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公布了2021年新选会士(Fellow)名单,在282名新选会士中有5位清华大学教师和5位清华校友。
5位清华教师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王昭诚、电机系教授吴文传、计算机系教授唐杰、软件学院副教授刘世霞、自动化系副教授耿华,5位校友是Transphorm公司高级副总裁吴毅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授王忠东、加拿大瑞尔森大学教授张晓平、流利说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刘扬、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王力哲。

王昭诚教授
王昭诚,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91、1993、1996年先后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研究领域:面向6G的毫米波/太赫兹无线通信;面向智能交通的可见光通信;深度学习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入选理由:因在 OFDM 无线系统的导频设计与调制方向做出贡献而入选。

吴文传教授
吴文传,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电力系统研究所所长。1996、1998、2003年先后在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大电网能量管理与运行控制、能源互联网/主动配电网运行调度与自律控制、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在能源系统的应用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入选理由:因在能量管理与运行控制方面的贡献入选。

唐杰教授
唐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副系主任。2006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人工智能、社交网络、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入选理由:因对数据和社交网络挖掘的知识发现的贡献而入选。

刘世霞副教授
刘世霞,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1996、1998年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2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信息可视化及可视分析,具体包括文本可视分析,社会媒体可视分析和用户行为可视分析。入选理由:因对视觉文本分析和视觉模型分析的贡献而入选。

耿华副教授
耿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检测与电子技术研究所副教授。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多能源网络系统智能化控制、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自主控制、多能源系统协同控制;高性能实时仿真技术、多能源网络系统实时仿真方法、多时间尺度高性能实时仿真器;能源互联网系统评价技术、能源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太赫兹检测技术、低噪声放大器、太赫兹成像及物质识别。入选理由:因在可再生能源功率变流器控制领域有突出贡献而入选。

吴毅锋校友
吴毅锋,Transphorm公司高级副总裁。1985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4、1997年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吴毅锋多年来致力于氮化镓电子器件的研究与应用,是氮化镓微波电子和功率电子技术的开拓者。他在WideGap公司和Cree公司担任氮化镓HEMT微波器件首席科学家长达11年。于2008年加入Transphorm公司,负责开发高压氮化镓功率器件产品和应用。因对氮化镓微波和功率转换器件的贡献而入选。入选理由:因对氮化镓微波和功率转换器件的贡献而入选。

王忠东教授
王忠东,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电力工程教授,同时担任该校副校长兼工程、数学和物理科学学院院长。1991、1993年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加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曾任该校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负责学院国际事务。2020年7月加入埃克塞特大学。研究领域:智能电网和低碳电能网络,特别是状态监测技术、电力系统网络的热、电瞬态和磁建模技术、电介质绝缘老化机制、替代环境友好型液体绝缘材料和变压器资产管理。入选理由:因在绝缘液体以及电力变压器频响分析领域有突出贡献而入选。

张晓平教授
张晓平,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电气、计算机系和生物工程系终身教授,通信与信号处理及应用实验室主任,并兼任Ted Rogers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1992、1996年先后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博士学位;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获得金融和经济学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统计信号处理和大数据分析、多媒体内容分析、传感器网络和电子系统、机器学习以及在金融、经济和营销领域的应用。入选理由:因对金融中的信号处理的贡献而入选。

刘扬校友
刘扬,流利说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1997、2000年先后在清华大学电子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4 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2 至 2005 年,刘扬进入伯克利大学国际计算机研究所 ( ICSI ) 担任研究员。2005 年起,在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担任助理教授,并于 2011 年获得终身教授。2017年10月加入流利说。研究领域:在机器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入选理由:因对语音理解和语言学习技术的贡献而入选。

王力哲教授
王力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教授、院长,担任“智能地学信息处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智慧地质资源环境”湖北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8、2001年先后在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后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高性能地学计算与空间信息处理的研究。入选理由:因对遥感成像处理、分析和应用的高性能计算的贡献而入选。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学会,1963年1月1日建会,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IEEE在160多个国家中,拥有42万多会员,其中50%以上来自美国以外地区。
IEEE Fellow为学会最高等级会员,是IEEE授予成员的最高荣誉,每年由IEEE同行专家在拥有高级(senior)或终身(life)等级的会员中评选,当选人需要对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或应用做出重大贡献,为社会带来重大价值。每年当选人数不超过IEEE当年会员总人数的1‰。由于每年当选的IEEE Fellow数量较少,因此当选的科学家基本都是在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内取得重要成就的杰出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