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儿子一起返校
冬奥场馆建筑师郑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93级硕士、2009级博士校友),“冰丝带”“冰立方”设计总负责人,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建筑师。郑方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冰壶赛场设计总负责人;曾主持设计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网球中心等5个竞赛场馆。在北京,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奥运场馆,它们曾是奥运健儿挥汗拼...
“出彩清华人”“最美导弹兵”,在第二炮兵某导弹旅,这是官兵对发射一营硕士连长李建华的赞誉。
11月20日,清华校友总会理事、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会长詹玉荣一行到访郑州启迪东龙,在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郑州启迪东龙董事长谭伟,河南启迪之星孵化器执行....
走出清华园,在华能核电13年的坚守,是我对这份事业最长情的“告白”。我与华能在核电发展的高光时刻相遇,在至暗时刻相伴前行,一路走来,我与华能核电早已命运相依。历经坎坷,辗转积蓄,我们变挑战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以平凡创非凡,共同打开华能核电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一晃离开母校清华大学已经42年了。回眸42年前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特别是在学校文艺队的经历,犹如一幅幅清晰的画面静静地在脑海中闪现,让我难以忘怀。以往的回顾1974年,我作为一...
我出生于抗日烽火之中,成长在红旗下,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航空专业成为我决心报考的专业。1953年我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58年大学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在这里我有幸遇见了许多老一辈航天科学家,如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和庄逢甘等。在与他们的近距离接触中,我发现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品德,那就是爱国、奉献、求真和创新。他们的言传身教,...
9月22日,依旧俗,杨振宁先生喜迎百岁大寿。商务印书馆出版《晨曦集》(增订版),作为生日贺礼。翁帆女士为这一版《晨曦集》写了后记,中华读书报获得授权内地独家刊发,以飨读者。
4月30日,新清华学堂,一张张老照片在大屏幕上划过,满堂的掌声如北京春风吹过高耸的白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