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友
2011年6月27日,原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重大专项论证组组长江上舟师因患癌症不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仅六十有余。三年来,无论是对某项高新技术应用前景产生争议,还是当某项重大产业工程找不到合适的组织者的时候,“去找江上舟”几乎是我们经常脱口而出、却欲言又止的话。他雄健的身姿、爽朗的笑容仿佛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他略带福建口音的叮咛嘱托,仿佛时时响起在我们耳畔。
江上舟师“文革”前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改革开放后,他作为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来到爱因斯坦的母校——瑞士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他勤奋又睿智,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兼具科学家的严谨务实与战略家的深谋远虑。江上舟师那时就抱定了这样一个信念,未来的“战争”将爆发在科技产业领域,胜则国强民富。因此,他们夫妇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后便迫不及待地回国。在他们看来,为国效力是天经地义的事,无论有多少次选择的机会,都不会有第二种选择。
江上舟师被视为海归人才的引路人。至今,许多海归人才还记得1998年,时任上海经委副主任的江上舟在美国硅谷“上海信息产业座谈会”上发表的激情演讲,描绘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远景。光刻机是制造集成电路的关键设备,在手掌大的硅片上要集成几十万个晶体管,无异于针尖上绣花,国际上有种说法,造光刻机的难度超过了造原子弹。许多海外华人听说江上舟要搞光刻机,被他的雄心壮志所感染,卖掉了国外的房子,回国创业,报户口时,把上海写作永久居住地。对留学回来的科技人员,只要有机会,江上舟都要见面。有位专家回国后居住困难,江上舟就把一个低价购买别墅的机会让给了他,自己一直住在两室户中。
新世纪前后,台湾电子产业代表团来沪考察,其中有位企业家叫张汝京,被称为“盖厂高手”。江上舟与张汝京惺惺相惜,在江上舟的热情相邀与积极推动下,该代表团在考察了国内外多座城市后,决定在上海建厂。2000年8月1日,“中芯国际”在张江打下第一根桩。其时,张江还是一片田野阡陌,世界级高新科技园区的蓝图刚刚绘就。也许是机缘巧合,张江迎来了一位姓江、一位姓张的拓荒者。一年后,“中芯国际”正式投产,创造了世界最快建芯片厂纪录。“中芯国际”未建立前,我国内地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主流技术差距是五代,通过“中芯国际”提升至半代差距。
2009年,江上舟师以患病之躯挑起“中芯国际”董事长重担,不舍昼夜地工作,该年一举扭转“中芯国际”前五年亏损,使其成为世界第四大芯片代工厂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军企业。在他走完生命历程的最后一月,他还在和中国银联磋商,如何在银联卡装上自主研发的芯片,以防金融业为他国所控。生命的最后一周,他还躺在病床上用手机主持“中芯国际”董事会。弥留之际,有人在他耳边大喊一声“光刻机研制成功”,他睁开了眼睛。“余‘芯’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江上舟师为造“中国芯”,耗尽了心力。
江上舟师深知,科技界的勇气和远见卓识,是国家重大决策的基础,是一切发展的开始。最典型的例子,在是否上马大飞机的问题上,产生过激烈交锋与争论,出现了干扰决策的意见一度占上风的情况。有的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江上舟说,“出口八亿件衬衫才换回一架大飞机”,中国千千万万条生产流水线,需要牵引升级,万万千千终日在流水线上从事枯燥、机械、辛苦劳作的打工仔、打工妹们,需要提升他们的劳动价值,我们责无旁贷。
为使论证客观公正,江上舟师引进一种类似英美法庭听证制度,让来自不同部门的专家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造大飞机要跳出旧的体制窠臼,尝试建立新的体制。这必然触及某些人的利益与神经,然而,江上舟师不附俗流,不循私利,为所当为,一以贯之。其背后,则是超出常人的付出与坚韧。在论证过程中,江上舟师一年几十次往返京沪,飞机上成了他抓紧休息与看资料的场所。在沪做肺叶切除手术的前夜,他还在京找人谈大飞机。化疗做了一半,为参加一个在外地举行的有关大飞机的会议,江上舟要人将他从医院“偷”出来,第二天再“还”回去。护士见江上舟常常溜出医院,便把他的鞋藏起来,江上舟常常叫秘书给他送鞋去。他的司机见他一上车就看资料,担心后座光线太暗,加装了一个灯泡,使他欣慰至极。他的夫人为他设计制作了一种盒子,装好每日需服之药,还须常常打电话提醒他别忘了吃药。他有一次发烧,为了能尽快降低体温使医生允许他出院开会,每隔两小时连服了四次退烧药,虚汗浸透了衣被。
在江上舟师患病的十年间,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病情,心中只牵挂着项目,与病魔赛跑,争分夺秒,寻优勇进,爆发出超强的生命力和绚烂的理想光芒。在这十年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增长十倍,从完全依赖进口到全世界每十块芯片中有一块是由中国制造。中国商用飞机公司成立、我国大飞机翱翔蓝天之路再启,“太阳能模块定日阵”成为世博会中国馆镇馆之宝,虹桥太阳能项目年发电量可供1.2万户居民使用一年……这些科技项目都倾注了江上舟师大量的心血,一大批科技家、企业家、产业家围绕在他的身旁,他以自身人格魅力统帅一支科技生力军,驰骋在我国科技产业化的前沿。他用生命刻下这样一句碑文:奉献自我,成就事业,造福人民。
2014年6月5日
(“舟友”为张天明、沈晗耀、赵建忠三人共用笔名,他们分别在上海飞机制造、太阳能产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等领域跟随江上舟工作)
转自《文汇报》201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