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1987届的毕业纪念册中,有这样一幅彩色照片:上千名大学生身着白色衣裤,高擎一幅象征祖国统一的巨型中国地图,走过天安门广场──这,就是25年前我们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的场景。
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上,清华大学1982级同学组成的地图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
那是1984年,国家决定举行“文革”后首次盛大的国庆庆典和阅兵活动,展示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鼓舞全国人民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迈进。我校在这次国庆庆典中的任务是,选派1847名学生组成仪仗方队,展示一幅长30米、宽27米的祖国地图;组织2200人参加科教游行队伍;设计、制作一辆高10米的表现向华山抢险战斗集体学习的彩车。我们2字班荣幸地承担了仪仗方队的艰巨任务,科教游行队伍由比我们高一个年级的1981级同学参加。
像是刚刚过了那年4月的校庆,就开始选拔队员和进行训练。我们年级共有两千多人,大家都想参加这一难得的庆祝活动。但由于是仪仗队,对队员的身高、体质等都有要求,有的同学因个子矮、体质弱而未能入选,觉得特别遗憾。当时我是自动化系自22班学生,并担任系团委副书记的工作。开始我也是仪仗队中的一员,后因工作需要,担任了我们系分队的指导员,负责后勤保障等。记得从组队到国庆的几个月里,我们每周都要训练。暑期正赶上学校调整宿舍,我们要从原来住的5号楼搬到刚刚建好的17号楼,大家便提前返校,一面“搬家”,一面训练。有几次到郊区某军营进行合练、预演,烈日当空,空旷的场地上连棵树也没有,同学们大汗淋漓地坚持下来。训练的要求非常严格,从步幅到步速都有标准,因为我们是每个队员手举一小块拼图组成一幅大地图,万一有哪个人错了位,就会在全世界的注目中把祖国的某个地区“搬了家”,那就是政治事故!因此,同学们都训练得非常认真。
10月1日凌晨两点,我们就乘车从清华园出发了。10点典礼开始,在国旗、红旗的先导队之后就是仪仗队,我校的地图方阵走在整个仪仗队的最前面!同学们步履整齐,并用平生最响亮的声音高喊口号“振兴中华,实现四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了我们的队伍。
当天晚上,我又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联欢晚会。我校共有3500名师生参加,在国旗杆附近的区域,围成一个活动圈。大家跳着《青春圆舞》、《阿细跳月》等集体舞,欣赏着五颜六色的礼花,直到深夜。
1987年,当我们本科毕业时,记不得是哪位同学从哪里找到了我们参加35周年国庆游行的一张彩色照片。那时,彩照在国内才刚刚出现,所以大家感到这张富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彩照特别珍贵,把它印在了我们毕业纪念册的最前面。
以国庆35周年游行队伍图片为封面的《清华人》1982级毕业20周年纪念专刊
1989年新中国成立40周年时,我又参加了广场联欢焰火晚会。那一年,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庆祝大会,“十一”之夜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百万人参加的联欢晚会。我校有四百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当时我已毕业,在校团委负责宣传等工作,作为教师和工作人员来到了晚会现场。我把晚会上我校学生纵情欢唱的动人情景,采写成一篇通讯《华诞之夜──记国庆联欢焰火晚会》,发表在当年10月17日的校报《新清华》上。
1999年国庆50周年,我已到《新清华》担任主编,专门撰写了一篇回忆当年参加国庆游行等活动的文章,并安排一批年轻的编辑和学生记者在校内外采访了国庆50周年的庆祝活动,记下祖国50周年大庆那更盛大、更热烈的场面,为清华人留下了世纪交替之际国庆活动的一份珍贵记载。
以国庆35周年游行队伍为背景的1982级毕业20周年个性化邮折
如今,一次次动人的场景都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在毕业20年时,我们在校庆期间组织了全校1982级同学的返校聚会。讨论筹备活动的过程中,大家首先回忆起来的就是国庆35周年游行庆典,一致决定,把我们那张珍贵的彩色照片,作为我们编印的《清华人》纪念专刊、级友通讯录的封面,以及我们专门制作的个性化纪念邮折的背景图案。同时,我们还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找到国庆35周年游行庆典的纪录片《我与祖国共命运》,并用同学们捐赠的活动费用,出资拷贝了我们高擎巨型中国地图走过天安门广场的一段录像,在1982级毕业20周年纪念大会上播放。虽然录像仅有1分20多秒,但是,当录像中《歌唱祖国》的嘹亮音乐奏响、我们的游行队伍出现在画面中时,数百名已过不惑之年的同学们激情澎湃,不少同学激动地热泪盈眶。在大家的要求下,录像连续播放了两遍,雷鸣般的掌声在主楼后厅不时响起。我们把这段珍贵的录像带赠送给了学校档案馆,作为学校的永久珍藏。
(作者为清华大学1982级毕业生,现任清华大学档案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