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贺麟与“梁任公称费希特语”问题

2012-03-12 |

研究孟子,绕不过杨朱、墨翟。现代人如何看杨、墨?就得提到四川金堂籍大学者贺麟(19021992)。再刨根究底,于是发现了“梁任公称费希特语”问题。

贺麟发表于1941年的《论假私济公》有云:

近代哲学家之对待自私,大都采取梁任公称赞费希特哲学思想的话,所谓“以杨朱之为我为出发,以墨子之兼爱为归宿”的策略。这不仅代表了一种新观点,而且也表现了他们另具有一番教导世人,打破人我界限,假私济公的苦口婆心。

194412月,《建国导报》第1卷第14期发表贺麟的《杨墨的新评价》又云:

利己与利他(杨子与墨子),虽说失之偏执,似应设法调解,而不可一味抹煞。现代的中国,旧的儒家思想,特别关于家庭、国家、礼教方面的思想,业已经过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破坏摧毁。杨子的思想已随西洋个人主义的输入而抬头,墨子的思想,亦随西洋的宗教思想、人道教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输入而复兴。故今后新儒家思想的发展,似亦不得不部分的容纳杨墨的精华,而赋予新的意义。且西洋近代注重社会理想的伦理思想,便是以杨子的为我为出发点,而以墨子的兼爱为归宿点(梁任公称费希特语),以维护个人权益为出发点,以造福于人类社会为归宿点,便可说是得到相当可取的调解,而值得我们的借鉴了。

以上两段话,录自商务印书馆1988年出版的《文化与人生》第67205页。此书乃新版,盖因商务印书馆1947年出过,而且把所编文章分为上、下篇,如《杨墨的新评价》收入上篇,《论假私济公》收入下篇。上海书店1990年出版的《民国丛书》第2编第43册,收有1947年版的影印版。

仔细对照旧版、新版,以上两段话仅有个别文字的差异,如新版说的“费希特”,旧版译为“费希德”。“梁任公称费希特语”究竟出自哪里?新旧两版均未具体说明。到了晚年,贺麟才关心起这个问题。

三联书店1980年出版《中国哲学》第2辑,刊有贺麟的《康德黑格尔哲学东渐记——兼谈我对介绍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回顾》。文章介绍梁启超(18731929)与康德哲学时说道:

他也曾写了一篇《菲斯的人生天职论述评》,第一次在我国评述了费希德的哲学和政治思想。他强调费希德注重自我,是以杨朱之为我为出发点,而以墨翟的兼爱为归宿点。其论虽未必准确,也有一定道理。

贺麟这篇文章后来作为附录,收入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的《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并易题为《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兼论我对介绍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回顾》。它叙述梁启超与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的文字略有改动:

他也曾写了一篇“费希特人生天职论述评”,第一次在我国评述了费希特的哲学和政治思想。他强调费希特注重自我,是以“杨朱之为我为出发点,而以墨翟的兼爱为归宿点”。其论虽未必准确,也有一定道理。

“梁任公称费希特语”,真的出自《菲斯的人生天职论述评》吗?梁启超把费希特译为“菲斯的”,这篇文章收入《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二(见《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据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影印)第7084页。我极其细心地读过此文,竟然不见“以杨子的为我为出发点,而以墨子的兼爱为归宿点”这句话的踪影。

《菲斯的人生天职论述评》分两次原载191545月出版的《大中华杂志》(The Great Chung Hwa Magazine)第1卷第45期。梁启超担纲主任撰述的《大中华杂志》不难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出版、沈云龙主编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55辑影印了19151916年全部24期的杂志,计12册、3015页。《菲斯的人生天职论述评》见第2册第661671页、第3册第875889页。遗憾的是,这个原始版本同样不见贺麟说的“梁任公称费希特语”。

《大中华杂志》第1卷第5期刊登的《菲斯的人生天职论述评(续)》末尾有段话:

述者案:以上所述,为菲斯的对公众极有名之演说词,其影响于德国百年来之人心者颇大,不识吾国人读之能受用否?若其不能,则是吾之学与吾之文不足以达之也。菲氏尚有论士君子之天职一篇,其言更锐入使人奋发,吾更将述为余论,登诸次期。

以上这段话,《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二未录,夏晓虹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亦未收。梁启超说的“吾更将述为余论,登诸次期”,并未兑现。因为《大中华杂志》第1卷第6期(1915620日出版)有梁启超的《论理学与心理学之关系》等文,但无有关费希特的余论。

梁启超一生留下的文字太多,《饮冰室合集》凡12册,《〈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凡3册。他是否说过“以杨子的为我为出发点,而以墨子的兼爱为归宿点”,笔者无力确证。如今网络发达,可搜寻的结果亦令人失望。至此,只得断定贺麟说的“梁任公称费希特语”真是个问题了!

《菲斯的人生天职论述评》倒是说过:

菲斯的之教义,常谓我为我而生,我为我而存,骤视之,若与杨氏之说同一根柢;而其感化力所及,殆率天下而为墨氏之徒,此无他故焉。彼其于人我间之沟通,别有所悬解,深察乎非兼用他爱,则无以举自爱之实,故其倡导他爱也;常根据自爱主义以立言,未尝陈高义,厉畸行,而自能鞭辟近里。此菲氏社会观之所为可贵也。

难道这就是贺麟的蓝本?笔者以为,它跟“以杨子的为我为出发点,而以墨子的兼爱为归宿点”毕竟出入太大。因而,所谓“梁任公称费希特语”,既必须承认它是贺麟的误记,更该视为这位新儒家创造性转化杨墨之道的理性追求!

写到这里,想起陈寅恪(18901969)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有言:“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此乃1929年的话,影响深远。更想起《菲斯的人生天职论述评》说过:“若是者谓之自由意志,谓之独立精神,一切道德律皆导源于是。”此乃1915年的话,当时又以字号增大、字体加粗排印,分外醒目。假如两者存在某种文化史意义上的关联,那就是笔者写这篇杂记的意外收获了。(杨海文)

转自《中华读书报》201237

相关新闻

  • 092021.09

    与梁任公先生谈话记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12024.04

    关于动力电池产能的几个问题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12023.08

    梁任公先生与清华园深厚的情缘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32025.03

    王希季给恩师刘仙洲的题字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52024.03

    “哲学的生命”在于回答现实问题——哲学家冯契的治学之道

    冯契(1915—1995年),浙江诸暨人,哲学家、哲学史家。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名誉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席、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主编哲学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近代哲学史》等。近代中国经历了空前的民族灾难,“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中心问题。冯契的治学道路始终与这种时代精神紧密相连,如其所言是因为“有一种切肤...

  • 312009.08
  • 092012.10
  • 012007.02
  • 042024.09

    王洪涛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56讲:垃圾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问题与出路

    8月31日下午,“清华校友学习日”第56场活动举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主任王洪涛教授应邀出席,并围绕垃圾的资源性、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技术、邻避效应等问题开展讲座,1200余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朱亮出席本次活动。王洪涛主讲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社会议题。王洪涛从“垃圾的资源性”出发,引导大家思考:垃圾是资源吗?他介绍了两...

  • 252024.09

    周琦玮 | 以“智”提质,“个体问题”中蕴藏“时代力量”

    2024年是周琦玮加入中国海洋大学(简称“海大”)的第二个年头,也是这所高校在风雨中走过的第一百年整。神州之涯,黄海之滨,致力续写“浩海求索,谋海济国”新篇的师生将“世纪海大,向海图强”的标语挂满了校园。行至百岁尾,驻足回头望,这所兼备“红色基因”“蓝色梦想”的高校已将“科教兴国”四字融进骨血,近些年来不仅引领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第五次产业浪潮,还提出并实施了“透明海洋”“蓝色粮仓”“蓝色药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