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然博士在清华大学获得本科(1998)及硕士(2001)学位,并在普度大学获得博士(2005)学位。在工业界工作五年后,他于2010年秋加入匹兹堡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并于2014年晋升副教授,获终身教职及双世纪校友讲席。陈怡然现任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正教授,并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NSF)新型可持续与智能计算(ASIC)企校合作研究中心(IUCRC)主任,及杜克计算进化智能中心(CEI)联合主任,专注于新型存储器及存储系统,...
1月14日,国际计算机学会公布了2020 年新选会士名单(ACM Fellow),共有 95 位科学家入选。我校1994级校友、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陈怡然因对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的贡献当选。
1月14日,国际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公布了 2020 年新选会士名单(ACM Fellow),共有 95 位科学家入选。清华大学1994级校友、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陈怡然因对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的贡献而当选。
活动现场12月28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11讲在清华大学罗姆楼三层报告厅开讲。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2月25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唐传祥研究组与来自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HZB)以及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合作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稳态微聚束原理的实验演示》的研究论文,报告了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稳态微聚束”(Steady-state microbunching,SSMB)的首个原理验证实验。
2020年12月8日,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发布了新当选院士名单。清华大学化工系校友、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纳米工程系教授张良方当选为该院院士。以表彰他杰出的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创新发明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福祉所发挥的重要影响与实质性贡献。张良方张良方于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分别于2000年和2002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硕士...
2020年12月8日,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发布了新当选院士名单,今年共175人入选,清华大学3位校友榜上有名:香港城市大学数据学院院长秦泗钊(1979级自动化),美国犹他大学材料系和化学系教授臧泠(1986级化学),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纳米工程系教授张良方(1996级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