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闻令即动 不负使命

2021-09-09 | 李龙伊 | 来源 《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8日 |

陈薇(前左二)向志愿者讲解疫苗知识。张振威摄(新华社发)

去年9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获颁“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陈薇带领团队作出重大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闻令即动,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这是陈薇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从抗击非典疫情到汶川抗震救灾,从抗击埃博拉疫情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这位来自江南水乡的巾帼英雄总是挺身而出,用行动交出一份份优异答卷。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去年8月,陈薇正在执行任务。得知自己获颁“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时,她说:“这份荣誉属于全国全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战线的所有同志!”

去年126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第四天,陈薇率领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奔赴武汉,围绕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课题,迅速开展应急科研攻关,与军地有关单位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工作机制。

“疫情就是军情,现场就是战场。”在武汉抗疫的113天里,陈薇带领团队用一项项关键成果,为最终胜利加上了一个个决战决胜的砝码——

在陈薇指挥下,短短24小时,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中部战区总医院药剂楼旁迅速被搭建起来。在这个实验室里,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迅速形成日检1000人份的核酸检测能力;

为加快推进科研与临床有效融合,陈薇率领科研人员在病原学、免疫学、空气动力学等领域展开研究,快速建立病毒鉴定链条,精准诊断临床患者感染类型,率先在火神山医院等3家医院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看到电视新闻,陈薇父亲才知道女儿又冲到了一线。去年23日,陈薇挤出时间往家中打了新春以来的第一个电话。终于等到了电话,陈薇的父母亲笑了。

“要牢记使命,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在军事医学专家组火线入党仪式上,陈薇嘱咐新入党的科研人员,这也是她对于职责和使命的理解。

“我先试打,如果没事你们再打”

20203月,在武汉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最关键阶段,陈薇迎来自己的生日。接到战友祝福,她百忙之中回了一条信息,只有8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疫苗,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其中,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是首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对全国上下民心士气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间回到19个月前的武汉。尽管腺病毒载体已是成熟的技术平台,尽管疫苗已通过了动物试验,但在当时条件下,刚研制出来的新冠疫苗依然充满未知。

“我先试打,如果没事你们再打。”陈薇面色如常,语气如常。

一辆救护车停在楼下,静静待命;一面鲜红的党旗,静静挂在注射室的墙上。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接种半小时后,陈薇未出现不良反应,团队其他成员也开始接种疫苗。历史,会记住这个属于中国军人冲锋与胜利的时刻。

2020316日,陈薇领衔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412日,疫苗开展Ⅱ期临床试验;811日,该型疫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获得专利权的新冠疫苗;2021225日,该型疫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

“专利是我们的、原创是我们的,所以我们在任何场合都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在武汉短短3个多月,陈薇添了不少白发,但她的神情和话语,依旧坚定。

“我和团队将继续努力,不负使命”

这些年,陈薇的科研成果,总是与一次又一次的急难任务相关联。此次奔赴武汉,陈薇已不是第一次与病毒“短兵相接”。

1991年,刚刚获得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的陈薇参军入伍。30年来,在与病毒的较量中,她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军功章——

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陈薇与课题组连夜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工作就是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数月后,团队研制的“重组人干扰素ω”,对SARS病毒的攻击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2014年,西非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并迅速向外蔓延。那时国内没有埃博拉病例,陈薇也挺身而出,率队赴非。同年12月,陈薇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

入伍以来,陈薇的研究对象都是些常人避之不及的疫病。正是因为有着长期与病毒“打交道”的经验,她与科研团队能够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快研制出疫苗并付诸临床试验。

“作为一名军事医学科研人员,我特别希望我们这艘科研‘战舰’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陈薇说:“我和团队将继续努力,不负使命。”



相关新闻

  • 162020.09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陈薇在实验室工作(资料照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闻令即动,带领团队第一时间“逆行”武汉,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

  • 052021.08

    为国铸盾的“人民英雄”——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颁授了“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这是军人的使命,这份荣誉属于全国全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战线的所有同志!”入伍30年来,陈薇致力于生物安全防御应急疫苗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研发体系建设和重大品种创制及转化应用,为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筑起一座生物防控坚盾。1...

  • 162020.09

    军人的使命 人民的坚盾——记“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

    “这是军人的使命,这份荣誉属于全国全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战线的所有同志!”9月8日,在军事科学院召开的庆祝陈薇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

  • 242022.10

    军事医学专家陈冀胜院士逝世

    军事医学与药物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陈冀胜,1932年7月出生于天津市。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解放军防化研究院技术一级、文职特级研究员,曾任国防科委某研究院副所长,防化研究院四所所长、总工程师以及中国化学会、中国毒理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等。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主要从事药物化学与药物设计、生物毒素...

  • 022020.02

    疫情拐点将到?陈薇院士:最坏打算,最充分方案,最长期奋战!

    1月31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进驻武汉的第6天。此前一天,他们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大大加快了....

  • 292020.06

    陈薇团队新冠病毒抗体研究获突破 发现有望让“鸡尾酒”疗法更高效的中和抗体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新冠病毒抗体研究中获重大突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发现了首个靶向刺突蛋白N端结构域的高效中....

  • 152022.08

    中国“芯”掌门人,不负使命砥砺前行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52020.05

    陈薇:争分夺秒,让疫苗捍卫生命

    从抗击非典,到援非抗埃,再到此次武汉抗疫,在生物安全领域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一直在努....

  • 172020.03

    重磅!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自抵达武汉以来,就集中力量展开在疫苗研制方面的应急科研攻关。昨天(3月16日)20时18分,陈薇院士团....

  • 102022.01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军事化学家陈冀胜——为祖国打造防化坚盾

    “我们的关注点不能只放在自身研究课题上,应该放眼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和最前沿。”如今,耄耋之年的陈冀胜每天还花费大量时间翻看各种书籍,查阅最新论文,了解前沿动态,每当有新的发现都会记录下来,与学生分享交流。“研究队伍不求体量大,但要有足够的力量传承下去,因为军事科学的发展是源源不断、没有终点的,事业后继有人是我最大的期望。”说这话时,他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