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始自清华园的成长

2011-07-29 |
——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金荦
邢立君
金荦个子不高,衣着得体,目光炯炯,言语精练,浑身上下透着精明与干练。在三十多岁的同龄人中,她是为数不多的司局级官员,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不同部门屡有建树,还是央行系统的优秀共产党员。
第一次见到金荦是在她的本科班级入校20周年的聚会上,她代表全班同学发言。第二次见面,是在经管学院本科生“人生规划与发展”的课堂上,她作为优秀校友与学弟学妹们回顾自己始自清华园的成长故事,分享人生的感悟。
清华学习确立事业方向
用金荦自己的话说,她从小就认定了要上清华大学。可当浏览招生简章上传统工科院系的介绍材料时,都感觉不太合自己的心意,猛然看到经管学院的简介时,金荦眼前一亮,这个专业对中学时代文理科一直平衡发展的她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金荦毕业于重庆一中,1987年考入清华经管学院。英语分班考试是清华大学一年级本科新生的第一个考试,也是这些天之骄子将过往的成绩归零的新起点。也许考上清华的兴奋劲儿还没过,也许过于轻敌,中学一直以英语为强项的金荦在这次考试中发挥很不理想。首战失利如当头一棒把她敲醒,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而这次打击也成为了她日后刻苦学习的不竭动力。本科五年,她在英语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全方位训练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成为她工作中的优势和强大的交流工具,在向国际化金融专业人才发展的道路上轻松跨越语言关,还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获得国际会议同声传译资格,并多次在重要场合为央行的高层领导担任口译。她在央行内部的英语风采大赛中,与两位同事合作演出风靡世界的音乐剧Mamma Mia片段,以标准的语音、恰当的表达、张弛有度的表演和生动的造型,获得第一名。
入学后遇到的挫折还不单单来自英语,机械制图的低分、金工实习师傅的批评,都成了这位四川才女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帮助金荦从这种低迷的情绪中走出来的,是班主任朱宝宪老师。那是大一的第二学期,班里组织郊游活动,在同学们初登长城的欣喜中,她一个人闷头拾阶而上。朱老师看懂了金荦的心情,鼓励她:“不要只盯着眼下的路,还要看看周围的风景。”是呀,不能因为几门课的不顺利,就失去了遨游知识海洋的勇气和拥抱生活的热情,挫折面前更需要的是客观、达观、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生活有多少精彩值得期待!自此,金荦再遇到困难,都会想起朱老师的那番话。
普通物理、高等数学、高等代数被金荦他们称为“硬课”,意味着知识难懂、习题难做、得高分更是难上加难。“硬课”的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她在千百次的演算与证明中历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反复地归纳总结中找寻解题的方法。她还坚持每周观看课程辅导录像,拓宽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所学原理的理解。后来,她不仅收获了每门课的高分数,也在这种磨练中摸索出了学习的方法,那就是心平气和、勤奋努力、归纳总结、开阔眼界。
金荦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是《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问题》。这么大的题目需要用什么方法展开研究,能得出什么结论,自己最终可以提出怎样的建议呢?拿到论文题目时,金荦一筹莫展。在李子奈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金荦渐渐发现五年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不再是孤立的课程,而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充分总结、运用的基础上,金荦慢慢理出了思路,摸索出了独立解决系统性问题的研究方法。这个从迷惑到清晰的过程金荦至今难忘,她认为论文阶段的磨砺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不断学习 执着追求
学习成绩全班排名第一的金荦,在大学即将毕业时,面临着选择,出国深造?继续读研?还是进入社会开始工作?金荦希望自己能够在拥有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某一方面的专长,便怀着对经济学和金融市场理论浓厚的兴趣,选择了到有“金融的黄埔军校”之称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读研。给他们授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工作在一线的很有影响力的专家、身任要职的官员,从他们那里,金荦获得了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领域丰富的知识;由于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也使金荦和同学们获得了宝贵的实习机会,在走向社会之前能够充分热身。
出国学习,了解世界金融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获得更市场化的管理方法,增加国际化的知识背景和经历一直是金荦的愿望。2001年,她远赴伦敦商学院求学,在伦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接受国际化的金融教育,接触高端业务的实务运作,大大开阔了眼界。同学来自世界各地最著名的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咨询机构,有非常强的业务能力和市场感觉,大家一起讨论案例、互动学习,使她对金融实务特别是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有了更广泛的接触。这段经历对金荦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经验的丰富都十分重要。
金荦在专业方面深造的脚步从未停滞过。随着自己岗位的变化,她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积累,坚持学术上的追求,才能完成好工作,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为了让自己的读书、学习更有效率,同时不影响工作,她开始了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在职博士学习。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如何平衡工作、学业、生活,又为这次学习付出了多少,她只是一语带过,称这段学习经历是最苦的一次。当2004年终于通过答辩穿上博士服的时候,金荦心里特别感谢两个人:一位是导师李子奈教授,李老师的治学与为人以及在研究上的指导又一次使她受益;另一位就是自己的先生,这许多年,他给了金荦一如既往的支持与理解。
特殊的秘书岗位
金荦有五年做领导秘书的经历。在这个特殊的岗位,她有机会接触到金融界的众多大人物。在巴塞尔陪同领导参加国际清算银行行长会议,可以直接聆听全世界最主要中央银行行长们的真知灼见。平时,还有机会与国内金融界的“大腕”们近距离接触,收益颇多。
在这个特殊的岗位,她能真实地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坚实的脚步以及融入世界金融体系的惊涛骇浪: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开放,应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在这个特殊的岗位,她亲身经历了中国人民银行跨省设立大区行的过程,目睹很多人原本平稳的生活一夜之间改变,体会到改革方案即便设计得再完美,一旦触及个人利益、打破原有体制,执行者都将面临现实的巨大压力,而其决定事关改革成败。
作为秘书,领导的待人处事风格对金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学会了用平和的心态公正地处理各种人事关系,避免功利地开展工作;她深知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赢得信任,不论呈送国务院的报告,还是内部研讨会的讲义,领导都没有丝毫的马虎;她还锻炼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语速比别人稍快,在后来调到一个新部门的时候,同事们都说从她的言谈举止中看到了领导的身影。
这个特殊的岗位对个人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说,当遇到职位高、年龄长的人有求于己,而对自己的褒奖不免夸大其词时,始终要保持一份清醒。金荦不停地提醒、告诫自己,权力对年轻人也许不是一件好事,惟有谦虚谨慎、敏而好学,才能增长真才实干,获得真正的成功。尤其在看到身边领导多年来坚持学术追求,将真知灼见运用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诸多重要举措中,为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她更加笃信成为学者型的专业干部是自己的发展之路。
国际金融舞台上展露头角
2002年到2008年,金荦在人民银行国际司工作,代表中央银行从事国际合作的事务。在这个变革时代,作为一个年轻人,她直接参与了中国与世界在金融领域接轨的进程,目睹了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
以前的国际交往,受制于语言障碍以及中国自身的开放程度,中国人很少具有发言权。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局面在2002年以后有了较大改变,世界迫切想了解中国发生了什么,面对种种误解甚至歪曲,中国迫切需要充分发出自己的声音。从事国际事务合作的外国同行,都是各国相关部门的精英,这样的工作环境对金荦是一种考验,也是激励。她以自己一流的专业素质、高超的英语水平以及对国际金融规则的娴熟掌握,活跃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
作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的一名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参与了亚洲债券基金(ABF)的设计和筹备等各项工作。亚洲债券基金是由EMEAP各经济体从其官方储备中出资建立的一个共同基金,投资于EMEAP的11个成员国银行发行的主权和准主权美元债券,推动其他投资者进入亚洲债券市场。首期以美元债券为投资对象,第二期以11个成员的本地债券为投资对象。
身为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区域金融合作处处长的金荦,全程负责了此项目。她认识到,基金的建立对于区域债券市场的建设和未来亚洲金融的合作有重大意义。这项工作市场化程度高,远不同于以往,每件事情都关乎大局,又非常具体,而且有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对专业素质、透明度要求极高。从整体方案的设计,到中介机构(基金管理公司、托管机构等等)的筛选,对金荦的专业水平、管理能力都是一次挑战。她兢兢业业,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体现了中国中央银行的工作水准。当这个项目顺利完成的时候,她说自己特别有成就感。
泛美开发银行集团成立于1959年,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地区性政府间开发金融机构,其宗旨是促进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日益加强,为扩大合作,互利共赢,中国早在15年前就提出加入泛美开发银行集团的申请。这一申请却遭到了泛美行部分成员国的百般阻挠,对中国设置了很高的出资门槛。
面对这种艰难的情况,金荦作为中国的谈判代表,与同事一道数次赴美与泛美行及其主要股东美国进行多轮谈判和磋商。其中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8年4月在与泛美行的谈判进入关键时刻,由于分管行领导因国内重要公务无法成行,指定她率领中国代表团赴迈阿密参加泛美行年会。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与14个成员国的代表团及泛美行当局进行双边会谈,阐述中方立场,寻求对方对中国入行的支持。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金荦及她的同事逐渐让外方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有了比较客观、清晰的了解,不仅坚决捍卫了国家利益(最终的捐资数额大大低于泛美行的要价),而且向国外同行展示了中国金融界官员优秀的专业素质,为中国最终在2009年1月正式成为泛美开发银行集团下属的泛美开发银行、泛美投资公司和多边投资基金的成员国做出了贡献。
2008年,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中国金融的稳定,这是一个令世人瞩目的题目。这年10月,金荦从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的岗位调任金融稳定局副局长,分管金融控股、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和风险评估与监测工作。国际司的工作金荦已经驾轻就熟,仅有两岁的儿子也需要妈妈给予更多的关爱,但当工作需要的时候,金荦义无反顾,勇敢地接受了新的挑战。
从清华女生到中国金融界的专业人才、颇具影响力的政府官员,金荦说自己是有梦想而且有踏实态度的人,她的人生就是一场追梦的长跑,中间会有磕磕绊绊,会有痛苦和失败,但一定要坚定地跑下去。
新年伊始,我们获悉金荦学长已调任天津泰达国际控股(集团)公司总经理,预祝她在新的岗位上工作顺利。

相关新闻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212007.05
  • 162010.03

    迎着新中国的曙光——清华园西院吴晗故居摭忆

    清华园西院,位于西门北侧的一片近代住宅区,1924年和1933年分别落成,是清华改办大学和作为国立大学疾速发展时期建成的教职员住宅区之一,距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不仅聚集着郑之蕃、熊庆来、杨武之等多位数学家;抗战胜利后,屠守锷、钱伟长、吴晗等多位教授在这里居住,据当时住在西院的青年教师罗哲文先生回忆,每天上班时常相遇这些颇有建树的科学家,敬慕之情更鼓舞着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热情。西院12...

  • 122009.03
  • 262014.08

    立足新百年 多元化选拔有才华有梦想的新清华人

    8月27日,3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将来到清华大学报到,在这里开启人生新旅程。

  • 172010.06
  • 042021.06

    洪小文:我与清华的二三事——写于清华大学110年校庆之际

    很多年来,对清华大学,我内心总有一种特别的情结。这不止是因为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生涯里,我身边总是不乏清华背景的良师益友;还可能由于上大学前就曾得以与清华结缘,故而对这所奠基于上世纪风云变幻之际的名校充满特殊的感情。大约是1979年的暑期,我还在宝岛的建国中学读高中时,参加了一个科技夏令营。活动是在台湾的清华大学(新竹)举办的,我因此有幸见到了当时分别任台湾的清华大学(新竹)理学院...

  • 282011.10
  • 312020.12

    赵翔宇:心之所向,一路前行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有一份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对于赵翔宇而言便是如此。乐观、开朗、随和,是他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他总是乐呵呵的、十分的礼貌客气,尽管毕业多年,身上却还是带着学长亲切的气质。

  • 092010.06