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清华大学原党委委员、原校务委员会委员、原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理学院原领导小组组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李卓宝教授于3....
1928年,一个15岁的高中少年读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时,心潮澎湃:“由落后到富强,由黑暗到光明,期间有多么长多么大的空白要去填充……除去建立强大的工业,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别无他途!”发此感慨的读书少年就是钱三强。读完那本书,他决心上大学时报考工科。然而,4年后他就“见异思迁”了。1932年,他改变学工科的初衷,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年后他又留学法国,师从约里奥-居里夫妇,攻读研究生。“在年轻人...
1966年大连起重机厂用苏联方案,生产一大批用交流电机的起重机(被误称“淬火起重机”)。因对控制方案没有验证,出了问题。用于德阳二重公司的一台3/15吨吊车,最先完工,试车发现负载意外振动,不能稳定!显然这批吊车就要报废!厂领导因盲目投产,非常着急!吃不下,睡不着,走来走去唉声叹气!我是吊车设计员,回宿舍找《控制理论》,想解决问题。厂领导得知,要求我放下手中其它工作,全力解决振动问题。大约三天两夜,我...
童年在重庆一个班读书的三位小伙伴,几十年后竟然又联系在一起,这个奇迹的纽带是清华……
我可能不会做专门领域的学术专家,因为很多人已经在做了。我想做的是一种叫通识的高效率的教育学者。让年轻人走出校门的时候要俯瞰社会,就是这四个字:俯瞰社会....
2月25日上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对口支援办公室分别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作者与刘桂生先生(左)在一起刘桂生先生(1930-2024)是清华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双聘教授,国内知名且有国际影响的史学家。他长期致力于中共党史、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在学术思想上,他广泛吸纳中外学术传承之精华,形成一套“入轨遵规,守正求精”的治学方法,主张为学须具“预流”之思想和“历史警觉性”之意识,要力求做到“四通”之境界,即“古今通、中西通、内外通”,尤其是“身心家国通”。生平著有《刘桂生学术...
“两学一做”•党员手记
现在,刘济帆不仅仅是一名游戏设计师,更是一名创业者。他创业的目的很简单:出于对这件事的热爱。他说:希望很多很多年以后,因为我做的这些事,能让朋友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