面前的一座大山。

“当时董事长王辉名下有一家代理外国品牌的贸易公司,赚了钱就贴补莫廷,最困难时期,他甚至还将名下两套房产抵押了500万元贷款,用以渡过难关。”讲起创业期的艰辛,李鹏坦言,王辉的举动让李鹏和其他工程师很受触动,在几个小股东合计后,大家抱着“同生死共患难”的决心,把自己的所有存款,一股脑儿借给了公司。

经过几年坚守,莫廷系列产品的流水线建了起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扩大,资料显示,目前莫廷已占据国内眼科OCT市场25%的份额,国外市场中,印度、法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也纷纷发出采购意向,李鹏预计,用不了几年国外市场销量就可能超越国内。

与缺钱相比,作为技术负责人的李鹏,对于如何不断创新实现市场主导能力的研发现状,更加急迫。“莫廷品牌尽管在业界小有名气,但新意不够,要想成为中国最好的OCT医疗技术公司,绝不是别人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从清华园到莫廷,李鹏从事OCT技术研究已经11年,几经身份轮换,他对于技术精益求精的执着从未改变。

“有人说,这个市场,销售很重要,品牌营销很重要,资金流也必须充分,但我们在这些方面都没优势,我们就是要靠产品打赢这场仗。”李鹏说。

“每天早上一起来,医生点开我设计的软件、开始触摸我设计的手柄,每来一位病人就会实实在在地坐在我设计的座位上,顺顺利利地把病看了,那是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最有成就感的事。”李鹏说。(记者 杜艳)

转自《南方日报》201578

相关新闻

  • 092015.10

    清华博士孙锦:学霸工科男如何转型创业者

    这个生于1985年的自动化系博士,在各种学术研讨会,介绍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的无创肝脏健康监测的产品FibroTouch时,常会邀请观众上台试用。躺上来....

  • 192018.01

    清华神童学霸徐华欧的创业方向是麻将

    15岁被保送清华大学,毕业后去西部支教,靠打麻将成为世界冠军,辞掉了名企高管工作,选择在并不热门的“智力运动”领域开始创业。这些不走寻常路的标签,都来....

  • 172016.03

    博学铸深广,奋斗扬其名 ——清华大学[1979级] 李鹏程 访谈纪实

    春寒料峭,阴沉的天空淅沥沥下着小雨。李鹏程学长轻快地走进会议室,先热情地和水工83的同学们打招呼。看到大家有些拘束,他爽朗地一笑,说:“大家坐的离我近....

  • 082018.10

    清华学霸:触摸无人驾驶梦

    张德兆作为学霸,一直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读到博士学位。2015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师兄弟走进了创业大潮,与无数汽车行业的前辈一样,试图将“车”推演到....

  • 212015.10

    樊喆:从学霸到CEO 清华学士回乡卖眼镜 卖出大学问

    樊喆说:“我和创业伙伴都是清华毕业,而且都从小戴眼镜直到现在,与眼镜结下不解之缘,并且经过对眼镜行业的研究调查、利弊对比,发现大有可为。于是我们一拍即....

  • 142022.04

    张利鹏 | 清华学子创业大湾区,“学做鲲鹏飞万里”!

    张利鹏,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2级系友,2002年自新疆考入清华大学,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后赴深圳工作,从事Wi-Fi方向的技术研发工作。2012年工作满三年后开始创业,先是参与创立国内第一家智能路由器品牌——极路由,任联合创始人分管深圳团队。2016年开始二次创业,创立深圳鲲鹏无限科技有限公司,任CEO。创业之余,张利鹏还热心参与筹建深圳清华校友会计算机系分会,担任深圳清华校友会计算机...

  • 032018.07

    作为清华硕士,我在军营这样“突围”

    易境均,清华大学新闻学院2010级本科,国防生

  • 012019.11

    朱文雷|从清华学子到胡润榜领袖,一位90后学霸的创业之路

    2018年,朱文雷入选胡润30x30创业领袖榜单。2019年10月,长亭科技官方公众号宣布:将被阿里云全资收购。

  • 282016.07

    从清华学霸到科幻新秀:郝景芳如何养成?

    郝景芳曾将自己的小说投给过主流文学杂志,但因类型不合适,收到过几次退稿。编辑告诉她,杂志不发表科幻作品。与此同时,同样的几篇小说也被科幻杂志退稿,理由....

  • 032019.06

    王蕙:从清华学霸到“创业模范”

    “我所认为的工匠精神用四个词概括,即敬业、专注、忘我、精进。具体而言,能够以工作为重,开拓进取,创新思路,主动给自我加压,行稳致远,执着做事,不心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