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悼念郭良夫学长——王景山

2013-03-31 |

郭良夫学长于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九十四。虽说已是耄耋高龄,但我仍感到意外。

回忆四年前,他九十岁,我写了一篇《亦师亦友话郭老——祝贺郭良夫学长九十大寿》,记下了我和老伴到方庄去看他的情形。那时他正坐在满是书刊和稿纸的大写字台前,埋头致力于翻译赵元任的名著《中国话的文法》。见我们到,立刻停下来领着我们看他的书房,藏书,一边陪我们参观,一边谈起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清清楚楚,记忆力极强,精、气、神一点也不差。我在我那篇拙文里写道:实话实说,反正怎么看他也不象九十岁的人。

九十岁时一点不像九十岁的人,怎么刚过了四年,说走就走了呢!

说起我和良夫学长建交,快七十年了。那是一九四三年秋天,我从贵阳国立十四中(原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学校)高中毕业,考进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大一国文是全校各院系新生的共同必修课,因学生多,分为若干组,由学生自选就读,我选了杨振声和赵西陆二位先生讲授的那一组。这二位先生都是山东人,我也是山东人,杨先生是“五四”时期的知名作家,赵先生是山东乡贤赵太侔先生的哲嗣,我又喜欢文学,这大概是我选读他们这一组大一国文课的原因。

开学后不料在同组同学里又结识了一位中文系新生,也是山东人,而且几乎可说我们是小同乡了,他是钜野,我是济宁,靠近,都在鲁西。这位同学就是郭良夫。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呀!于是他成了我的敬爱的学长了。

我此刻称他为学长,也对也不对。按说,他是我的师辈。一九四零年我从重庆化龙桥复旦中学初中毕业离校,他恰于此时到因化龙桥原校址被炸而迁往东温泉的复旦中学任教,正好教我弟弟那一班。如果我晚毕业一年,或他早到一年,我不正是这位郭良夫老师的及门弟子么。

良夫学长进中文系,读的是语言文字组,兴趣大概是在美学和语言学方面。他最早的一篇美学文章,是一九四四年在联大写的《中国建筑风格》,发表在当时白澄、张光年等主编的《五月之歌》杂志上。一九四六年联大复员,他到清华大学中文系读大四。一九四七年清华大学毕业,系主任朱自清先生把他留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后又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期间曾在《北京文学》、《读书》等杂志上发表美学论文多篇。

良夫学长的语言文字研究,侧重于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研究,以及字典、词典编纂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早在一九四八年就曾在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主编的《语言与文学》周刊上发表《论言语》一文;一九五八年在北京大学主编《汉语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对外汉语教学所用的教材。一九七八年调到商务印书馆,任汉语工具书编辑室主任,编审。期间他先后发表的重要论文有《汉语词汇规范问题》、《论缩略》、《论意义》、《现代汉语的前缀和后缀》、《词典编写与语言研究》、《立目与立解——汉语词典编写问题之一》、《字典词典编写问题》等数十篇。一九九零年出版他的专著《词典与词汇》,二零零二年出版他主编的《应用汉语大词典》,都应是传世之作。

然而良夫学长不是象牙塔里的学者,别看他文质彬彬,早年可是一九三五年在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一二·一六”且曾被关在景山一夜。十年后一九四五年在昆明发生的“一二·一”运动,他又是一个积极参加者。这两大运动都亲身参加过的同志,现在恐怕很难找出几个来了吧!

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六年西南联大这最后三年,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剧艺社、新诗社、文艺社次第成立,繁荣了当时的校园文学。在“一二·一”运动中,这三个文学社团的同学以自己的戏剧创作和演出,以自己的诗歌以及朗诵,以自己的杂文、小说、报告文学,发表在同学自己的刊物《文艺新报》、《匕首》、《十二月》上,起了不小的宣传作用。郭良夫的剧作《民主使徒》(《潘琰传》),和王松声的《凯旋》一样,演出后都轰动一时,影响巨大。那时这三个文学社团的负责人、主要成员,如王松声、何孝达(何达)、施载宣(萧荻)、郭良夫、程法伋、张源潜、王楫、杨凤仪(杨犁)、温功智诸位,大都是你社团里有我,我社团里有你,亲如一家,不分彼此的。特别是郭良夫,三个社团里都有他。

郭老是有着不短的演剧经历的。他在河南开封读高中时就上台演出过丁西林的著名话剧《压迫》。抗战前夕他就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时,在当时的西单哈尔飞戏院演出过京剧《红鸾喜》(又名《金玉奴》或《棒打无情郎》),男扮女妆,去金玉奴。此戏后来他在昆明又演过,仍去金玉奴,不过花子头丑角金松和“无情郎”小生莫嵇却是由萧荻和王松声分别扮演了。

抗战开始,他随北平艺专南迁,先到庐山,后入湖南。从庐山到沅陵途中演过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饰剧中的青年。在沅陵还演过田汉的新编京剧《新雁门关》,饰一位将军。而配演将军夫人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女演员“南国佳人”俞珊,她在南国社时期演出王尔德的名剧《莎乐美》,名噪一时。后来他们还在重庆北碚合办过一个以京剧为主的中国乐剧院,大概时间不长,良夫学长就去做中学教员了,教国文,也教过美术。

良夫学长在清华大学就读时,曾任清华剧艺社社长,同时又和和刘海梁、刘晶雯等同学一起成为清华文艺社的主要支撑者。我一九四七年去北大,在西语系读大四,和徐承晏、朱谷怀、赵少伟一起负责北大文艺社。大概是一九四七年暑假吧,清华文艺社的同学到城里来,和北大文艺社联欢。我保留了这次联欢的合照,在北楼门前,好几十人,站了好几排,郭老虽不在第一排,却照得非常清楚,一看就能认出来。

良夫学长的成就和爱好是多方面的,戏剧是他的爱好,汉语研究也不能说是他的本行。考证起来他的老本行是雕塑。他一九三五年进国立北平艺专,一九三八年毕业于和杭州艺专合并的国立艺专,其间他学习的专业就是雕塑。可惜后来他老先生不务正业,除所受的美术和美学熏陶、影响外,却没有留下雕塑成果供我们欣赏了。

郭老的多才多艺,已见上述。可是,大概谁也不会想到,他最钟情的是写小说,写短篇小说。早在他读高中时,就曾有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三五年上海出版的《星火文艺月刊》上。一九四七年就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选读朱自清先生开的《文艺与写作》课,常常是当堂写作,当堂交卷。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写了一个短篇小说《梯》,很短,三千多字。内容是写姊妹二人走了不同的路,嫁了不同的人,结果贫富悬殊,思想感情也就难以相通了。小说中写到楼梯,意在象征社会里的阶级。朱先生看了,就推荐给正在主编上海《大公报》副刊《星期文艺》的章靳以,很快得到发表,而且排在第一篇。紧接着郭老又写了一个短篇《北京人》,寄给正在主编天津《大公报》副刊《星期文艺》的冯至先生,也是很快就发表了。一九四八年,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李广田四位先生合编《开明新编高级国文读本》,把他的《梯》收入第一册。

但此后他没有小说创作问世,他太忙了。不过在台湾有一位著名的小说作家,是良夫学长常常提及的“小妹”,那就是郭良蕙。我主编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作家辞典》出版时,良夫学长要两本,说是一本給“小妹”,因为其中收有郭良蕙的词条。良夫长良蕙十岁,良蕙的中学时代,是在良夫照看下长大的。良蕙的长篇小说《焦点》在大陆出版时,良夫为之写了长序,兄妹亲情,溢于言表。有这样一位著名小说家的才女“小妹”,良夫学长是颇为自豪的。但他自己未能展现小说创作方面的才华,总是遗憾吧!

记得四年前我和老伴去看他那天,临走时问他翻译完赵元任这部重要著作后,还有什么计划?他毫不迟疑地说:“写小说!写短篇小说!”我立即回应:决定等着拜读您的小说。而且,也等着祝贺您的九五大寿和百年大寿!

现在,我只能承认,我的期待和承诺都落空了。哀哉!

2010-8-7 小羊宜宾胡同

〔原载201012月《剧艺社社友通讯》第39期〕

相关新闻

  • 312013.03

    联大剧艺社及其元老们——(文稿资料汇编)汪仁霖整理

    资深电影导演、新中国剧社元老、剧艺社名誉社友严恭同志题词

  • 082023.11

    王景山:一入鲁门深似海

    6月9日,99岁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研究专家王景山去世;6月15日,曾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杨义去世。一周之内,鲁迅研究界失去了两位著名学者,让沉寂的鲁研界引起关注。改革开放之初,鲁研界曾出现“四代同堂”的盛景,带来了鲁迅研究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有一些人提出质疑,认为本本书都讲鲁迅,“全是鲁货,大有非鲁迅无杂文可言之势”。王景山曾说,在新旧两个社会里,总有一些人拒鲁迅...

  • 122023.06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景山逝世 享年99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现代文学学者、鲁迅研究专家王景山先生,于2023年6月9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王景山先生生于1924年,山东济宁人。1943—1948年先后就读于西南联大外文系、北京大学西语系。1951—1957年为中央文学研究所第一届研究员班学员及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研究员。自1957年起,在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王景山先生是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创始人和重要建设者,先后担任...

  • 282023.06

    “为我点亮心灯的人走了”|怀念著名现代文学学者、鲁迅研究专家王景山先生

    在我的西南联大文学研究历程中,王景山先生是关心较长、支持有力的老校友之一。他不仅是西南联大后期文学的参与创造者,而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他不仅为我提供西南联大后期文学的一些情况,还能把西南联大文学放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做估量,提供有关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与他同样身份的老校友,还有吴宏聪先生。但吴先生年事较高,身体欠佳,我与他的交往不像与王先生那样长久。我了解王先生近期的身体情况,以年入百岁而仙...

  • 262010.10
  • 262023.12

    西南联大王景山学长逝世 享年99岁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02009.04
  • 112020.08
  • 172014.06

    悼念李循棠学长——王伯惠

    李循棠为西南联大1944级学长,老家湖北沔阳,1920年生。自幼家境富裕,父亲就学日本仙台学机电工程,母亲就学北京女子师范学堂,可谓书香门第,家学渊源....

  • 172014.06

    悼念蒋大宗学长——王伯惠

    蒋大宗1922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44年西南联大电机系毕业,和工学院同学15人一起应征从军,于2月16日同一架飞机飞赴印度中国驻印军新38师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