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朱光亚——斯人远去 浩气长存

2012-02-28 |

——写在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逝世一周年

又是一年春草绿。

京城黄寺的寓所门前,草坪已经返青,玉兰树含苞待放。附近的人们每当从这里经过,仍会不自觉地回忆起那个熟悉的身影。

朱光亚,斯人虽已远去,身后却浩气长存。

“两弹”功勋

1942年夏,18岁的朱光亚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在这里,朱光亚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孙、饶毓泰、吴有训、吴大猷等教授,并很快显露出自己的天赋才华。

1946年,朱光亚与李政道等一起,漂洋赴美。

“……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1950年春,获得博士学位后的朱光亚放弃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作出了归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坚定选择。归国途中,朱光亚联合51名旅美留学生,并牵头起草了这份激情洋溢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归国后,朱光亚相继在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和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为后来的国防科技事业尤其是“两弹一星”研制储备了大批人才。

1955年,为了新中国的安全,毛主席、党中央做出发展核武器、打破核垄断的战略决策。在赴美学习实验核物理整整9年后,朱光亚终于拥有了为新中国核事业作贡献的机会。

组织整理参考资料,开展理论、爆轰、中子物理的研究与实验,构建完善核武器研制与试验技术体系……为开创中国的核武器事业,朱光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工作。

从原子弹到氢弹,从第一代核武器到第二代核武器,从地面、空中核试验到地下平洞、竖井核试验,朱光亚参与组织和领导、主持了我国40余次核试验中的每一次试验,其中30多次亲临试验现场组织指挥。

1964年至1966年,他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空投核航弹、首次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任务,实现了我国原子弹研制的飞跃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武器技术的国家之一。

战略科学家

“他将科学的态度投入教学工作。尽管他说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但实际上,他做的所有事都是这样,无论大事小事,都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和对待。”朱光亚的学生宋家树说。

他的老秘书张若愚至今难忘——一次在外面开会,朱光亚让他回家取一份文件,仔细交待他说,第几个保险柜,第几格,从左到右第几摞,从上往下数第几份,不要看内容,取来给我就行了。

“父亲做事严谨,但并非只关注细节,他会用战略的眼光考虑每件事的可实行性,他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朱光亚的长子朱明远回忆。

早在1964年,朱光亚就提出要在抓紧进行空投核航弹试验准备的同时,开展地下核试验的技术研究和准备工作。在他的领导下,经过10多年的刻苦攻关,到上世纪80年代实现了将核试验转入地下的目标,为核武器技术快速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朱光亚说:“我们不能两眼不看世界风云,只顾埋头搞武器研究。”

作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协主席,他的学术思想从未在“两弹一星”这个节点画上句号。

和平开发利用核能造福人类,这是作为核物理学家的朱光亚一个久怀的梦想。1971年,他欣然领命参与组织领导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的筹建工作,并组织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对核燃料组件的设计、试验、考验、试制等进行有力指导。199112月,秦山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重大突破,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

不用浮名伴此生

与深厚的学识、显赫的声望和巨大的成就相比,朱光亚留给人们印象更深的是他谦厚儒雅、低调做人的为人品格。

生活中的朱光亚非常简朴。朱明远回忆说:“父亲有个百宝箱,收集了钉子、螺丝等小配件,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他都自己修;剩菜剩饭一定会留着下顿吃。”

朱光亚有一辆心爱的“老爷车”,整整跟随了他近40年的时光。他爱骑车不爱坐专车,家人也很自觉,轻易不用他的专车去办事,偶尔有急事借用一下,朱光亚都会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记下来,事后他为家人付费。

朱光亚的生活并不宽裕,但他的节俭不是因为没有钱。

1996年,朱光亚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为100万港币。颁奖前一天,他对工程院秘书长葛能全说,全部奖金捐给中国工程科技奖奖励基金。

每当人们提到他在中国核事业上的成就时,朱光亚总是谦虚地说:“这些重大成就,是许多同志共同做的,我个人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不用浮名伴此生”。感动中国组委会颁奖词中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朱光亚一生做人的真实写照。

(李清华、田兆运)

转自《光明日报》2012226

相关新闻

  • 152009.06
  • 212014.04
  • 272021.05

    朱光亚:“回去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摘自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1949年年底)朱光亚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在“两弹一星”的精神谱系中,朱光亚标注了光彩夺目的精神坐标。“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

  • 042021.09

    从活泼到缄默 什么工作改变了朱光亚的性格?

    总结对父亲的感觉时,朱光亚的儿子朱明远很坦率地提到两个词“敬仰”和“神圣”。“我父亲一生平平稳稳的,好像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可说。但是我后来想,研制核武器这么大的一个事儿,让他干得平平稳稳的,就是最圆满的结果。”

  • 232020.10

    朱光亚的公开信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的无人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过后,世界都为之一震,大地中仿佛钻出一头洪荒猛兽,眼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盛开于半个天空,久久不落,凝结如一团火炬。一双眼睛,在远方,注视着这朵云,注视...

  • 132015.02
  • 262011.02
  • 182013.10

    叶笃正:大师远去云悲海思

    他,被很多人称为“宗师”。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以及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他,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适应气候变化理论框架等一系列科学思想;他,曾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国际气象界“诺贝尔奖”——“国际气象组织奖”,并于2005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丝不苟的科学家;在学生眼中,他是可敬可爱的师长。然而,他却永远离开了我...

  • 282012.02
  • 022020.09

    朱光亚:“祖国需要之际,吾辈当竭尽心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中,一代代科学家以拼搏与奉献挺起民族脊梁、绽放时代之光。铭记历史才能坚定前行,从抗战烽火硝烟中走过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