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燃赤心以奉献 恒兀兀以穷年——记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道昕

2020-01-10 | 学生记者 彭欣怡 记者 曲田 摄影 杨敏 | 来源 清华新闻网2020-01-09 |

谢道昕

在清华园人环楼四层的一间办公室里,房间窗明几净,阳光懒懒地散在墙上。不大的屋子里,悬挂着一个投影仪和一块白色幕布,幕布轻轻往下一拉,学生们就可以在这里观看实验结果、讨论研究计划。

这是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清华生命学院教授谢道昕的办公室。摆满了书本和实验报告的窗台上放置着几盆绿植、一幅国画和学生送的鲜花。

这或许就是谢道昕生活的映照——勤勉、朴实,且包容。

“我属于‘笨鸟先飞’”

1979年,谢道昕参加高考,成为所在高中唯一考上大学的人,进入湖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学习。1983年毕业后,他分配到湖南棉花研究所工作。1984年,谢道昕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造。1990年至2006年先后在英国和新加坡从事科研工作。200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至今。

谢道昕用“笨鸟先飞”来形容自己的学术生涯。在他看来,勤勉是高于天赋的素质。读书时期,谢道昕总是每天很早到达实验室,很晚才离开,周六周日也基本如此,几乎没有节假日。“当年和女朋友约会基本上都在实验室,我做实验,她或在一旁观看、或在学生自习室看书。现在想想,与这样的男孩约会多boring(无趣)啊!”谢道昕笑言。

谈起最珍爱的事业,谢道昕目光灼灼。谢道昕团队主要从事植物激素的研究,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的繁衍生息,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阐明植物激素的受体感知机制,对于揭示植物生命活动的本质、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九大类经典植物激素中,谢道昕和合作团队发现其中两类重要激素的受体感知机制,其中,茉莉素作为抗性激素主要调控植物抗性和育性以及衰老,而独脚金内酯则主要调控植物分枝。“植物激素领域有非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谢道昕表示。

“尽己所能回报祖国”

“是什么契机选择从国外回到清华任教?”

回到青年时代,谢道昕找到根源。

“我来自于湖南新邵县一个贫困山沟,上学时家里非常穷,当时中小学学费是由人民公社免除的,一两元的书本费是家乡亲友资助的,大学学费也是国家免除,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则完全靠国家助学金。可以说,我能够上大学得益于祖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大学毕业并完成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业,得益于老师们的辛勤培养。‘感恩’两个字一直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在谢道昕看来,是国家培养了自己,学成之后也理应尽己所能回报祖国。

1999年,谢道昕完成博士后研究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身居异乡,他时刻关注祖国生命科学学科的发展。“一次遇到饶子和老师,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清华生物系会议室只有20多把椅子,指的是当时系里召开教授会,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所有教授加起来只有20几人。后来遇到周海梦和张荣庆老师,又结识了清华生物系陈应华主任和吴庆余书记以及孟安明、陈晔光和罗永章等老师,他们向我介绍了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清华生命学科,以及学校对于生命科学的重视和宏远规划蓝图。”学者们的严谨务实和坦率真诚深深感染了谢道昕,也让作为科研人员的他更加坚信,来到清华能够为祖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

2006年,谢道昕来到清华任教。他喜欢用做好一颗“螺丝钉”来形容自己做科研的初心:"我所接触的老一辈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爱国奉献的情怀,只要能发挥专业特长,无论戈壁大漠或深山峻岭,只要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哪里需要他们就扎根在哪里。”爱国奉献的情怀,深深灌注在他们这代人的灵魂里。“前辈科学家是我们的楷模、是我的榜样。做好一颗‘螺丝钉’,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尽微薄之力,是自己的责任、义务和荣耀!”谢道昕说。

“希望学生有理想有情怀”

汪姣姣2013年师从谢道昕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从事博士后研究。“热爱祖国、爱护学生、严谨求实”,汪姣姣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谢道昕。“谢老师培养学生非常开明。他的办公室对所有学生都是开放的,我们有他办公室的钥匙。他让我们感觉到学生是实验室的主人、是课题第一负责人。而他一直在背后默默为我们提供好的平台和条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看学生论文时,谢老师会逐一跟我们讨论,甚至写出十几页的意见回复。接连几天晚上11点给我们发一版修改意见,凌晨三四点又有一版。”与谢老师相处,同学们总感到很惭愧。“老师真的很拼,这也激励我们不能止步于此,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环境,做一些真正有用的事。”汪姣姣说。

如今谢道昕开设了三门课程——《科学写作基本要素》《植物科学导论》和《植物分子遗传研讨课》。在讲台上,他接触到更多的清华学生。“我很希望学生们能有为国家、为社会做一番事业的情怀和理想。现在的学生面对的诱惑很多,如果失去了这种情怀,即使暂时取得一点成绩,在人生道路的某个节点上也容易迷失。”

谢道昕不喜欢夸大其词,亦不喜欢自我夸耀。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愚钝的人,只能以勤补拙。面对清华“一点就透”的聪明学生,他很希望同学们既有远大抱负、又能脚踏实地。“在清华这样高水平的平台,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就考虑将来找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几年后的工作去向取决于这些年你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术水平的提高、工作成就的产出,现在担心也没用,只有脚踏实地把能力提高、把工作做好,后面的路自然水到渠成。”

采访近两个小时,谢道昕总是面带微笑,真诚恳切。时而有人过来询问事宜,离开时,他都会起身为大家开门:“好的,谢谢你们。好的,再见。”这栋待了十几年的小楼,春秋共度,日夜相伴,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相关新闻

  • 042024.06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有利学者培养科研品味的环境尚待形成

    时下,随着2024年春季学期进入尾声,一批年轻学子即将结束自己的求学生涯,进入科研岗位。同时,有更多年轻学子会在不久后开启自己的研究生学业。在此过程中,他们是否知道自己更适合哪些科研领域、选择何种科研课题,最终能否形成、又会形成怎样的科研风格?“这些都与学者在学习科研过程中形成的学术品味有直接关系。”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表示。年来,朱邦芬一直在提...

  • 302023.01

    制造强国的超滑贡献——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

    ➤“做科研是我为国家作贡献的最好方式,也是无上光荣。要让中国人在摩擦学领域中做到最好,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超滑是近年来摩擦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润滑油的摩擦系数为0.01~0.1,而超滑的摩擦系数要比润滑油低一个数量级以上,达到0.001量级或更小。超滑是摩擦学领域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摩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用途需要增大摩擦力,例如汽车的刹车片;有的用途则需要减小摩擦力,...

  • 182021.11

    清华大学5位教师2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梅祥、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姜培学共2位教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电子工程系教授罗毅共2位教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此外,还有2位校友获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校友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王国庆(1988届本...

  • 232023.11

    清华大学6位教师5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李路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时松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胡事民、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共5位教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吕俊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还有5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校友为国防科工局探月...

  • 272022.06

    醒脑、安心、健体|校友代表席建忠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生命学院1997级硕士校友席建忠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072023.04

    潜心化学拓前沿——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有祺

    2022年11月8日,晶莹的雪花还没来得及飘落,您就永远地离开了。您是中国化学界的泰斗,两次在化学学科的转折关头力挽狂澜,亲历并推动了现代化学在中华大地的生根、萌芽、发展、峥嵘的历史进程。您不断开拓化学前沿,是我国晶体和结构化学的奠基人、化学生物学的倡导者、分子工程学的开创者。1951年9月,您从美国留学后回到祖国仅1个月,就在清华大学开设“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课程,跨出晶体化学、结构化学在中国启蒙的第一...

  • 222019.11

    清华大学6位教师9位校友新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6位教师9位校友入选。

  • 102024.01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首席教授朱邦芬:创造一个小环境,让学生可以“胡思乱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办公室本就不大,四处堆满的书籍更是占据了房间的大半空间。《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办公室时,竟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正在“书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做学问。”他说。清华大学给了朱邦芬一个适于做学问的“小环境”。作为物理学家的他,这些年主持清华物理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理念,同样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来物理学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小环境”。2023年4月,...

  • 202013.12

    四位清华大学博士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13年增选院士名单,清华大学有四位博士后校友当选:高德利、聂建国、欧阳晓平、尤政。

  • 232022.06

    三位清华人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2022年5月24日,欧洲科学院选举产生470名杰出的国际学者为欧洲科学院院士,名单在其官网上陆续公布。在已公布的名单中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教授罗开红,清华校友、武汉大学教授姚良忠和四川大学教授徐泽水名列其中。罗开红罗开红,1985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获伦敦大学终身正教授席位。他先后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南安普敦大学和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