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95岁杨振宁重游云南:忆西南联大 谈长寿秘诀

2017-06-02 | 记者/胡远航 摄影/杨成朋 | 来源 中国新闻网2017年05月27日 |

图为分享会现场

5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时隔4年后,再次回到曾经生活的云南,故地重游。27日下午,95岁高龄的他现身腾冲石头纪酒店,和媒体分享此行收获,并寄语青年。

忆西南联大:

“终生难忘”

作为西南联大的第一届学生,杨振宁的分享自然从西南联大开始。他表示,这段经历终生难忘。

1938年夏,杨振宁在昆华中学(今昆明市第一中学)读高二,就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随后,他在西南联大本硕连读6年,并进入物理学领域。

“那时,正处在民族危亡、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特殊历史时期,生活艰难,日本飞机还不停地疯狂轰炸昆明城。”杨振宁说,“彼时的情形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已经很难想象,但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

杨振宁至今仍然清晰记得自己的学号——“联580”。“我们第一届大概招收600多名学生,不知道现存的还有几位?”杨振宁说,明年是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自己非常期待重返联大,和校友见面。

图为分享会现场

谈国籍争议与长寿秘诀:

“随着国力增强,移民现象正发生改变”

杨振宁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等领域做出过卓越贡献。其名满四海,也一直是位“话题人物”——数月前放弃美国国籍,更是引起争议无数。

对此,杨振宁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国人觉得加入他国国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但如今,大家的观念发生变化,觉得移民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他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继续增强,移民现象会有更多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回国。”

谈及长寿秘诀时,杨振宁笑称,“没有任何养生方法,可能是基因好,也很幸运。”他说,自己一生还算顺利,平稳的心境对健康大有帮助,现代医学的进步也让他受益匪浅。75岁时,他曾患轻度心肌梗塞,但心脏搭桥手术很成功——“准备活到一百岁”。

寄语青年:

“在史无前例的大时代里抓住机会”

谈及中国发展,杨振宁认为,“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我出生在安徽合肥,从前的落后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那时不管是火柴还是煤油、肥皂,前面全部冠有一个‘洋’字,因为我们自己什么都生产不了。”杨振宁说,其1997年回国,感受深刻,看到一个旧中国怎样变成新中国。

“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开始向新新中国转变。当今,中国正渐渐走向世界的领袖地位。”杨振宁寄语青年:“你们所处的时代是史无前例的大时代,机会很多。要抓住机会,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这样才比较有意义。”


相关新闻

  • 242021.09

    百岁杨振宁

    据新华社消息,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教育部负责同志9月22日到清华大学看望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代表习近平赠送花篮,转达习近平对他百岁生日的祝福,祝愿他健康长寿。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庆祝他的农历100岁生日。1922年9月22日,杨振宁出...

  • 052021.10

    杨振宁百岁 有生常感国恩宏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与杨振宁先生虽只有一面之缘,却所获良多。值此杨教授百岁生辰,聊缀数语,谨祝先生生日快乐,福寿康宁!

  • 272021.09

    寒春与杨振宁

    纽约挥手一别,半个世纪过去,寒春和杨振宁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得到不同的评价和荣誉……

  • 132021.12

    西南联大1945级校友杨寿康逝世 享年95岁

    校友西南联大1945级校友、中南大学教授杨寿康因病于2021年12月5日逝世,享年95岁。杨寿康,男,汉族,安徽省人,1927年4月出生。杨寿康在抗日战争期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附中,1945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语文学系,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1950年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后从事英语专业工作,1950—1961年任职外交部。1961年调长沙铁道学院(现在中南大学)工作,1978年任讲师,1986年任副教授,1987年任教授,英...

  • 232021.09

    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

    日月宜长寿,天人得大通。9月22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张杰,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清华大学原校长、高等研究院院长顾秉林在会上致辞。校党委书记陈旭主持会议。会议现场下午3时许,伴随着学生艺术团演奏的悠扬乐...

  • 282022.10

    真实的忆述 感人的际遇——读《我知道的杨振宁》

    在杨振宁先生百岁寿辰到来之际,商务印书馆推出了《我知道的杨振宁》。该书作者是南开大学的葛墨林院士,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与杨先生相识,八十年代曾多次赴美追随杨先生开展物理学研究,还在杨先生的直接领导下创建了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杨先生交往40余年,葛院士积累了数百封通信、邮件,千余张照片,大...

  • 172021.05

    杨振宁先生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举行

    5月14日,杨振宁先生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在图书馆北馆举行。为支持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杨振宁先生决定将他的办公室和资料室内的图书、文章手稿、来往书信、影像资料,以及字画和雕像等艺术品(共计2000余件/册)无偿捐赠给清华,由清华图书馆接收并设立专室进行保管和展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 122007.11
  • 152021.10

    “我为杨振宁先生塑像”

    我们将真性比喻成天空,云之上,一片澄明。杨先生,一个世纪走过来了,这是无数次吐故纳新的生命历程。他在自己的汉白玉像前伫立、凝神,那微笑可算是这世界上返璞归真的最纯真、最灿烂的笑!

  • 232021.09

    杨振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编者按:为庆祝杨振宁先生百岁诞辰,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杨振宁先生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讲话,特刊登全文,以飨读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在杨振宁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上的讲话杨振宁各位首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亲戚:我非常感谢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