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西南联大的故事

2017-11-10 |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7-11-10 |

一群90多岁校友给已经消失的母校过生日。媒体用这样的标题虽然有点绕,但一转念就能知道指的是西南联大。今年是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老校友们在北京大学欢聚一堂,一起回忆当年。也将人们的目光再次引向这所被认为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创办于1937年,存在仅8年11个月。但如果要选出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没有疑义的也许只有西南联大。

大概也因此,有关西南联大的书出版了不少。为什么怀念西南联大?学者们从史料研究出发作了分析和解读;联大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从师生自述、回忆以及小说中可以看到。

作家、学者谢泳是比较早关注到西南联大的,上世纪90年代就出版了学术著作《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这本书在丰富的西南联大史料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视角并作出分析。之后,他又出版了《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再次讲述了西南联大曾经的历史,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易社强是西南联大荣誉校友,潜心研究联大校史二十余载,他的著作《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被何炳棣先生称赞为“迄今最佳联大校史”。书中史料扎实,包括有联大到昆明之前的经历,联大与云南社会以及当时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有对西南联大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精神渊源进行探讨。作者将历史叙事与严谨的史学分析于一炉,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实。

当时的环境极为特殊,对西南联大的思考,是和他们的经历分不开的。学者刘宜庆在《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一书中,还原联大师生跑警报、泡茶馆、看电影、唱昆曲的同时,渗透了这样的历史省察:西南联合大学的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思想独立,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为何失传?在历史的动荡中,联大教授遭遇了什么样的诡异命运?在时代分岔的道路上,他们如何选择?

由西南联大人自己来讲述,能得到更多他们的真实生活、学习片段。联大教授的自述,如蒋梦麟的《西潮》、冯友兰的《三松堂自序》、钱穆的《师友杂忆》,浦江清的《西行日记》及《朱自清日记》《吴宓日记》等。

学生的追忆,包括有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许渊冲的《追忆似水年华》、何兆武的《上学记》。相关的小说散文有笔名鹿桥的吴讷孙的《未央歌》,汪曾祺的《泡茶馆》等,以及宗璞的长篇小说《南渡记》等。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以小说而出名的作家张曼菱也关注到联大历史。

张曼菱出生在昆明,从小就听着父亲讲述西南联大的人和事。1998年,张曼菱回到家乡云南,开始这项“抢救性工作”。十多年时间,张曼菱走访了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采访联大校友约120位。

2007年,《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光盘制作完成,时长近900分钟。《西南联大行思录》一书是张曼菱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

对于近20多年来,西南联大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度和不断被加载的光环,知名学者陈平原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的思考,他在《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书中说道:“面对日渐被‘神话’的西南联大,我的态度颇为骑墙:既欣喜,又惶惑。”西南联大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取得了难以企及的成绩。可他担心,一次次充满激情与想象力的“述说”,是否会熨平无数“伤疤”与“皱痕”,将近九年艰苦卓绝的“联大”之路,化简为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励志故事?

《联大八年》初版于1946年7月,是最早的相关图书,由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是唯一由联大学生自行组稿编撰的联大文献,闻一多亲笔题署。主要由“历史回顾”“联大生活”“联大教授”三部分组成。从其内容可以读到,并非只有一味的赞美,也有批评与抱怨。

如谢泳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这当中可能偶然有些细节夸大了,甚至有些具体历史事件有被神化的意味,但人们对西南联大的怀念在大的历史方向上是不错的,而“今天人们怀念西南联大,主要是因为中国现在的大学问题太多,与理想意义的大学距离太远,或者说中国现在的大学太令人失望,所以人们才怀旧”。

陈平原也表示,今人之谈论西南联大,某种程度上是将其作为一面镜子,来观照今天的中国大学。因此,不仅仅是怀旧,更重要的是反省——反省21世纪中国的“大学之道”,到底该往哪儿走。


相关新闻

  • 122021.05

    西南联大的故事,为什么值得年轻人去看?

    纪录片《九零后》:16位“九零后”讲述西南联大故事

  • 062018.03

    随郑天挺重温西南联大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先生,在西南联大担任总务长及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副主任等职,所见所闻,繁多具体。值得庆幸的是,郑先生当时所记日记内容充实,巨细靡遗,实....

  • 042019.04

    赵蘅|离乱弦歌 余音袅袅

    3月27-31日,赵蘅应北青报青睐西南联大人文寻访之旅来到昆明和蒙自,重访那座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西南联大,走访故地,回忆故人,那些故事也许已....

  • 102013.08

    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西南联大?——北京晚报2013年8月9日

    记者:大师们在西南的故事,有哪些让您印象尤其深刻的吗? 岳南:深刻的很多,如拿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来说,这个联大是由原来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北....

  • 232018.11

    豆瓣9.3,被央视这部片子震住了,打五星真不需要理由……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西南联大渐渐远去,但它的传奇故事,将以图文、影像、口口相传的方式,永远留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

  • 142012.11

    联大教授子弟赠书信—75周年纪念大会

    这套《清华名师风采》表达了我们子弟们对父辈的崇敬和纪念。书中记录了1911年以来包括西南联大时期的117位清华老教授的经历和故事,书中收集了多达400....

  • 032021.06

    明明山河寥落,为何群星闪耀?

    在启动电影《九零后》的筹备工作后,导演徐蓓意识到,当年拍摄纪录片时的采访,已经是很多人最后一次对着镜头说出他们的故事了。团队做的,是抢救性的采访和记录。电影里出现的16位西南联大人,平均年龄96岁。“我觉得他们需要、他们值得这样一个仪式感。用最好的音响,在最好的环境里,关上灯,静静地,不发弹幕,看他们的故事,我觉得就是这三个字:仪式感。”在5月初电影的首映礼上,徐蓓说。用影像展示西南联大是很难的。那...

  • 122021.05

    纪录片《九零后》:为什么西南联大是了不起的大学

    纪录片《九零后》的主角们年岁都是90+,但这却是一部真正关于年轻人、关于青春的电影。该片由杨振宁、王希季、许渊冲等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九零后”昔日联大学子联袂“出演”,向观众亲口讲述有关当年西南联大的故事,回首在母校难忘的求学时光。

  • 112024.03

    缅怀 | 送别“雨中人”章淹校友

    2024年3月4日11时,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的章淹校友走完了她的百年人生路。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天气预报员,她一生的愿望便是化暴雨为甘霖,化水患为水利,化无常为有常,造福人类。今天,我们讲述章淹的故事,谨以此文缅怀这位杰出的女性。

  • 132023.02

    清华伉俪 风雨同行——追思我的父亲慈云桂、母亲琚书琴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